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伏邪探讨唇风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24846454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伏邪探讨唇风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于伏邪探讨唇风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于伏邪探讨唇风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基于伏邪探讨唇风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基于伏邪探讨唇风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伏邪探讨唇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伏邪探讨唇风(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基于伏邪探讨唇风 汪梓垚张路姚德蛟摘要:唇风是一种好发于秋冬季节,以唇部干燥、皲裂、反复脱屑、红肿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病情反复,迁延难愈。笔者基于伏邪发病的特点,认识到唇风的发生、发展、转归等多环节与伏邪之感邪、邪伏、发病相类似,认为唇风的发作与伏邪密切相关。基于伏邪理论,提出唇风的发病病机以脾气阴亏虚为本,湿热燥瘀内生为标,治疗应以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为原则。关键词:伏邪;唇风;脾气阴亏虚;扶正祛邪:R781.5+6文献标志码:A:1007-2349(2020)03-0028-02唇风为中医病名,亦称作“驴唇风”、“唇槁”等,以唇部干燥、皲裂、反复脱屑、红肿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好发于秋

2、冬季节,以年轻妇女多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慢性唇炎1。西医认为本病病因不明,治疗上多采用糖皮质激素类软膏2,手段局限;而历代中医多基于脾阴不足、脾胃湿热、阳明胃火、风燥热毒、气滞血瘀等思想治疗唇风3-6,并取得显著疗效,笔者从导师治疗唇风的临床经验出发,探讨本病与伏邪的关系,以期为临床诊治唇风提供新的思路。1伏邪学说的来源伏邪源于灵枢贼风,云:“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指人体既往感受邪气,未即时发病,邪气伏藏于体内,遇新感之邪引动后合而发病。素问:“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为后世伏气温病论的历史源头。然伏气之名首次出现于伤寒论平脉法:“伏气之病,以意侯之假令旧有伏,当须脉之”,为后世“伏寒化温”论奠定

3、基础。清代刘吉人伏邪新书载:“感六淫过后方发者”“治不得法病情隐伏者”“暂时假愈后仍作者”“已愈而病根未除遗邪复发者”均为伏邪,使伏邪的病因学得到突破。清代王燕昌在王氏医存提出:“伏匿诸病,六淫、诸郁、饮食、瘀血、结痰、积气、蓄水、诸虫皆有之”,扩大了伏邪的范畴,指出伏邪可由外感和内伤所致7。2伏邪致病的特点第一,素问评热病论载“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也”,认识到正气亏虚是伏邪发病的关键;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意在强调精气亏虚是伏邪致病的先决条件。第二,邪气伏藏于体内,当遇到外感六淫、饮食不洁、情志失调等新感之邪的引动后方能发病,故因加而发是伏邪致病的重要特征。

4、第三,伏邪指外感与内伤之邪伏藏于体内,过后方发,或“有已发治愈,而未能尽除病根,遗邪内伏后又复发者”,可见,感而后发、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是伏邪致病的另一特点。故正虚为前提,致邪气内伏,遇新感之邪引动后发作,且反复、难愈为伏邪致病的主要特点。3唇风与伏邪的关系唇风最早的描述记载于黄帝内经,灵枢曰:“舌焦唇槁,腊干嗌燥”。而唇风之名最早见于外科正宗:“唇风,阳明胃火上攻,其患下唇发痒作肿,破裂流水,不疼难愈。”可见,本病主要以唇部干燥、皲裂、红肿、脱屑及痒为主要表现。丹溪心法提出:“有诸内,必形诸外”,意为内部的所有变化,都会通过某些征象表现于外,故通过对显现在外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归纳,即可辨知

5、脏腑气血、功能、阴阳的变化。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四白,而胃经环绕口唇。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强健,则水谷精微能得到正常消化吸收,并将精微物质散布于头面、四肢百骸等,则唇得养;反之,脾失运化,则唇失其养。故唇风的发作与脾胃关系最为密切,从唇部干燥、皲裂、红肿、脱屑等症状出发,推测本病多为脾胃亏虚、气血生化乏源、精微物质不能上乘于口、唇失其养所致。司外揣内,唇红、干燥、脱屑多提示脾胃有热、有燥,肿为因湿所致。而“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气健运,水精四布,湿无所化;脾气亏虚,津液不布,湿邪内生,久则蕴而化热,致湿热内伏,湿热之邪长期伏藏于脾胃,又伤津耗液,致脾阴亏虚,燥邪内生,病久脾胃运化失

6、常,气机阻滞,瘀血内停,使得唇风后期出现唇部紫黯化瘀之象。而部分患者因长期嗜食辛辣厚味之品,使湿热之邪直接内生,热邪伤阴,致脾阴不足,脾之精微乏源,运化不及,唇失其养,且阴损及气,脾气虚致津液不布,湿从中生,蕴久化热,病久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气血阻滞,瘀血内生。由上可见,無论是由湿化热,还是由热生湿,均有脾气阴亏虚及湿、热、燥、瘀内伏的表现。诸病源候论载:“脾胃有热,气发于唇,则唇生疮,而重被风邪、寒湿之气搏于疮,则微肿湿烂积月累年谓之紧唇”,可知唇风的发病为外感之邪引动内邪所致。其病形成为脾气阴亏虚致湿、热、燥、瘀等伏邪长期蓄积在体内,伺机而发,在外感之邪的引动下伏邪循经上扰,导致唇部红肿和干

7、痒,久病伤津耗液,阴虚血燥,唇失所养,则干燥脱屑,病久脾胃运化失常,气机阻滞,瘀血内生,则见唇色紫黯。综上可见,唇风的发作为脾气阴亏虚所致,外邪引动而发,这与伏邪的发病关键正虚感邪及发病诱因为新感之邪引动均相吻合,其湿、热、燥、瘀等伏邪长期蓄积在体内,伺机而发,病久缠绵,迁延难愈亦符合伏邪的发病特点。唇风的发生、发展、转归等多环节与伏邪之感邪、邪伏、发病相类似,故认为唇风的发作与伏邪密切相关。4基于伏邪理论诊治唇风综上可见,唇风的病机为本虚标实,脾气阴亏虚为本,湿热燥瘀内生为标,中医治疗应以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为原则。治本以补益脾气为主,以四君子汤加减,“四季脾旺不受邪”,脾气旺盛则正气充足,外

8、邪无以侵犯,应以四君子汤贯穿始末。治标多以清泄湿热为主,以泻黄散加减,燥甚者联合增液汤或四物汤,病久瘀血内停者可加桃红四物之类。总之治疗唇风不能一味强调清热祛湿泻火,而没有注意到脾虚的本质和伏邪的特点。单用清热之品难除其伏火,苦虽能坚阴,但亦能伤阳,致脾胃阳气亏虚,中焦不运,气血生化乏源,最终致正气不足,伏邪留恋致病情迁延;亦不能见到唇干唇裂而使用大量滋阴之品,因本病由脾虚生湿而成,滋阴之品会加重伏湿的粘滞,使得邪气更加难除,治疗上应权衡好祛湿与养阴的轻重,做到祛湿不伤阴,养阴不助湿。5典型病案患者,女,35岁,因“反复唇部干燥、皲裂、脱屑2年余”为主诉,于2018年11月20日就诊,2余年前

9、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唇部干燥、皲裂伴疼痛、脱屑,病情反复,秋冬季节尤甚。曾口服清热类中成药、外涂软膏(具体药物不详)后效果不佳,现为寻求中医治疗。症见:下嘴唇干燥、皲裂伴鳞屑,唇周皮肤色红干燥,患者自诉唇部疼痛,口干,食欲不佳,眠可,小便调,大便干,舌淡红,边有齿痕,苔黄腻,脉细数。辨证为脾胃亏虚,湿热内蕴。治以健脾除湿,清热养阴。予四君子汤合泻黄散加减。方药:南沙参20g,生白术15g,茯苓15g,生石膏15g,栀子10g,藿香10g,防风10g,生地黄15g,玄参20g,麦冬15g,炙甘草6g,7剂,水煎服,两日1剂,嘱其清淡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少食辛辣食物,可适当涂抹唇膏保持湿润。二诊:

10、口唇干燥感明显改善,仍有皲裂及少量脱屑,口干减轻,食欲较前改善,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数。前方基础上加山药15g,鸡内金10g,石斛10g。10剂,水煎服。三诊:下唇皲裂基本改善,无明显脱屑,未诉其余不适,饮食睡眠可,二便调。予四君子汤合增液汤。后随访,患者诉唇风基本已愈,囑其定期复诊,注意日常调护。参考文献:1孙凯,徐翠宏,蒋伟文.唇风中医研究进展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5,31(6):382-384.2王秀仙.非特异性慢性唇炎的辨治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5):18-19.3吴闽枫,郭婉军,郭冬婕,等.慢性唇炎中医理论溯源及临床经验采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187-189.4周丹,顾志坚,朱蕾蕾,等.蒋健清热运脾法辨治唇风的临床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8,52(8):18-21.5张伟,董朝侠,毛靓瑶.巧用保和丸从脾胃论治慢性唇炎J.四川中医,2017,35(6):41-43.6秦悦思,刘瑶,艾儒棣.艾儒棣治疗唇风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1):35-36.7程婷,杨文明.伏邪学说理论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12):86-89.(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