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德智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28083846 上传时间:2021-12-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德智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德智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德智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德智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德智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宋人苏轼在谈绘画艺术时说:观察事物要“空静”,创作要“忘我”。这反映出苏轼的绘画创作主要受到()A佛、道思想的影响 B市民阶层壮大的影响C新儒学反专制思想的影响 D文化专制强化的影响参考答案:A“空静”体现的是佛教思想,“忘我” 体现的是道家思想,故A项正确;市民阶层壮大与商品经济有关,与“空静”、 “忘我”无关,故B项错误;新儒学是维护专制,不是反专制,故C项错误;文化专制强化是明清时期,故D项错误。2. 下表为我国夏商周时期使用的部分农具简表,从中可以看出当时( )A已经出现铁犁牛耕 B木石

2、等原始农具已不复存在C耕作方式不断进步 D农业管理经验比较丰富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铁犁牛耕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材料历史证据不足,故A项错误;夏商周时期多以石斧作为农业生产基本工具,故B项错误;夏商周时期整地工具和中耕工具种类繁多、层次分明,说明此时期耕作方式注重精细化操作,故C项正确;农业管理经验材料提供证据不足,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耕作方式的进步【名师点睛】小农经济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落后性: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脆弱性:自然灾害和统

3、治者过度的剥削压迫容易导致自耕农破产。3. 1883年,在俾斯麦的主持下,国会通过的疾病保险法)规定:社会保险不考虑缴费者的身份、民族、地位、性别。这一规定A.打破了容克地主对权力的垄断B.有助于增强民众的国家认同感C.消除了工人运动对社会的威胁D.加强了帝国议会的行政监督权参考答案:B社会保险不考虑缴费者的身份、民族、地位、性别,这属于社会福利领域,这并不能说明权力的垄断被打破,故A错误;材料反映了社会福利的全民性,有助于增强民众的国家认同感,故B正确;社会保险并不能消除工人运动,故C错误;社会保险的普遍性与帝国议会的行政监督权无关,故D错误。故选B。4. 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4、90周年纪念日。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其中,在新青年上指出“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注:指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联系起来。”的文章是A庶民的胜利 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敬告青年参考答案:C5. 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流动人口众多制瓷业发达官营工业占主导地位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 B C D参考答案:D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材料中的“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表明流动人口众多。材料听“瓷镇(景德镇)上佣工”表明私营手工

5、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所以两项正确。材料中制瓷作坊的雇佣工人众多,所以表明制瓷业发达,所以第项正确,故答案选择D项。6. 有学者研究发现,2008年10月以来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短短几个月,世界贸易减少了约20,但相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对于世界贸易的冲击,2008年到2009年的世界贸易衰退持续的时间要短得多,世界贸易的恢复也快得多,出现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A.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B.全球范围贸易自由化的实现C.贸易保护退出历史舞台D.世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参考答案:D【详解】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对世界贸易的冲击要比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对于世界贸易的冲击危

6、害小,且世界贸易衰退持续的时间要短得多。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世界贸易组织起到的协调作用带来的结果,故D项正确;国际经济新秩序还远未建立,故A项错误;全球范围贸易自由化是目标,还未实现,故B项错误;贸易保护依然存在,故C项错误。7. 毛泽东在1949年致信宋庆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以下关于孙中山遗志即将实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推翻帝国主义势力,取得民族独立 B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权,保障民主权利C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民生幸福 D扫除现代化发展障碍,迈向民族振兴参考答案:C8. 薛福成在一份代李鸿章所拟的奏疏中说:以前“中国与英法两

7、国立约,皆先兵戎而后玉帛,被其迫胁,兼受蒙蔽,所定条款,吃亏过巨,往往有出全球公法之外者”。以后事有“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者,“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据此可知,洋务派()A.初步具备近代外交思想B.认为国势弱导致民族危机C.着力抗击列强外交胁迫D.推行对外妥协的外交政策参考答案:A从薛福成的奏疏中可以看出,“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体现出不通过战争方式来解决问题,而是通过国际外交手段来争取利益,由此可以得出这一思想已经具备近代外交观念,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解决方式的问题,而不是原因;C选项没有抓住材料的重点,材料强调的是如何解决外交问题;D选项错误,与材料的内容

8、含义相悖。点睛: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相比于原来的战争之后谈判的方式,更应“引9. 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A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B扩大中外贸易交往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参考答案:A略10. 春联既是根据我国古代骈体文衍生出来的一种新文体,又是借鉴了我国诗歌传统的文学形式。每到春节我国人民就通过贴春联表达自己的美好感受和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期盼。“布谷声中闲人少猪肥牛壮家增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盈英姿丰彩壮志

9、凌云”这类春联总是备受青睐,这源自A中国古代的自然崇拜 B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C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D中国古代的图腾崇拜参考答案:C11.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辛丑条约、甲午战争、太平天国 B、太平天国、甲午战争、辛丑条约C、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参考答案:C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以夷制夷”可以理解为在马关条约中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以夷制华”应理

10、解为在太平天国后期清政府借英、法的力量剿灭太平军,即中外反动势力首次联合镇压中国人民革命;“以华制华”即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所以此题应选择C项。12.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彼特拉克意在()A揭露教会的虚伪和腐败B放弃对基督教的信仰C赞美和追求自然的人性D歌颂人间的仁爱友谊参考答案:考点:文艺复兴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充分的肯定了人的价值,重视人性,成为人们冲破中世纪的层层纱幕的有力号召解答:“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

11、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突出了人的地位与价值,故C正确;AB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C13. 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从这段材料所获得的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应是A.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B.诸侯国之间互相厮杀C.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D.分封制遭到破坏参考答案:D由题目中的信息“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可知春秋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故本题应选D项;A、B两项均由D项所致,故与设问要求“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不符;题目中未涉及井田制的瓦解,故排除C项。点睛:由“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联系分封制的特点

12、分析解答。14. 公元前6世纪末,希腊雅典至少有150个到170个村社。村社的职能之一为登记本村社的公民,公民权的认可决定于所居住的村社机构的登记,而不像从前那样决定于氏族族籍,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外来自由民也取得了公民权。村社职能的扩大A.使个人自由受到一定的妨碍B.完善了雅典的权力运行机制C.意在保护雅典平民阶层利益D.推动了雅典城邦国家形成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材料主要内容为克里斯提尼改革,其削弱了氏族贵族势力,使更多人得到公民权,扩大了民主范围,雅典国家由此最终形成,故选择D选项;进行村社机构的登记扩大了民主范围,扩大了民主的权利,故排除A选项;雅典的权力运行是通过公民

13、大会,公民直接参与,扩大民主范围会使公民大会的举行更加繁琐,不利于完善权力运行机制,故排除B选项;克里斯提尼改革削弱了贵族的权力但并没有保护到平民阶层的利益,故排除C选项。15. 关于工业革命的研究,有些学者提出用“起飞”、“原工业化”或者“勤劳革命”等概念替代“工业革命”,研究流派就有社会变革学派、工业组织学派、宏观经济学派、技术学派、能源学派和消费学派等众多学派。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的研究()A导致民众史学认识的混乱B拓展不同视角并趋于全面C削弱工业革命的历史地位D注重学科交叉领域的融合参考答案:B材料不同的视角对工业革命进行研究,并形成多种学派,故B项正确。不同的角度研究某一个问题

14、并不会导致认识的混乱,故A项正确。工业革命的历史地位不因史学研究视角的不同而被削弱,故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谈到融合,故D项排除。16. 据元史百官志三记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由此判断,宣政院所辖之地应该位于下图中的:AA地 BB地 CC地 DD地参考答案:A17. 明正德松江府志记载:松江“俗务纺织,不止乡幕,虽城中亦然,里妲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霄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材料反映了()A私营手工业占地位 B小农经济走向衰落C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参考答案: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家庭手工业材料所述“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表明是和农业结合的家庭手工业,而不是私营手工业,故A项错误;材料主题围绕家庭手工业展开,没有反映小农经济的衰落,故B项错误;“里妲晨抱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