梅河口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33077308 上传时间:2022-01-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梅河口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梅河口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梅河口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梅河口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梅河口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梅河口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梅河口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摘要本文分析了梅河口市流行性出血热发病规律并分 析其影响因素,包括鼠密度、鼠带毒率、自然因素等均可影 响流行性出血热发病规律,并探讨应采取防控其高发的措 施。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发病规律 高发因素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 性传染病,临床上急性发病,以发热、休克、出血和急性肾 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本病广泛流行于亚欧等许多国家,我 国为重疫区。鼠密度、鼠带毒率对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情况的影响图1分析2003年鼠密度最高值在10%,而2004、2005、 2006年最高值达到或接近20%o且最高峰值均出现在46 月,提示本市出血热以家鼠型发病为主,即

2、家鼠、野鼠混合 型。由图2分析,2003年本市出血热没有出现高发,而自 2004年起,出血热连续出现了高发态势,且其最高发病高峰 均出现在4、5、6月,也说明本市流行性出血热发病与鼠密 度消长呈正比,且以家鼠型发病为主。秋峰出现在11月至 次年1月o2003年报告临床诊断病例13例,发病率为2. 1/10 万,病死率为零;2004年报告临床诊断病例48例,发病率 为7. 77/10万,病死率为零;2005年报告临床诊断病例135 例,发病率为21.72/10万,病死率为0.74%; 2006年报告 临床诊断病例110例,发病率为17. 69/10万,病死率为0。2004年8月29日9月14日市

3、疾控中心在本市出血热 高发乡镇曙光镇曙光村和新和镇的新合村,共布夹1031盘, 捕鼠105只,采集鼠肺105份,其中褐家鼠88只,小家鼠 10只,莫氏田鼠5只,社鼠1只,送省疾控中心检验,带毒 率平均为5. 71%,其中褐家鼠带毒率3. 89%,小家鼠带毒率 13. 04%,根据本市小家鼠带毒率偏高也证实本市出血热发病 以家鼠型为主,鼠带毒率偏高也是导致出血热高发的重要因 素。流行性出血热流行规律的分析(1)流行性出血热发病规律分析:由图3分析本市出血 热19721989年发病率波动较大,规律性不明显,发病率 较低的1972年仅为0. 46/10万。发病率较高的1986年达到 了 11. 53

4、/10万。1986年、1987年、1988年连续3年居高, 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3年发病率分别为:11.53/10万、 10. 29/10万、9. 1/10万。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市出 血热发病出现较明显的规律性,平均每隔810年出现1个 高峰,之后的23年维持较高的发病水平。本市出血热2004 年开始出现高发以来,2005年其发病率超过了本市有资料记 载(1986年:11. 53/10万)以来最高峰值(21. 72/10万),2006 年为17. 69/10万,下降趋势不明显。(2)影响流行性出血热发病规律分析:太阳黑子活动周 期是11年左右,其活动高峰年会引发厄尔尼诺现象。世界 著名

5、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在19721976年、19821983年和 1997年1998年。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时会引发洪涝和干旱 等自然灾害。19722006年出现4个降雨髙峰:1975年(835mm) ,1986 年(85911UH), 1995 年(942mm), 1998 年(811mm)。即大约每隔 10年左右出现1次大的洪涝灾害。1975年出现降雨高峰后,出血热疫情随之下降;1986 年出血热疫情(春峰)在达到峰值后缓慢下降;1995年受降雨 影响不明显;1998年,全国出现洪涝灾害,导致鼠密度锐减, 出血热疫情达到最低谷(0. 5/10万),随后几年没有出现大的 洪涝灾害即缓慢上升,2005年

6、达到历史上最高峰值 (21.96/10 万)。太阳黑子活动峰年出现在:19691972年,19791982 年,19891991年,1998年,在这些活动峰年期间,本 市出血热疫情处于底发病率期。2008年将是太阳黑子活动峰 年,即厄尔尼诺年,可能会出现严重洪涝灾害而导致鼠密度 锐减(本市出血热疫情由于鼠密度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重点 人群出血热疫苗免疫率仅达到14%,不能达到有效防控目 的),因此将结束本高发周期而进入低发阶段。讨论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受鼠密度、鼠带毒率影响,其流行规 律大约8-10年为1个周期,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是11年左 右,而其活动峰年会引发严重洪涝灾害,导致鼠密度下降, 出血热疫情随之在次年出现下降趋势。因此,本文在国内首次提出太阳黑子影响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规律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