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六十七、王右军诈睡 王右军①减②十岁时,大将军③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④,钱凤⑤入,屏⑥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⑦之谋右军觉⑧,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⑨吐污头面被褥,诈孰⑩眠敦论事造⑪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⑫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⑬横,信其实熟眠,于是得全于时⑭人称其有智 (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王右军:即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吏,故世称王右军、王会稽②减:不足,少③大将军:晋朝大将王敦④须臾:一会⑤钱凤:字世仪,为王敦的参军,助敦叛晋,后被杀⑥屏:通“摒”,让手下退出,退避⑦逆节:叛逆⑧觉:醒来⑨阳:通“佯”,假装⑩孰:通“熟”⑪造:到⑫相与:共同,一起⑬从:通..纵”⑭于时:当时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右军犹未起( ) (2)诈孰眠( ) (3)及开帐( ) (4)信其实熟眠(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
(2)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熟眠 3.文中大将军和钱凤为什么“大惊”?(用自己的话回答) 4.文中的王右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笔记:文言文阅读 六十八、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④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肤所目见故夙夜⑤孜孜⑥,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⑦不兴,年谷丰稔⑧,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选自《贞观政要》)【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处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穷兵黩武: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穷,竭尽黩,随便,任意⑤夙夜:朝夕,日夜⑥孜孜:勤恳的样子⑦徭役:中国古代统治者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⑧稔(rěn):丰收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炀帝意犹不足( ) (2)征求不已( ) (3)百姓不堪( ) (4)遂致灭亡(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2)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3.唐太宗认为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4.从文中看,你认为唐太宗是一个什么样的君王? 笔记:六十七:【译文】王右军(王羲之)还不到十岁时,大将军(王敦)很喜欢他,常常让他在自己的帐里睡觉大将军曾经先从帐里出来,右军还没起来一会儿钱凤来了,两人屏退其他人讨论反逆大事,都忘了右军还在帐里,便一起密谋叛乱的细节。
王右军醒来,听到了他们密谋的事情以后,知道自己必定没有活下去的道理就假装流口水,弄脏了头脸和被褥,装作自己还在熟睡王敦事情商量到一半,才想到王右军还没起床,两人彼此大惊失色,说道:“不得不杀掉他等到他们打开帐子,发现右军嘴边还有口水,就相信他还在熟睡,于是右军的性命得以保全当时人们称赞王右军有智谋1. (1)还(2)假装(3)等到(4)的确2. (1)就假装流口水,弄脏了头脸和被褥,装作自己还在熟睡2)等到他们打开帐子,发现右军嘴边还有口水,就相信他还在熟睡3.大将军与钱凤商议叛逆的事情,忘记了王右军在帐中睡觉,担心他们商量的计谋被右军听到了,为此感到大惊4.机智(聪明)、沉着(冷静、镇定)六十八:【译文】唐太宗对侍臣说:“以前(隋炀帝)刚刚平定了京师,宫中的美女和珍奇玩物,没有一个院子不是满满的隋炀帝仍旧不满足,并且东西讨伐用尽兵力发动战争,老百姓苦不堪言,所以导致了灭亡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的因此我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只是希望清清静静,使得天下平安无事于是就能不兴徭役,谷物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根基不动摇,才会枝繁叶茂帝王能做到清静,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1. (1)满足(2)停止(3)忍受(4)导致2. (1)因此我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只是希望清清静静,使得天下平安无事。
2)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根基不动摇才会枝繁叶茂3.百姓不堪4.勤恳治国、以民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