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行车上的杠杆原理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29792638 上传时间:2021-12-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自行车上的杠杆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自行车上的杠杆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自行车上的杠杆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自行车上的杠杆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自行车上的杠杆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自行车上的杠杆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自行车上的杠杆原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自行车上的杠杆原理 张鑫蕾摘要:阿基米德有这样一句流传很久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这句话便是说杠杆原理。省力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指标之一,杠杆原理在其中的运用达到了极致。在我们的生活中,杠杆与轮轴原理无处不在,跷跷板,指甲钳、剪刀等等。它们有着省力,费力和平衡之分。通过观察分析自行车,简要论述自行车的杠杆原理。关键词:自行车;杠杆;省力;费力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单人自行车,双人自行车还有多人自行车。自行车的车架、轮胎、脚踏、刹车、链条等25个部件中,其基本部件缺一不

2、可。其中,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它所承受的人和货物的重量最大。按照各部件的工作特点,大致可将其分为导向系统、驱动系统、制动系统:1.导向系统:由车把、前叉、前轴、前轮等部件组成。乘骑者可以通過操纵车把来改变行驶方向并保持车身平衡。2.驱动(传动或行走)系统:由脚蹬、中轴、牙盘、曲柄、链条、飞轮、后轴、后轮等部件组成。人的脚的蹬力是靠脚蹬通过曲柄,链轮、链条、飞轮、后轴等部件传动的,从而使自行车不断前进。3.制动系统:它由车闸部件组成、乘骑者可以随时操纵车闸,使行驶的自行车减速、停驶,确保行车安全。而自行车车运用的杠杆原理,以下作具体说明。一、杠杆原理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

3、动的硬棒就是杠杆。在生活中根据需要,杠杆可以是任意形状。跷跷板、剪刀、扳子、撬棒、钓鱼竿等,都是杠杆。滑轮是一种变形的杠杆,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动滑轮的实质是阻力臂是动力臂一半的省力杠杆。杠杆五要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通常用字母O来表示。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F1来表示。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F2来表示。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L1表示。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L2表示。(注:动力作用线、阻力作用线、动力臂、阻力臂皆用虚线表示。力臂的下角标随着力的下角标而改变。例:动力为F3,则动力臂为L3;阻力为F5,阻力臂为L5.)二、自行车车把、刹车

4、握柄、踏脚的杠杆原理自行车的车把,是控制前轮转向的等臂杠杆,支点就是连着把手中间那根轴,力臂是手握的着力点和支点之间的垂直距离,人们用很小的力就能转动自行车前轮,来控制自行车的运动方向和自行车的平衡。仔细观察自行车中的控制刹车闸的握柄的形状,一端是手抓的长柄另一端连着钢丝,拉动钢丝所需要的阻力就是刹车的阻力,整个把手像一个跷跷板一样固定在车把上,而钢丝一端显然比把手那边短,阻力臂小于用力臂,这就形成了省力杠杆,人们用很小的力就能使车闸以较大的压力压到车轮的钢圈上。三、自行车脚踏与轮盘、后轮与小齿轮的杠杆原理自行车的前轴,即自行车手把与前叉轴,组成省力轮轴,因为手把转动的半径大于前叉轴的半径。自

5、行车的中轴,即自行车的踏脚与大齿轮,也用到了杠杆原理,脚蹬半径大于大齿轮半径。以飞轮的轮轴为支点,用较长的铁杆来转动链条上的飞轮。当动力作用于轮上是,大齿轮转动,轮与轴之间连续旋转,它们之间构成了省力轮轴,便于人们轻便骑车。踏脚飞轮上用到了齿轮,以防止链条打滑。自行车的后轴,即自行车后轮与小齿轮,也用到了轮轴原理。因为齿轮半径小于后轮半径,当动力作用于轴上时,形成了费力轮轴。脚蹬是轮轴,但同时轮轴也用了杠杆的原理,脚踏板是动力,链条是阻力,支点是中间圆盘的轴。自行车由许多的简单机械构成:执行部分的车把,控制部分中的车闸把,后闸部件中的前曲拐,后曲拐及支架,货架上的弹簧夹,车铃的按钮等部件都属于杠杆。传动部分中的脚蹬、链条,后轮外圈的车胎是阻力,自行车链条是动力,车轮轴是支点。四、结语自行车的骨干就是车架,车架支撑了自行车所有的重量。自行车车架要和别的零件组合起来会有交点,而有些交点就成为了杠杆的支点。所以一辆自行车上会有很多个运用到杠杆原理与轮轴原理的地方,所以我们可以很轻松的把自行车骑起来。参考文献:1陈向明.自行车造型设计中的人性化体现D.长春:吉林大学,2011(04).2李倩.自行车设计中人性化的分析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25.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