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_学前教育学原理考试复习重点__打印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230547078 上传时间:2021-12-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_学前教育学原理考试复习重点__打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自考_学前教育学原理考试复习重点__打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自考_学前教育学原理考试复习重点__打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自考_学前教育学原理考试复习重点__打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自考_学前教育学原理考试复习重点__打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考_学前教育学原理考试复习重点__打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_学前教育学原理考试复习重点__打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学前教育学原理1、 P2 学前教育:指旨在促进入学前儿童(3-6、 7 岁)是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2、 P7 现代社会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1.学前教育事业成为公共事业;2.托幼机构教育职能进一步加强。3.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重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 4.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5.重视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补偿教育;6.关注特殊儿童 “回归主流” ,全面实施全纳式教育;7.重视多元文化教育,强调课程的文化适宜性。8. 走向多元化3、 P13 学前教育价值:指学前教育与个体及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4、 P23 教育功能的特点:1.客观性、 2.多

2、样性、 3.整合性、 4.方向性5、 从功能论的角度分析“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1. “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所依据的“关键期”理论已经遭到质疑。“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就是个体多方面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在儿童期,关键期和敏感期的确存在,但是不是意味着错过关键期和敏感期后发展的障碍就完全无法弥补。“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把关键期的作用推至极化,导致了“早期经验决定论”,否定随后阶段发展的作用,关键期的起止时间不是适用于所有儿童的固定时间段。2. “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都把教幼儿识字作为主要目标之一提出了“ 0 岁扫盲,三岁读书” ,任何方案都必须是科学的,幼儿期是语言

3、掌握迅速的时期,主要表现在口语方面,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听觉刺激以及大量运用口语的机会,首先发展的是口语,对书面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是在口语的基础上的,所以学前期儿童的语言发展任务应以口语为主3. “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为了在短期内取得惊人的效果,采取了单项强化训练的办法。儿童周围一个完整的人,其身心发展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体,如果人为加速或强化某个方面的发展进程,会牺牲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破坏儿童和谐发展的正常进行。从儿童终身教育的角度看,“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是“杀鸡取卵”总之:“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夸大了学前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学前教育只是影响因素之一, 而

4、且学前教育作用的发挥必须以儿童发展为原则,在儿童生理心理基础上才可能实现,“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无视儿童发展的规律,鼓吹学前教育万能,最终必将导致学前教育无能。6、P34 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1.适度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2.提高托幼机构学前教育质量;3.合理调整学前教育结构;4.优化托幼机构教育资源配置;5.改革托幼机构教育体制和运行。7、P37 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1.发展的整体观;2.发展的多因素相互作用观;3.学习与发展的幼儿主体观;4.教育促进和参与发展的教育作用观;5.活动是教与学的共同基础途径观。8、P47 家庭教育的特点:1.早期性、 2.全面性、 3.情感性、 4

5、.灵活性、 5 渗透性 . 9、P55 托幼机构教育:是托幼机构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目的的,由专职幼教人员根据社会的要求有计划实施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措施10、P58 社区教育:社区利用本身特有的“天时、地利、人和”等优越条件,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通力合作,对社区内成员施加“全方位、全程的、综合的、”教育影响。11、P61 教育生态学: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特别是生态姿态、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与机智,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发展趋势和方向,概括地说:教育生态学是援救教育与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

6、理的科学。12、P78 托幼机构与社区合作的途径:1.在社区委员会的领导与协作下,开展托幼机构与社区的合作。2.密切联系社区内各种机构组织;3.通过家长的积极参与,推动托幼机构与社区的合作。13、P92 托幼机构教育的基本原则:1.保教并重与结合的原则;2.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原则;3.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4.寓教于各种活动之中的原则;5.重点幼儿同伴相互作用的原则;6.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的原则14、P97 幼儿教师的工作任务:1(中心任务)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情况,制定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育任务;.2 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

7、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3.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 4.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5 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检查和指导. 15、P99 简述现代社会对幼儿教师角色提出的要求:1.由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知识学习的引导者;2.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材研究者;3.由师幼关系的控制者转变为师幼关系的协调者与合作者。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16、P105 老师应具备怎样的儿童观与教育观1.儿童权利观和平等民主的师生观;2.特质观和适宜教育观;.3.幼儿在自身发展中的作用观和幼儿教育的方法观。17、P107 幼儿教师的

8、能力结构:1.观察和了解儿童的能力;2.设计教育活动的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4.幼儿行为辅导能力; 5.与家长沟通能力。6.独立思维和创造能力;7.与幼儿沟通的能力;8 适应新环境能力18、P116 专业化教师的特征:1.是反思型的、非冲动型的教师、2.他们是幼儿的研究者19、P128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20、P128 教育环境:主要是指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环境系统。 (是环境的子系统,同时也是幼儿园的母系统)21、P139 室内环境的构成:1.园舍的内部建筑设计2.活动室的规划模式(活动室的

9、空间规划)3.活动区的材料与布置; 4.活动室的设备;5. 活动室的墙饰6. 活动室陈设的变更频率等等22、P157 师幼关系的意义:1)师幼关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1.幼儿从与教师的关系中获得关爱;2.幼儿获得来自教师的安全感;3.教师的榜样作用来自于一定的师幼关系中;4.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教师对幼儿给予更多的理解与关注;5.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教师帮助幼儿建立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23、P175 现代师幼关系特征:1.互动性; 2.民主性; 3.互主体性; 4.分享性; 5.激励性24、P184 建立优质师幼关系的策略:1.关爱幼儿; 2.与幼儿经常性的平等交谈;3.参与幼儿的活动;4.与幼儿

10、建立个人关系。5.积极回应幼儿的社会性行为. 25、P192 混龄编班:混合班是指把年龄相差12 个月以上的孩子编排为一个班级的组织形式。26、P195 班级对幼儿成长的影响:1.幼儿班级加强了幼儿之间的社会性交往;2.幼儿班级促进了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 3.幼儿班级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4.幼儿班集体使幼儿产生对班级的归属感;5.幼儿班级为幼儿提供了表达自我和交流的机会;6 幼儿班级为幼儿之间提供了观念共享的环境. 27、P203 班级生活与管理的发展适宜性原则。1.满足幼儿在半的一切生理需要;2 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3. 满足幼儿操作活动的需要4. 满足幼儿之间交往的需要5. 满足幼

11、儿从事不同活动的需要;28、P205 小班幼儿班级生活指导:(入园、离园、帮助克服焦虑、熟悉班级环境和活动要求,以大帮小)1.要进行必要的入园引导工作;2.做好入园、离园的迎送工作;3.加强对幼儿的照顾;4.通过活动帮助幼儿减轻焦虑;5 以大带小; .6.逐渐形成班级活动规则和日常的规律。29、P207 混合班幼儿生活的特点1.最大特点:不同年龄的幼儿共同生活在一个班级;2.不同年龄是幼儿之间生理、心理发展差异较大;3.幼儿在班级活动中相互影响、差异相补、相互引导;4.大部分时间里,不同的幼儿从事着不同的活动;5.在活动内容、方式及活动的水平上极大的丰富了班级生活。30、P208 幼儿行为辅导

12、:主要是指对幼儿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认为的干预31、P212 幼儿行为辅导原则:1.由近及远,循序渐近;2.联系幼儿的生活实践;3.同步教育;32、P214 移情训练法:移情是指对他人所处的某一情景中的情绪体验的理解与分享。移情训练,使幼儿善于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感情并产生共鸣。是改善幼儿社会行为的重要方法。33、P222 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即教学科目、教学计划(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总和。) 、学习经验34、P236 课程模式:是课程实施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所构成的课程方案或课程框架35、P252 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的基本原理1.教育要着眼与儿童即将达到的或有可能达到的水

13、平;2.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和特点不同,课程要有过渡性,相互衔接,逐渐提高。3.供给知识要系统化;4.教学活动的类型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和“作业”;5.教学方法多样化;如:直观法、游戏法、口授法.。36、P264 生成课程的组织和实施:1. 生成课程需要教师不断通过观察、记录儿童的兴趣来加以计划;2. 生成课程的内容是弹性的、非强制性的;3.教师是课程关键的决策者;4.儿童、家长、社区成员是课程实施中的参与者和合作者。5.生成课程的内容与活动具有连续性、是有相互联系的。37、P266 单元主题活动:就是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主题).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特点是打破学科之间

14、的界限。 将各种学习内容围绕一个中心有机联系起来,让学习者通过该单元的活动,获得与中心有关的较为完整的经验。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38、P297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1.平等性、 2.目的性与计划性、3.广泛性、 4.多样性39、P303 幼儿园教学活动组织的实施要点:1.教师和幼儿一起控制;2.重视幼儿的能力;3.与幼儿形成可信任的关系; 4.作出支持幼儿游戏的评论;5.采取问题解决的方式解决社会冲突。40、P310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没收和特点:1.直接教学、 2. 间接教学、 3.支架式教学、 4.合作教学41、P313 支架式教学:是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为理论基础的一种新

15、型的构建主义教学模式,她是指通过支架(老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又教师转移给幼儿自己麻醉后坼去支架。42、P318 集体教学及指导策略:集体教学:指把全班活动叫集体活动,把这样的组织形式运用与教学就是集体教学1) 管理策略: 1.预先计划并且实现对学生的接受行为有清楚的认识;2.把幼儿的注意引导到适宜的材料和活动上; 3.幼儿在参加日常活动时,鼓励其建构性的同伴关系;4.使用各种教学方法:示范、复述和启发;5.耐心的工作直到幼儿完全掌握;6.对幼儿的行为给予集体的反馈,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而不是一味的表扬2) 尊重儿童的兴趣;3)注重个体差异;4)打破讲台一课桌模式,43、P334 全纳

16、式教育:只要是指给教育者(包括残疾者)提供均等的接受有效教育的机会,亦即在适当的帮助残疾儿童与青少年在各级普通学校共同学习。44、P335 多元智力论与因人施教的关系:根据多元理论,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相对独立的多个领域,而且在个体的多元智力结构中不存在哪种重要,哪种不重要的问题,同时社会需要的人才也是多方面的,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因人施教,就是要设计能使每种智力优势的儿童都能充分展示自己智力的课程。45、P335 因人施教的基本原则:1.尊重不同智力类型,提供多元智力课程。2.尊重不同学习类型,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3.尊重不同的气质类型,既要接纳一定范围内的气质性的行为表现,又要能长善救失;4.尊重个体的兴趣、需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提供适合其接受能力和学习速度的教育活动;5.尊重儿童的基本权利,提供多自由、多选择的开放式教育活动。46、P340 问题解决模式:是把教育内容和任务设计为具体的问题、,袄吨、困难等,让幼儿在创造性地解决他们的过程中学习,提高问题的解决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47、P354 托幼机构教育质量:就是托幼机构教育活动满足某种需要的特性。48、.P368 托幼机构教育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