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级上册部教版语文教案

上传人:月亮****转 文档编号:231047264 上传时间:2021-12-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班级上册部教版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班级上册部教版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班级上册部教版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一班级上册部教版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一班级上册部教版语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班级上册部教版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班级上册部教版语文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一班级上册部教版语文教案 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支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细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方案性。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一班级上册部教版语文教案。 一班级上册部教版语文教案1 小猴子下山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快速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以此为线索学习并积累“又( )又( )”形式的词语,并会迁移运用。能够正确区分“摘、扛、捧、抱、追”等动词。 2.能正确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叙述故事。 3.由故事得到确定的启示: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总会像小猴子那样犯些错做些傻

2、事,而事后难过后悔是无用的,重要的是能以今日的教训为基础,用乐观的心态展望明天。 教学过程: 一、预习回馈,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提示留意“猴”的书写。 2.玩耍中复习回顾。消逝大量故事中曾消逝或没有消逝过的事物图片,让同学推断哪些图片中的事物是故事中有的?旨在复习故事中的要点。 玩耍过程中,将故事中消逝过的“玉米、西瓜、桃子、兔子、猴子”等图片贴到黑板上。 3.指导读好这些名词。强调“桃子、兔子、猴子”等带“子”的轻声。 二、整体读文,明确路线 1.接读全文。 师:小猴子下山来(板画:山),它先后走过了哪些地方?(板画:路线)咱们请几位小伴侣来接读这个故事吧?(接读课文,正音) 2.排列图

3、片。 师:听完故事,你能把这些图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后挨次放进这幅路线图里吗? 3.练说量词。 排图片后,关心贴图练说: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 )玉米地,再走到一( )桃树下,接着走过一( )西瓜地,最终观看了一( )小兔子。 三、以小猴子所见为线索,积累并学会运用“又( )又( )”的词语 1.找出课文中“又( )又( )”的词语。 师:这一路走来,不知小伴侣们发觉了没有,小猴子脸上的表情始终都是(特殊兴奋)。是啊,由于他看到的可都是好东西呢!,故事告知我们啊,小猴子观看玉米结得(又大又多)贴词卡。那么其它的呢?你能说说吗? 贴: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蹦蹦跳跳 2.练读词语。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

4、,要让大家感觉到是好东西哦! 3.拓展运用 这些好东西光是看看(画眼睛),就是那么的吸引小猴子了!像这些好吃的,要是小猴子尝一尝的话(板画:嘴巴),或许还会品尝到怎样的好味道?选一种说说:(甜除了品尝到甜,吃起来还有怎样的感觉?(脆、鲜、嫩、糯、松、爽、软)假如用鼻子闻一闻呢?还会觉得?(香)你能像故事中那样,用又( )又( )把这些好味道连起来说一说吗? 如:又香又甜又鲜又嫩又松又脆又甜又脆又甜又糯(提示要点:完全不行能同时存在的两个特点是不能用“又又”来连接的) 那这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你也能用这样的“又( )又( )”方式来说一说它吗?返回名目 四、以“小猴子所做”为线索,积累并学会精确地使

5、用动词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认读并理解:掰、扛。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师:哇,这一路上有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还等什么呢!我们赶快一起动身吧!看,玉米地到了!(课件出示)咦,画上怎么没画小猴子呢!是这样的,课文中写小猴子来到玉米这部分没有配插图,我想请小伴侣帮我想想,这幅图上该画一只怎样的猴子呢?别急哦!还是先读读这部分故事是怎么写的吧! 2.你会画一只怎么的猴子?(提示:表情、动作)随机学习:掰、扛。(指导书写:掰)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二至四自然段,理解并积累“摘、捧、抱、扔、追。 1.自由读,找一找小猴子的动作,并圈一圈。 小猴子连续走啊走,来到桃树下,走过西瓜、还观看

6、了一只小兔子,在这些地方小猴子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去读读写这三部分的课文吧!拿起笔,边读边圈一圈像这样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 2.回馈。老师有意打乱挨次贴动词。 3.同学评价,并谈理解。 争辩要点: (1)区分:捧、抱, (2)理解“摘”可以跟桃子、西瓜搭配,但不能跟玉米搭配。 (3)扔:应当扔了三样东西。老师把这些动作都贴到了。(正是全部的东西都被扔了,兔子又没追上,小猴子才会两手空空回家去。趁机将另一只垂头丧气的猴子贴图贴上去) 五、体会小猴子当前所感,并能乐观展望将来 1.复述故事。 2.全部的好东西都被扔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了。看着小猴子两手空空、垂头丧气的样子,我想他心里确定装满

7、了后悔和难过。其实啊,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犯些错,做些傻事。经受过一次次的教训,我们才会变得聪慧能干起来啊! 3.课件中出示配乐动画:今日,太阳下山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了!可太阳下山还会升起,瞧,新的一天又来了!今日的小猴子下山,又会发生怎么的故事呢?我们接着往下编一编吧!(课件定格在:小猴子其次次下山) 4.回家编一本题为小猴子其次次下山的图画书。 一班级上册部教版语文教案2 马莎长大了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学习活动,使同学初步把握课文中的生字,进一步培育同学的识字力气。 2、使同学在生疏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长大”的意义,激发同学的成长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认读生字

8、;难点是让同学明白“长大”的意义。 教学预备:挂图、投影仪、识字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同学学习课文的爱好。 老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快快长大。那么,你觉得怎样才叫长大了呢?” (老师板书:长大了) 让几名同学自由发言。 老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熟识一位新伴侣马莎(老师出示挂图1)。她呀,也像我们一样盼望着自己快快长大呢!那么,她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块儿来看一下课文马莎长大了。 二、学习课文。 1、同学自读课文 鼓舞同学自读课文,提示他们留意课文中的生字,并用自己宠爱的方式解决。老师巡察指导。 2、老师范读课文 老师范读课文,让同学留意生字的正确读

9、音。 读完课文后,师生谈话,通过比较师生的朗读状况,激发同学的识字欲望。 3、学习生字 自我检查:让同学自我检查对课后生字的认读状况。 老师检查:老师检查同学的认读状况,并引导同学利用生字组词或说话。 巩固练习:利用多种方式练习巩固,如,集体认读,分组读,开火车读,两人抢读等。 4、齐读课文 师生齐读课文,进一步巩固文中的生字。 5、检查朗读 检查个别同学的朗读状况。 6、师生共同回想课文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马莎很想快快长大,她想了哪些方法?结果怎样? 让个别同学发言后,老师出示挂图2,让同学进一步观看后老师总结板书:学装扮 后来,马莎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让个别同学发言后,老师出示挂图3

10、,再让大家学一学马莎学扫地的样子。老师总结后板书:学扫地。 接下来她又做了什么? 个别同学发言后,老师出示挂图4,让同学观看后,小结并板书:倒水 为什么后来大家都说马莎长大了? 先让同学自由争辩后,师生共同总结出“长大”的意义。 学了这篇课文后,今后你想怎么做? 三、总结全文。 训练同学要懂得为别人做事,懂得关怀别人。 四、自由朗读课文。 让同学自由朗读课文,留意语气。 一班级上册部教版语文教案3 小青蛙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规范书写七个生字,学会一个新偏旁:病字旁。 2、能辨析“清、晴、睛、情、请”等同音字,学会自主识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青蛙是益虫,

11、培育爱惜动物、爱惜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能规范书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青蛙是益虫,培育爱惜动物、爱惜大自然的意识。 课前预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支配: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伴侣大家猜猜是谁?(课件出示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2、(同学回答出答案后导入新课)今日我们要熟识的伴侣就是小青蛙。(板书:小青蛙) 3、为什么说它是“绿衣小英雄”呢?它的名字中哪个字表示绿色的意思呢?(出示“青”字,留意下面的“月”字第一笔是竖不是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1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诞生字词。 2、小组沟通识字方法,并说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3、小组选一个说的的同学全班沟通。 4、填空:(课件出示)小青蛙住在()的河水里,长着一对(),专吃害虫,()庄稼,小青蛙是我们的好伴侣,我们要爱惜它。 5、老师范读课文。 6、同学自读。 三、学习生字。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反复练习。 (1)带着拼音读; (2)去掉拼音读; (3)单独生字打乱挨次读; (4)多种形式练习。(开火车,跳青蛙,摘苹果) 2、请同学们找一找“青”字家族的字,老师随机讲解。 (1)用“汉字加一加玩耍,让同学知道: 清水”要有“水”,所以“清”是“三点水旁”;“晴天”有太阳,所以“晴”是“日

13、字旁”;“睛”表示“眼睛”,所以是“目字旁”;“情”和心情有关,所以是“竖心旁”;要用嘴说“请”,所以“请”是“言字旁”。 (2)老师还给这几个字编了一首儿歌呢,不信你们瞧一瞧:“日出天气晴,河水清又清。眼睛明又亮,事情要分清。来客要说请,从小讲文明。 (3)这些字不但读音像,而且长得像,但它们的意思却不同,为什么呢?偏旁不同。像这样的字我们把它们叫作形声字。如“睛”,我们把“青”叫作声旁,帮我们记住读音;“目”我们把它叫作形旁,它帮我们辨字义。(出示小儿歌:形声字,好识记,音形义,有联系。声旁帮着辨字音,形旁帮着辨字义。)领着孩子们朗读,并让孩子们细细体会。 (4)让孩子们回忆象形字、会意字

14、。 3、指导书写。 (1)留意:“气”共四笔,不要写成“乞”;“晴”的左边是“日”字旁,不要写成“目”字旁。留意偏旁要写得小一点。(具体范写到哪个字再单独去说。) (2)老师指导书写青。 A、认真看一下:青字共几笔,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留意什么? B、老师边范写边强调:竖在竖中线上,下面“月”的“丿”变成“丨”,横折钩的横在横中线上。 C、同学书空跟写 (3)老师指导书写请、清、晴、请。 A、想想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是什么。仔细观看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留意些什么呢? B、老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领。 C、同学书空跟写。 (4)同学描红、书写。老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延申。 1、检查生字认读状况。 2、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3、青蛙是益虫,我们应当爱惜它,爱惜它的生存环境,爱惜大自然。 五、布置作业。 1、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班级上册部教版语文教案4 静夜思 教学目标: 1、熟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熟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心情。 3、培育观看大自然的爱好,引导同学观看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