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中学生德育研究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20549437 上传时间:2021-12-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中学生德育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中学生德育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中学生德育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中学生德育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中学生德育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中学生德育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中学生德育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中学生德育研究 陈民摘 要当前我国多数青少年生活在农村,他们的健康成長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影响着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但受传统及局部经济利益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农村中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出现了扭曲问题,甚至有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新的社会形式为农村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一定影响与冲击,学校应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强化农村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真正承担起历史赋予的教育使命。关键词核心素养;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G635 A 1674-6058(2019)36-0071-02中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希望,其思想品质的好坏影响一生,教师应该全面了解农村中学生的道德品质

2、现状,发现中学生思想品质的问题,对该阶段中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采用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为中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一、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当前社会形势发生了较大改变,农村中学生的生长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农村中学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思想道德教育也面临较为严峻的考验。首先是缺失家庭教育,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农村的家长大多外出务工,文化水平较低,以致中学生在生长期间严重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且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多,其教育问题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这些留守儿童大多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代为照顾,存在隔代交流困难的问题。学习环境与生长环境不佳,严重影响了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

3、展,部分学生还出现了厌学的情绪,甚至怨恨、反抗父母,缺乏坚定的信念与远大的理想,对社会与人生抱有怀疑心态。其次是学校没有充分认识“德智失衡”的危害。学校应同步进行德育与智育,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较差,且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学校依然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甚至教育形式比较单调,无法实施素质教育,没有充分认识到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责任感与使命感。最后是缺少校外活动场所,学生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的文化环境也发生了较大改变,出现了很多不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外在因素,尤其是缺少未成年人的校外活动场所,黑网吧、游戏

4、厅等随处可见,以致部分中学生沾染了吸烟、喝酒的不良习惯。除此之外,相关部门没有切实做好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监管工作,影响了自身抵御能力较差的中学生,扭曲了其价值判断,使其过早形成不良的社会习惯。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措施1.利用课堂教育,做好德育工作学校应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进行德育,做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激发其自我道德提升的内在动力,为中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首先,农村中学应针对中学生的水平,开设专门的德育课堂,加强思想道德理论的学习,且聘请专业的德育教师任教。同时,学校还应根据农村的实际教育情况自主开发校本课程,分层次分步骤地利用学生身边的实际

5、案例讲授思想道德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德育工作的开展应灵活采用多种方式,比如座谈会、讲座等,在寓教于乐中激发学生自主思考,使实际事例可以触动学生内心,加强德育内化。其次,学校应促进德育与其他学科的有效结合,各任课教师均应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尤其在语文、地理以及历史学科中,教师应挖掘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贯彻落实社会公德教育,使学生在提升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德育。最后应重视中学生的养成教育,在小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实施德育行为。2.利用心理辅导,健全学生人格教师应在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基础上,有效研究中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变化规律,尽早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进行有

6、针对性的预防与管理。同时,学校还应强化心理素质训练,促使学生有效控制自身情绪,以更好地适应恶劣环境。教育工作者应认真分析中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在进行整体教育的基础上重视个别引导,切实帮助中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与处事态度。首先,学校应为中学生创造健康和谐的心理环境,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教师应公平对待每名学生,评价时不能仅看重学习成绩,应加倍关心家庭困难或成绩差的学生,并鼓励性格内向的学生多与同学、教师交流,为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学校应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现状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不但需要教授科学文化知识,重视智育,还应提升学生的

7、心理素质水平。学校应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为中学生全面讲解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定期邀请心理专家参与课堂讲解,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最后是建立网络匿名留言板或心里话信箱,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如果学生不能及时表达出想法,将很多事情埋在心底,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心理问题。由此,学校应在校园中设立心里话信箱,为学生提供倾诉内心世界的平台。学校应安排具备心理知识的教师担任信箱信件的接收人,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及交流。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采用网络匿名留言的方法,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回复,为学生与教师搭建沟通的平台,使专业的心理教师可以在考

8、虑学生内心想法的基础上给予其真诚的帮助,使其重新走上健康的道路。3.提高农村家庭德育水平第一,家庭应具备和谐氛围,为中学生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多数农村家庭的父母想外出打工,其实应考虑尽量留母亲在家中照顾孩子,且即便父母都在外打工,也应经常回来看望孩子,为孩子提供和谐的家庭环境与浓厚的爱,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应减少惩罚,为孩子营造民主宽松的环境,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充分了解其内心世界,利用文明的谈吐与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家长还应与孩子经常共同参加相关的文化与实践活动,比如逛书店、观看文艺节目等,在开阔孩子眼界的基础上提升其文化素养水平。父母还可以引

9、导孩子进行必要的劳动,比如帮助父母下田干活或者在家中做家务等,使其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激发学习动力。第二,家长应采用科学的家教方法,教育孩子文明礼貌待人。家長要改变唯成绩论的传统理念,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不能对孩子施加太大的学习压力。在教育方面,家长应遵循民主原则,利用民主投票的方法共同商讨事情的解决措施,促进与孩子的心灵沟通,利用理智教育孩子,使其学会尊重他人,养成自信、自立的优良品质。家长应多给予孩子正面表扬,使孩子正确认识对错,掌握处事方法。第三,应办好家长学校。农村部分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虽然其也希望利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学生,但受自身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无法有效实施。所以,学校应开办家长

10、学校,对家长进行系统化的引导,以切实提升农村中学生家长的素质水平,增强教育效果。相关政府部门还应免费举办各种家长培训与辅导活动,使中学生的家长可以学习更多先进的家教经验,真正解决学生的教育问题。中学生的模仿意识较强,家长应做到言传身教,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在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基础上,为孩子做出良好表率。4.优化农村的社会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教育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变,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相关部门也应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优化农村的社会环境,为中学生提供良好的德育模式。第一,应加大力度,净化农村的网络传媒市场,相关政府部门应认真监管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坚持不

11、懈地开展扫黄、打非等工作,坚决查处色情、暴力或封建迷信的出版物,强化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相关部门应根据严格的审查步骤,核查未成年人的游戏软件内容,及时查处和销毁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的有害内容,还应注重引进优秀的文化产品,杜绝有害文化的侵入。当前我国农村的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依然存在不足之处,中学生依然会在广播、电视、网络以及报纸等媒体上接触不健康的内容,给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对此,各种大众媒体应重视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各县电视台应确保少儿频道充满正能量,并保证电视内容的趣味性与教育性。偏远地区的电视台也应创造条件,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电视节目。同时,还应强化网络监管力度,建

12、设绿色网络,有效屏蔽对中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的网页内容。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学校周边网吧的监管力度,控制农村中学生的上网时间及浏览的网页,清除一切不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容。除此之外,学校应重视文化建设,引导农村中学生多读好书,加大对未成年人报纸、期刊的购入力度,尽量开阔学生的眼界,提升其核心素养。第二,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改变以往农村学校的陋习。家长应利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习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相关部门应多组织“送技术知识到田间地头”的活动,主动宣传封建迷信思想的危害,并加大对迷信活动的打击力度,使农民形成正确的行为理念,做到以理服人,用事实说话,对中学生产生良性影响。除此之外,相关管理机构

13、还应制定村民公约与道德规范条例,有效约束农民的言行。乡党委与村委会应选出模范典型,不断净化农村的社会风气,强化对农民的知识培训工作,使其掌握更多的科学技术,改变赌博、偷鸡摸狗的,在为家乡建设出力的基础上,成为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榜样。总而言之,农村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全民族的希望,对此,国家应充分重视其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实际教学时,学校应全面了解农村中学生的道德品质现状,采用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不断改进教育工作,为中学生营造健康的成长氛围,从而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综合型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欧阳锡石,黄友堂,杨禄,刘振华,伍鸿斌,彭少华.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探讨A. 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三卷)C. 2018:618-621.2 周成贵. 农村中学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32):275-276.3 盖红灵. 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文学教育(中), 2014(5):146.(责任编辑 黄 晓)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