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劳动之美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27567869 上传时间:2021-12-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劳动之美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探索劳动之美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探索劳动之美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探索劳动之美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探索劳动之美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索劳动之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劳动之美(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探索劳动之美 潘玉娇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地处南京市河西新城中心,由金陵中学和南京市河西新城区管委会于2003年共同创建,目前拥有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和国际部,教职工700余人,在校学生7000余人。学校秉承金陵中学百年优良传统,以“诚真勤仁”为校训,以“为一生奠基”为办学理念,提出“舒展,教育最美的姿态”的办学思想,践行幸福教育,着力培养有情怀、有智识、有能力创造和体验幸福的现代人。学校办学成绩卓著,赢得了广泛赞誉,多次获得南京市“高中教学质量评优综合奖”和“高考质量推进单项优秀奖”。在信息奥赛、机器人、航模等重大赛事中,学校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被评为南京市足球特色学校,20多个教研组被

2、评为省、市优秀教研组。2019年6月12日上午,南京市六合区程桥街道的一片田地里,1000多名学生正在忙着栽种青菜、菠菜、胡萝卜、空心菜芒种时分正是播种时节,翻土、刨沟、浇水孩子们的动作虽然生涩,却劲头十足,被太阳晒得红扑扑的小脸上充溢着汗水与欢笑。这是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五一学堂”新劳动教育开耕仪式上发生的一幕。在开耕仪式上,校长朱焱面对台下坐着的学生语重心长地说:“我要送给孩子们三粒种子。第一粒种子叫作敬畏自然,只有敬畏自然,敬畏规则,你们才能健康自由地长大;第二粒种子叫作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运用科学方法,就能长得更健康,学得更愉快;第三粒种子叫作拥抱自然,生活就是教育,生活就是学

3、习,你们必须走出教室,在大自然中劳动,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方能体会劳动的光荣与美丽。”一、种好“一亩三分地”劳动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有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情感、劳动知识、劳动技能(技术素养)、劳动思维(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等7个方面。”朱焱说,“我们开发建设农业教育基地,就是要加强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18年11月1日,学校与南京市六合区程桥街道签署协议,以土地流转的方式承租220亩土地,合同期限为25年。随后,学校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聘请专家实地考察农场,进行规划设计。经过努力,如今的农业教育基地里有池塘、有草地、有农田、有大棚,包括班级实践创意区、农

4、业科技展示区、校际协作交流区、农园教学服务区、自然生态观察园、体验展示广场等,给予了孩子们充分施展的空间。值得一提的是,农场的作用,并不仅仅是让学生体验农活儿,学校希望孩子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农场的建设中来,真正了解劳动的意义。全校157个班级每班都分配到一垄地,学生自己给这一垄“责任田”命名,并按照时令种植农作物。虽然学校聘请了专人看护,但农场每周都有师生值班照看,每个孩子都必须根据班级制定的种植计划加入劳动中去,也可以由家长带着一起劳动。“我们还要将学生的劳动成果充分利用起来。”朱焱告诉记者,“学生参与种植的蔬菜,学校食堂统一回购,做菜给孩子们吃;培育的花卉,可以运回装饰校园、美化教室

5、,也会在教师节的时候做成花束送给教师。”令朱焱倍感欣慰的是,在“五一学堂”开耕仪式上,学生对下地劳动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当时已是初夏,正午太阳火辣辣地照射在农场上。朱焱和现场的教师们一度担心孩子们怕热怕晒,产生抵触情绪,但孩子们开心的笑脸回答了一切。“种地真不容易,苗和苗之间的距离要均衡,每一个程序都有讲究。”四(2)班学生胡晟荣一边浇水一边对记者说,“以前老师在课堂上也讲过关于种庄稼的知识,但都记不得,不像这次边种菜边听讲,记得特别牢。”二、在劳动中感受美好生活劳动教育的开展,并不总是在农场里。更多的时候,它发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的片段中,发生在熟悉的校园里。在学校图艺楼的一楼,有一间人气颇高

6、的功能室。走进这间教室,看不到熟悉的讲桌、课桌,取而代之的是两排欧式风格的橱柜,柜面上整齐地摆放着烤箱、微波炉等设备,柜子里则装有各种餐具、锅具。更让人叫绝的是,在橱柜的对面,摆放着六组欧式桌椅,桌面上铺着整洁的台布,上置四套整齐的餐具,中间有一个漂亮的花瓶。身处其中,感觉置身一家西餐厅。这就是金陵中学的西点烘焙教室。每一个对烹饪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在这里学习专业的西点制作技艺。“其实,我们的烘焙教室开设不过半年,但是这门课的受欢迎程度超过我们的想象,国际部总共才500多名学生,但已经有100多人参加过烘焙课程。”学校国际部副主任孙英杰说,“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师资能力,让孩子

7、们体验到更好的厨艺培训。”享受美食并非只是国际部才有的“专利”。从2016年起,每年12月,学校都会举办美食节。每一个班级拥有一个摊位,展示全班同学的智慧与成果。不要以为这仅仅是食品展览,为了达到理想效果,学生很早之前就需要合作,完成方案策划、预算、购置材料、制作广告、借租设备、现场烹饪等多个环节,在这样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获得了宝贵的生活体验,磨炼了意志和耐心。除了烹饪,园艺、家政、手工、非遗等活动在学校也是开展得有声有色。小学少先队部还组织各年级成立了“校园劳动合作社”,引导学生在合作社中自我管理、合作交流,自主参与校园卫生保洁、校园种植、食堂执勤、班务整理、室内装饰等劳动实践。学校大队辅导

8、员朱琦娜介绍,学校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段特点,设计了不同的劳动项目。比如,低年级孩子自理能力相对较弱,教师们就组織全年级学生开展整理书包比赛、收拾抽屉比赛;中年级的孩子动手能力增强,教师们就鼓励孩子们认领“枫树宝宝”,每个班在学校的空地上种植一棵枫树,伴随着大家一起长大;高年级的孩子是小学部的“大哥哥大姐姐”,教师们就将管理食堂秩序的任务交给他们,每天每个班级出一个“文明监督员”,与教师们一起维持用餐秩序。三、项目学习让孩子更有创造力穿越南京街巷,用脚步丈量70年的南京历史变迁,这是学校小学部三年级学生在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收到的一份特殊礼物。全年级342名“小精灵”5人一组,拿着地图走出

9、校门,第一次在没有父母陪伴下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身着清爽的蓝粉色T恤、肩背清一色的双肩包,再带上学校给每个小组配置的装备,孩子们兴致满满踏上了旅程。他们要完成的第一个任务是“舌尖上的南京”。孩子们要坐公交车抵达老门东景区,了解瞻园面馆的梅花糕制作工艺,购买、品尝后现场采访路人,询问他们对于南京美食的印象。第二个任务是“历史铭记”。孩子们需要前往瓮城参观古代军事防卫设施,并拍摄视频。第三个任务是“历史古迹”。孩子们要抵达鸡鸣寺城墙景区,找到刻有字迹的砖块,了解设计格局。第四个任务则是“红色记忆”。孩子们要乘坐地铁4号线到南京博物馆,了解南京更多的古老故事。学校小学部部长庞洁告诉记者,“10岁

10、生日穿越南京”是学校小学部的特色活动之一,其目的就是在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同时,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这种活动对于大人来说很简单,但是对于只有10岁的三年级小娃娃来说就不容易了。比如他们每一组都会分得少量经费,必须学会如何合理使用;必须根据地图设计路线图,科学的路线图能够事半功倍;以往活动的时候,还需要他们搭帐篷,这也是一项技术活儿。”庞洁说,“更重要的是,他们要在与同伴合作、与陌生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感悟生活的内涵,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中处处可见劳动教育的素材,也正因此,劳动教育容易显得随意而散乱。”校长朱焱说,“学校采取的做法是:以統整的思维,融通课内与课外、家庭与

11、社会的多种资源,以项目学习的方式,通过任务驱动、情境探究、实践实验、协作分享等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合作制定方案、记录过程、参加交流,把观察、阅读、数据采集、资料检索、研究设计、作品创作、劳动作业、沟通协作、创新创造等融为一体,并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破除思维的桎梏,体悟劳动的价值。”就以“一亩三分地”为例,它不但是学生种植栽培的场所,更是进行观察探究的场所。每个班级负责200至400平方米的田地,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要自主选择种植品种,学习种植方法,靠自己的本领获得丰收。而早在“一亩三分地”启动之前,高中部的学生已经有了成熟的“学农”实践项目。高一学生在浦口学农基地,不但参加除草、松土、采摘、陶艺等项目学习,年级组还设计了“农村社会项目调查”,学生们在村口地头、农户家中与农民交流,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撰写研究报告,在年级组里进行交流。“从这个角度来说,劳动的过程,就是帮助孩子们提升处理问题的能力的过程,是一个让孩子更富有创造力的过程。”朱焱说。(作者单位: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