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播明联合学校2020年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23725152 上传时间:2021-12-1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3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播明联合学校2020年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播明联合学校2020年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播明联合学校2020年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播明联合学校2020年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播明联合学校2020年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各题。甲骨卜辞是商周时期人们占卜时把与该次占卜有关的信息刻写在甲骨背面而产生的。由于甲骨上的书写空间极为有限,卜辞不可能长篇大论,因此其“文学性”和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极有限的。但无论如何,甲骨卜辞确实已体现出很高的书写水准。青铜器铭文与甲骨卜辞皆为中国早期特种书写的经典范本,但二又有不同。青铜器尤其是青铜礼器在当时异常贵重,因此铜器上的书写就需有特殊价值。后世的铭文篇幅很长,而且一些标记性文字,如主人称谓等出现在显眼位置,说明它已具备特殊的功能与价值。铭文的这种功能应与书

2、写者的创作意图密切相关。如果我们只关注文本层面,会发现商代铭文与甲骨卜辞有很多相似性。例如,它们的典型格式都以干支开头,都有配合某种仪式的叙述模式,内容多具宗教神秘性等。 但若深入探讨其创作意图,就会发现二者的本质区别。卜辞的创作实际是不自由的,它必须完全依附于占卜仪式,仪式有什么,卜辞就写什么,只能删减不能增多,也不能变换顺序或进行夸张、虚构,更不能记不相关的内容。 铭文最初也依附于铜器,比如要说明铜器的主人、用途等,但从商晚期开始,这类内容所占篇幅减少,有时候还可省略,再后来,铭文重心便完全集中到叙事上。与甲骨卜辞不同,铭文体现出多种创作意图,这些意图可由多种事件引发,比如战功、封赏、嘉奖

3、、宴饮等,甚至还有单纯出于炫耀或追念祖先的目的。西周时期的铭文具有很高的叙事独立性,其内容确已大大丰富。这种变化给铭文书写带来了多种可供选择的样式,包括可以融入复杂的书写技巧或丰富的情感。如著名的史墙盘,采用双线对比叙事,极具史诗感。随着铭文的不断发展成熟,创作者开始探索更多书写的美感。在物质层面,他们讲究文字精美、行款整齐,在内容和形式上也更追求新变。 虢季子白盘中倒叙的使用就是对叙事变换之美的追求,其倒叙部分又将原本平淡的散文句转化为句式齐整、气势宏大的颂歌曰而西周早中期的毛公旅方鼎在这方面表现得更极端,其句式为整齐的七七、四四、四四,且句句押韵,呈现出更明显的诗化倾向。与一般书写不同,铭

4、文的书写可能是多人合作的过程。比如文章可能由铜器的主人授意创作,而它真正的作者或许是某位具备相当学识的史官,但最终将它呈现在铜器上的又是某位工匠。这一过程可能产生许多铭文独有的特征,比如不同家族的铭文呈现出近似的语言风格等。 此外,部分铭文可能存在“二次书写”,即它并非完全原创,而是以相关典册档案为参考,甚至进行迻录。而之所以要进行二次书写,又与铭文“传遗后世子孙”这一重要功能密切相关。铭文的发展对于我们研究古代书写来说是十分理想的对象,它所确立的词汇、句法、篇章与修辞体系,已深入人心,并最终被归结为一种经典文体。刘勰文心雕龙说:“铭题于器铭兼褒赞,故体贵弘润”这段概括基本准确。(摘编自姚苏杰

5、叶青铜器铭文与“特种书写”,光明日报2018年10月22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虽然都是特种书写的范本,但甲骨卜辞不像青铜铭文那样具有特殊的功能与价值。B. 甲骨卜辞的创作意图较为单一,铭文的创作意图则多样,铭文的内容比卜辞丰富。C. 与甲骨卜辞不同,为了野传遗后世子孙冶,铭文常常多人合作,野二次书写冶。D. 刘勰认为铭文的主要功能是野褒赞冶,这一观点得到本文作者的充分肯定。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比较了卜辞与铭文的功能与价值、创作意图、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不同。B. 史墙盘虢季子白盘毛公旅方鼎说明铭文的内容和形式不断

6、发展。C. 文章最后一段提出了铭文在今天的意义,说明研究铭文也是很有意义的事。D. 本文综合采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长篇大论的作品,其“文学性”更强,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更有力更充分。B. 甲骨卜辞只记录占卜仪式,不能记录其它不相关内容,因此它只与占卜有关。C. 铭文的重心可以完全集中到叙事上,这让铭文的叙事更独立,情感更丰富。D. 铭文是研究古代书写十分理想的对象,它也有助于我们研究上古战争等历史。参考答案:1. B 2. D 3. A【1题详解】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

7、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 项,“甲骨卜辞不像青铜铭文那样具有特殊的功能与价值”错误,从全文看,甲骨卜辞也具有“特殊功能与价值”,就是记录占卜仪式;C 项,“与甲骨卜辞不同”错误,原文是“与一般书写不同”,而不是“与甲骨卜辞不同”,第一段说“青铜器铭文与甲骨卜辞皆为中国早期特种书写的经典范本”;D 项,“刘勰认为铭文的主要功能是野褒赞冶”错误,刘勰的话“兼褒赞”,“兼”不宜理解为“主要功能”。故选B。【2题详解】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

8、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D 项,“比喻论证”错误,没有比喻论证。故选D。【3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A 项,“长篇大论的作品,其文学性更强,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更有力更充分”错误,原文只说“由于甲骨上的书写空间极为有限,卜辞不可能长篇大论,因此其文学性和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极有限的”,选项对其反推,不正确。故选A。【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

9、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2. 论述类文本(9分,每小题3分)漫话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在讨论作为历史事件的改革之前,有必要先梳理一下“改革”的含义。此词首见于后汉书之梁统传和黄琼传,皆指对已有成规的改动变易。自此以后,“改革”遂成习见之词,而且其词义越来越宽泛,凡对原有制度、惯例、习俗,甚至文体、文风的改易变革,均可称之为改革。不过,近代以前,改革是一个中性词,既可用于革故鼎新的正面场合,也可用于变好为坏的负面场合。近代以来,改革演化为一个纯褒义词,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就体现了这种趋向:“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

10、情况的。”不过,今人所言历史上的改革,所用显然并非上述宽泛的词义,而是一个相对狭义的概念,特指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比较重大的除旧布新。对于这种形式的历史事件,今天概以“改革”称之。具体到某次事件,则或称之为“变法”,如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等;或称之为“新政”,如王莽新政、庆历新政等;或称之为“改革”,如孝文帝改革、张居正改革等。这些称谓,有的当时就有,更多的则是后人所加。如同改革本是中性词一样,说某人“变法”,也未必就是正面评价。古代典籍中甚至常将“变法”与“坏纪”连用,意为变乱成法、败坏纪纲。正因为“改革”含义宽泛,在不同人的心目中,其范围相差悬殊。有人将改革的范围划得很大,几乎

11、是“江山代有改革家”;也有人将改革的范围划得很窄,认为真正称得上改革的事件没有几次。具体到某人某事,看法更加纷纭。比如,引发“国人暴动”的周厉王,在历史上向来形象不佳,但有人称他是中国史上见诸记载的最早的改革家。再如王莽新政,有人说是“托古改革”,有人说是“复古改制”。又如张居正,多数人认可他是改革家,但也有人说他的政策并无新意,算不上改革。即便当事人自己的说法,也不一定可以为据。如管仲推行的一系列政策,今人称之为“改革”或 “革新”,他自己却说是“修旧法”。事实上,要给改革下一个严谨、周延的定义,是非常困难的,更不可能提出一套量化指标。改革之事,古今中外皆有。从改革的原初推动力看,既有自上而

12、下的改革,也有自下而上的改革,但前者占绝大多数。在中国漫长的王朝史上,君主一直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没有君主的发动或支持,就不可能出现改革。所以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全部都是自上而下,即由统治阶层中的一部分人发起和推行的。平民大众没有推动改革的途径和机会,当他们忍无可忍时,只能揭竿而起,发动以改朝换代为目标的暴力革命。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很多,用人是否得当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积极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君大力招贤、大胆任用。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虽然认识到“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但却不善于识人用人,所倚任者多为反复无常的奸佞小人,给改革造

13、成很大的伤害。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改革,能像管仲那样一帆风顺,或像孝文帝那样基本成功者,并不多见。大多数改革都遭遇了挫折或失败,如商鞅变法是政存身败,张居正改革是人亡政息,王安石变法是半途而废,戊戌变法是昙花一现。若观察君主之外的改革者的命运,能够善始善终者可谓凤毛麟角,绝大多数身败名裂,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如吴起乱箭穿身,商鞅惨遭车裂,王安石忧愤而死,张居正死后抄家,戊戌六君子喋血刑场。改革之难,于此可见。篡用明太祖的一句话说:“犹行荆棘中,寸步不可移,纵得出,体无完肤矣。”节选自博览群书16下列关于“改革”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革”一词首见于后汉书之梁统传和黄琼传,都是指对已有

14、成规的改动变易。B自后汉书之后,凡对原有制度、惯例、习俗,甚至文体、文风的改易变革都可称之为改革,词义越来越宽泛了。C“改革”一词感情色彩的变化是以近代为分界线的。近代以前,改革是一个中性词,而近代以来改革演化为一个纯褒义词。D现在所说的改革是一个相对狭义的概念,特指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比较重大的除旧布新。1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引发“国人暴动”的周厉王,在历史上向来形象不好,但有人称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改革家。B“改革”一词含义宽泛,所以不同的人所认为的改革范围差异极大,具体到某人某事,看法更加多样化。C如同改革本是中性词一样,“变法”也是一个中性词,古代典籍中甚

15、至常将“变法”与“坏纪”连用,意为变乱成法,败坏纪纲。D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人的改革看法不同,即使是当事人自己的说法,也未必可以为据。所以,给改革提出一套量化指标是不可能的。1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中国漫长的王朝史上,因为平民大众只能发动以改朝换代为目标的暴力革命,所以改革都是由君主发动或支持的。B改革必须用人得当,否则会给改革造成很大的伤害。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能够取得显著成效,就是因为国君大力招贤、大胆任用。C古今中外的改革既有自上而下的改革,也有自下而上的改革,但前者占绝大多数。D纵观中国历史上君主之外的改革者的命运,能够善始善终者非常少,绝大多数都身败名裂,甚至有的还付出生命的代价。参考答案:16C17A18D16试题分析:C项答非所问,不是“改革”的含义。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者常将选项的干扰点设置在一些不同的对应关系、程度、范围等上,多多熟悉误区设置的点,无疑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7试题分析:A项范围太大。原文第三段说“但有人称他是中国史上见诸记载的最早的改革家”。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