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28560094 上传时间:2021-12-2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7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高考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1、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2、农业的投入因素自然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3、农业按生产对象分类农、林、牧、副、渔(混合农业)4、农业按投入分类粗放农业、密集农业5、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商品农业6、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气候(光、热、水)、地形(平原、山地) 、土壤(酸性) 、水源7、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市场(郊区农业)、交通运输(地域扩展) 、政策(商品基地)8、人类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玻璃温室修筑梯田喷灌9、市场、 交通及技术的发展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供求关系保鲜冷藏技术区域专业化生产10、世界水稻种植

2、业的主要分布地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11、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小农经营单产高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12、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地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13、大牧场放牧业的形成条件分析(潘帕斯)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14、阿根廷促进牧牛业的主要措施培育良种改善交通开辟水源种植饲料15、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1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分布地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17、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实例分析(美国)自然条件交通运输地广人稀工业基础科技18、世界主要的混合农业生产方式谷物和

3、牲畜混合农业19、珠江三角洲的三基渔塘甘蔗、果树、桑蚕、鱼20、混合农业的分布地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21、混合农业的发展优势及实例分析(澳大利亚)生态农业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活市场适应性好22、工业的投入因素土地、水源、劳动力、资金、能源、原料、科技23、工业的产出产品和三废24、工业投入要素与工业发展类型的关系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25、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原料种类和利用率劳动力的数量、体力、知识、技术26、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原料、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技术27、五种区位因素指向型工业原料、市场、动力、廉价劳动力、技术指向

4、型28、原料、交通运输、信息和劳动力对工业区位影响的变化替代,减弱吸引力,完善通达,重要自动化,劳动力素质。29、社会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国防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30、 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水污染(河流下游) ,风污染(下风向)31、企业增长的战略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多样化32、企业空间发展的特点由近及远扩张由大市场至小市场扩张33、跨国公司的空间发展过程代理商销售公司组装公司生产公司研发机构全球经济34、工业企业之间的联系生产的联系非生产的联系信息的联系35、工业集聚的优势共享基础设施交流协作降低运费扩大总体生产能力36、工业分散的原因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小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3

5、7、不同发育程度工业地域的不同特点发育低(食品工业)发育高( 钢铁工业、石油化工、机械制造)38、传统工业区的区位特点分析(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铁矿区近水源充沛交通便捷市场广阔39、鲁尔区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地位下降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40、鲁尔工业区的综合整治发展新兴工业调整布局改善交通发展科技消除污染4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中小企业轻工业生产分散资本集中低分散型工业化42、高技术工业的特点人员高水平增长速度快研发费用高面向世界市场43、美国“硅谷”发展的主要因素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教育发达便捷交通军事订货44、聚落的形成人类为生存而聚居,居所由流动到稳定,逐步确立了乡村聚落。45

6、、村落的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圆形或多边形村落(少河的平原)带状村落(沿河道)46、古代城市出现的基本条件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47、古代城市的分布特点一些大河冲积平原,农耕业发展早的地区。48、著名古代城市发源地美索不达米亚尼罗河谷地印度河谷地黄河- 长江中下游49、地形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大多数在平原热带在高原山区在谷地或低地50、美国三大城市带波士顿- 纽约 - 华盛顿芝加哥-匹兹堡旧金山- 圣迭戈51、世界三大片城市密集地区60N以南的欧洲地区东亚美国东北部52、城市分布与气候的密切关系适度的降水,又有适中的气温干旱、高寒、湿热区为稀少区53、中国特大城市分布大城市最多的

7、省没有大城市的省与自然条件的关系54、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供水运输军事防卫55、矿产资源对城市区位的影响煤炭铁矿石油有色金属56、交通对城市区位的影响现代:沿海、沿江、沿线古代:河流、大道的汇合处57、政治、军事、宗教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经济中心政治中心军事中心宗教中心58、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军事、宗教( 减弱) 交通、自然资源( 一直) 旅游、科技( 新) 59、城市化的含义指人口向城市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60、城市化的作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别61、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8、-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62、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产业革命前(缓慢)二战前(加快)二战后(空前)63、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6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发展不合理65、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66、上海市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交通和居住条件治理环境67、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铁路( 量大) 公路( 灵活) 水路

9、( 廉价) 航空 ( 快) 管道 ( 连续 ) 68、亚欧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铁路( 海参崴 - 莫斯科) 连云港 - 鹿特丹69、世界主要航海线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北太平洋70、邮政通信的主要任务及特点利用交通运输工具,传递信函和包裹。易受自然灾害影响。71、电信通信的主要任务及特点利用电磁系统,传递符号、文字、图像和语言。易受地形影响。72、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收购储存、调运销售73、影响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决定性因素);技术、自然。74、建设京九铁路的意义激活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发展经济。75、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平原地区要少占好地,山区要避开条件复杂的地段。7

10、6、内河航道网的组成内河航道网是由天然水系航道和人工运河组成的网络系统。77、港口的概念供船舶出入和停泊、货物和旅客集散的场所。78、港口的区位因素分析自然条件( 航行、停泊、筑港) 经济和社会条件( 腹地、城市 ) 79、汽车站的区位因素与市内干道系统及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的联系80、航空港的区位因素自然条件( 地形、地质条件 ) 综合因素 ( 用地、交通、环境) 81、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点线面结合流动方向和数量经常变化混合交通占地多82、城市道路网规划原则便利出行节约用地利用地形和水文条件保护环境83、城市交通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线路拥堵( 合理规划 ) 环境污染( 减少尾气技

11、术、绿化、规划) 84、电子通信的发展利用电话、电报利用计算机 (声音、图像、文字和数字)85、信息高速公路集电话、电视、电脑于一体,传输图、文、声、像等的通信网。86、国际互联网的影响发展最快、作用最大、影响最广、公众关注程度最高的通信网络87、国际互联网的应用开展电子商务提供各种远程服务举行电子会议88、商业中心的形成商业活动的人流、商品流达到一定规模,就形成商业中心。89、商业中心的功能物资集聚、服务、商品流通。90、商业街的区位选择以市场最优为原则(城市几何中心)交通最优为原则( 沿线 ) 91、商业小区的区位选择设在居民住宅区内。92、商业网点的形成、密度、效益和组织形式都要受到自然

12、、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因素的制约。93、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含义各国间商品和劳务交换;国家之间货币资金的周转和运动。94、发达国家国际贸易的特点出口工业制成品、资本、技术以及少数农产品,进口燃料和原料95、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的特点出口农矿初级产品,出口商品种类单一,处于不利地位。96、世界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纽约、伦敦、苏黎世;巴黎、法兰克福、东京、香港。97、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模式图人类获取物质和能量消费活动排放废弃物环境反作用于人类98、环境问题的两大类主要表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99、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100、环境污染的种类大气、水、土壤、固体废弃

13、物、噪声、放射性、海洋污染等101、生态破坏产生的原因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102、生态破坏的影响滥伐森林不合理灌溉燃煤和使用消耗臭氧物质过度捕猎103、城市环境问题和农村环境问题城市主要是环境污染;农村主要是生态破坏。104、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发展和人口双重压力经济和技术水平低发达国家转移污染105、全球性环境问题酸雨国际河流污染热带雨林的破坏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106、世界人口增长状况产业革命前( 缓慢) 二战前( 加快) 二战后 ( 猛长) 60 年代放慢107、世界 60 亿人口日1999 年 10 月 12 日108、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

14、力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物的能力,造成资源和环境问题。109、不合理利用资源对环境的影响导致自然资源的衰竭,生态系统的破坏,自然生产力下降。110、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111、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11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113、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生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系统。114、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115、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的意义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是人类

15、行为方式的变革。116、清洁生产的全过程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117、中国古代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封山育林定期开禁休养生息118、中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深刻的环境危机119、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发布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120、中国建设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农业生态平衡农业可持续发展121、生态农业采取的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开展综合利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 - - -

16、-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用利用新能源122、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原始型( 高高很低 ) 、传统型( 高较高较低 ) 、过渡型 ( 高低高 ) 、现代型123、世界人口自然变化(2000 年)出生率 (2.2%) 、死亡率 (0.9%) 、自然增长率 (1.4%) 124、中国人口自然变化(20XX年)出生率 (1.34%) 、死亡率 (0.64%) 、自然增长率 (0.7%) 125、人口自然变化典型地区欧洲的德国和匈牙利(负增长) 、非洲( 2.4%) 、韩国和古巴126、人口数量的变化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机械增长(人口迁移)127、生育率指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15-49岁)数之比128、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生育率(主要是社会环境因素)、死亡率(自然环境、社会环境)129、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环境污染加剧(但不是主要原因)130、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所能承载或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131、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科技、对外开放、文化生活消费水平132、 环境人口合理容量某地区最适宜人口的规模(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