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25524116 上传时间:2021-12-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1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AF的结构示意图: BCO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CNaCl的电子式: DN2的结构式: NN参考答案:D略2.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0的溶液中:Al3、NH4+ 、 Ca2、ClOB含有大量HCO3-的溶液:NH4+、Ca2、Mg2、IC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NH4+、Fe2、SO42-、NO3-D含有大量ClO的溶液:H、Mg2、I、SO42-参考答案:B略3. 参考

2、答案:BC4. 1 L某混合溶液中,溶质X、Y的浓度都为0.1 mol/L,向混合溶液中滴加某溶液Z (0.1 mol/L氢氧化钠或硫酸溶液)至溶液呈中性,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则X、Y、Z分别是 A. 氯化铝、氯化铁、氢氧化钠C. 偏铝酸钠、氢氧化钡、硫酸B. 氯化铝、氯化镁、氢氧化钠D. 偏铝酸钠、氯化钡、硫酸参考答案:B5.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7.8g Na2O2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2NAB0.5mol雄黄(As4S4,结构如右图)含有5NA个SS键C14g乙烯和丙烯(C3H6)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3NAD常温下,5.6g铁钉与足量浓硝酸反应,转

3、移的电子数为0.3NA参考答案:略6. 2一氨基一5一硝基苯甲醚俗称红色基B,主要用于棉纤维织物的染色,也用于制金黄、枣红、黑等有机颜料,其结构简式如右所示。若分子式与红色基B相同,且氨基(NH2)与硝基(-NO2)直接连在苯环上并呈对位时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包括红色基B)可能为 ( ) A2种 B4种 C6种 D10种参考答案:答案:D7. 下列关于氯的说法正确的是A.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B.若1735Cl、1737Cl为不同的核素,有不同的化学性质C.实验室制备Cl2,可用排饱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D.1.12LCl2含有1.7NA个质子(N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参

4、考答案:C【解析】Cl2中的氯元素化合价为0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错误;同位素原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分别相等,所以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B错误;通过实验室制得的Cl2中含有少量HCl, Cl2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而HCl,易溶,C正确;没有指明气体所处状态, D错误。 8.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A在漂白粉中滴入70%的硫酸,立刻产生黄绿色气体,说明硫酸具有还原性B久置的酚酞试液有白色沉淀(未变质),加入少量酒精,沉淀消失,说明酚酞易溶于酒精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KI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四氯化碳振荡,四氯化碳层呈紫色,说明白色沉淀为CuI2D在淀粉溶液中加入

5、适量稀硫酸微热,再加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浊液加热,无红色沉淀,说明淀粉未水解参考答案:B略9. 如右图装置可用于收集 SO2 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B略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28 g CO具有相同分子数的CO2的质量一定是44 gB.与V L CO具有相同分子数的CO2的体积一定是V LC.所含原子数相等的CO与CO2的密度之比为711D.所含原子数相等的CO与CO2的密度之比为2122参考答案:AA项:根据公式n,可列式:,可判断A项正确.B、C、D都未指明两种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是否相同,所以说法都不正确.11. 常温下,现有a mol/LNaX溶液和

6、b mol/LNaY溶液,关于它们的说法错误的是A若ab,pH(NaX) pH(NaY),则相同浓度时HX、HY的酸性:HXHYB若ab,并测得c(X-)c(Y-) + c(HY),如果HX是强酸,则HY一定是弱酸C若ab,且上述两溶液呈碱性,c(X-)c(Y-),则可推出溶液中c(HX)c(HY)D若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c(X-) + c(Y-) + c(HX) + c(HY)0.1mol/L,则可推出ab0.1 mol/L参考答案:AD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某溶液中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B取某溶液少量,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7、, 该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C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D取少量的Fe(NO3)2试样加水溶解后加稀H2SO4酸化,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该Fe(NO3)2试样已经变质参考答案:B略13. 在密闭容器中,加热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O2的固体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的固体剩余物是ANa2CO3和Na2O2 BNa2CO3和NaOHCNaOH和Na2O2 DNaOH、Na2O2和Na2CO3参考答案:B根据反应方程式2NaHCO3=Na2CO3+H2O+CO2,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加热条件

8、下NaHCO3分解后存在如下关系2NaHCO31CO21H2O,Na2O2与CO2、H2O反应的关系分别为Na2O2CO2Na2CO3,Na2O2H2O2NaOH。故加热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O2的固体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的固体剩余物是Na2CO3和NaOH。故答案选B14.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硝酸:SO32+ 2H+ = H2O + SO2铜片跟浓硝酸反应:Cu + 2NO3+4H+ Cu2+2NO2+2H2O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H4HSO4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Ba2+2OH-+H+ SO42- + NH4+= BaSO4+

9、 NH3?H2O+H2O 0.1molFeBr2中通入0.1molCl2:2Fe24Br3Cl22Fe32Br2 6Cl硫化钠的水解:S2+ 2H2OH2S + 2OHA B C D参考答案:B略15. 仅用下表提供的仪器(夹持仪器和试剂任选)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一组是()选项实验目的仪器A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少量NaI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B配制100mL l.0mol?L1的NaOH溶液药匙、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100mL的容量瓶C从食盐水中获得NaCl晶体酒精灯、玻璃棒、坩埚、泥三角D用盐酸除去BaSO4中混有的少量BaCO3漏斗,烧杯、玻璃棒、胶

10、头滴管、滤纸参考答案:C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少量NaI,应该向用溴和NaI溶液反应,然后采用萃取、分液方法分离;B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是:计算、量取、稀释、移液、洗涤、定容、摇匀来选择使用的仪器;C从食盐水中获取食盐晶体应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D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钡,硫酸钡和稀盐酸不反应,然后采用过滤方法分离,最后洗涤、干燥即可解答:解:A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少量NaI,应该向用溴和NaI溶液反应,然后采用萃取、分液方法分离,所以需要的仪器是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所以能实现实验目的,故A正确

11、;B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是计算、量取、稀释、移液、洗涤、定容、摇匀可知所需的仪器有酸式滴定管(可量取盐酸的体积)、1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故B正确;C从食盐水中获取食盐晶体应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盛放泥三角的仪器是三脚架,所以缺少三脚架,并且用蒸发皿,而不能用坩埚,不能实现实验目的,故C错误;D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钡,硫酸钡和稀盐酸不反应,然后采用过滤方法分离,最后洗涤、干燥即可,需要的仪器是漏斗,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所以能实现实验目的,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涉及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酸碱中和滴定等知识点,明确常见

12、仪器的使用方法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基本实验、基本操作能力,题目难度不大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海水的综合利用可以制备金属镁,其流程如下图所示:(1)若在空气中加热MgCl26H2O,生成的是Mg(OH)Cl或MgO,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用电解法制取金属镁时,需要无水氯化镁。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MgCl26H2O时,能得到无水MgCl2,其原因是 。(2)Mg(OH)2沉淀中混有的Ca(OH)2应怎样除去?写出实验步骤。 。(3)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溶解时: 。过滤时: 。蒸发时: 。参考答案: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室温下,将100mL某盐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分一份加入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得沉淀2.33g;另一份加入50mL 1.0 mol?L1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