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艾略特诗歌中的比喻:远距取譬与联想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20751823 上传时间:2021-12-0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讨艾略特诗歌中的比喻:远距取譬与联想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探讨艾略特诗歌中的比喻:远距取譬与联想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讨艾略特诗歌中的比喻:远距取譬与联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讨艾略特诗歌中的比喻:远距取譬与联想(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探讨艾略特诗歌中的比喻“远距取譬”与联想 王芬+潘依婷+胡大伟摘 要:“远距取譬”的比喻原则是在玄学派超常夸张的比喻基础上发展而成。文章基于现代主义代表诗人艾略特对“远距取譬”原则的发展,结合艾略特诗歌中的比喻,分析了“远距取譬”与联想的关系以及这种创作方法的艺术特色。关键词:艾略特;“远距取譬”;联想:I12 :A一、“远距取譬”原则的发展玄学派是指17世纪英国文坛出现的一个独特的诗歌流派,玄学派诗人在诗歌中的表现是把截然不同的意象结合在一起, 从外表绝不相似的事物中发现隐藏着的相似点, 在客观上也归纳出玄学派的写作特点巧思妙喻。此后,艾略特将他们的这种超常夸张的原理发展成为“远距取譬”的

2、原则。他认为找到喻体, 即诗人情感、思想与具体形象的事物使它们成为“特殊” 的情感的固定形式,使读者立刻产生联想, 引起心灵的共鸣, 这实际上就是以直接的方式实现了内容(思想、情感) 与形式的统一。艾略特在诗歌创作中大胆采用“远距取譬”,通过这一手段,达到运用感官了解思想或实现思想到感情的转换。因此,艾略特的“远距取譬”是一大進步,也是对诗歌美学的重要贡献。二、艾略特诗歌中的比喻“远距取譬”与联想“远距取譬”与联想密不可分,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基于“远距取譬” 中的联想能突出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同性。例如,在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诗人写道“当黄昏展开遮没了天空,像一个麻醉在手术台上的病人

3、。”艾略特把黄昏比作“上了麻醉药的病人” (天空则为病人躺着的手术台),令读者立刻产生联想, 引起心灵的共鸣。这个比喻之所以玄妙, 就在于它形式上是明喻, 实质上却暗含着隐喻; 就在于本体黄昏与喻体病人是两个毫不相干的概念。黄昏“朝天空慢慢铺展着”,使人联想起夕阳西下的天空。“上了麻醉药的病人”令人想起手术台、疾病、死亡等, 让人置身于一种死气沉沉、令人窒息的呆滞的氛围。因而,这个设喻制造了一个复杂怪异的意象,使读者联想到一个既非黑夜, 又非白昼, 半死不活, 病恹恹的被“麻醉”了的黄昏,其本体跟喻体之间确实存在一种内在的相同性。第二,基于“远距取譬”的联想是以某种关系引起的联想。例如,在普鲁

4、弗洛克的情歌中,诗人写到“黄色的雾在窗玻璃上蹭着它的背,黄色的烟在窗玻璃上擦着鼻子和嘴,把舌头舔进黄昏的各个角落。”艾略特使用比喻时远距取譬,将玻璃拟人化,描写了弥漫着夜雾的城市的黄昏,给人一种颓败的感觉。雾和烟都形容成黄色的,让人联想到工业化造成的无所不在的空气污染。同时也将作者的意图更好地传达给了读者,这种联想设喻,一方面在暗示环境的迷蒙,一方面又是在隐喻主人公思想的昏暗。作者需让意象沉入读者的脑海, 这样将每一个意向的合理性不抱任何怀疑;到头来, 一个总的效果得以产生了。这种意象和思想的持续的选择毫无一点混乱,不仅仅有概念的逻辑, 也有联想的逻辑。艾略特在使用比喻时,本体和喻体相隔较远,

5、其比喻张力强烈,给读者以足够的想象空间。第三,基于“远距取譬”的联想是与个人主观经历、思想或思维相关。例如,在空心人中,艾略特以风吹过干草和老鼠踩在碎玻璃上发出的声音来比喻人类语言的乏味,交流和沟通的不可能。艾略特通过个人主观经历、思想和大脑复杂状态有意地将表面明显无关的事物“生拉硬扯”到一块儿, 造成怪异奇特的感觉,在似是而非中诱发人们对语言背后的思索。总之,对“远距取譬”这种比喻和语言的理解既要有概念知识,也需要诗人和读者之间有共享的文化和信息背景。读者可以以隐喻为基础,把握住诗人在诗中所表述的某个抽象概念,便可参透诗人的联想,阐明这类诗歌的主题或其隐喻中的本体部分。至此, 我们就可以通过根于联想解构艾略特诗中“远距取譬”设喻所起的作用, 感受其诗作独特的艺术效果了。参考文献:1范家材.英语修辞赏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2T.S.艾略特.艾略特文集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endprint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