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单元整合 (13)

上传人:秦** 文档编号:219381508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0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单元整合 (13)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单元整合 (13)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单元整合 (13)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单元整合 (13)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单元整合 (13)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单元整合 (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单元整合 (13)(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高效复习 第九单元纵向贯通:新中国成立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主要经济政策或制度类别时间背景内容影响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人民政权需要巩固;保证工业化建设顺利进行;需要发展农业没收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平均分配土地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稳定物价和统一财政经济19491950年国家财政困难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年国民经济已经恢复;建立社会主义

2、制度的需要;为工业化建设开辟道路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公私合营等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大跃进”运动1958年“左”倾冒进思想的影响;赶超英美的思想大炼钢铁;“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造成资源浪费;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至改革开放初期“左”倾冒进思想的影响;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化程度越高越好将工、农、商、学、兵集中起来,形成大集体;实行平均主义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农业长期落后类别时间背景内容影响国民经济调整19601965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业生产;经济困难实行“调整、巩固、充实、

3、提高”的方针;调整国家各项事业恢复了农业生产;工农业都有所发展国民经济整顿1972年和1975年“文化大革命”导致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恢复国民经济的需要周恩来、邓小平先后领导进行了各方面的整顿,批判极“左”思潮各项工作出现转机,经济形势有了明显好转【思维特训】 (2021衡水模拟)如表是“三五”计划、“四三方案”的主要内容摘录。由此可见,“四三方案”()方案制定时间内容“三五”计划1965年基本建设投资中,从行业来看,重工业、国防工业、交通运输业共628亿,比例占74%,轻工业37.5亿,占4.4%;从地区来看,中西部三线建设总投资360亿元,占42%“四三方案”1973年从西方国家引进26

4、套技术设备,化肥和轻纺工业用汇占总额的50.7%,冶金及能源各占20%左右,大部分项目放在沿海沿江地区A.强调工业的区域均衡布局B.注重人民生活的改善C.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技术D.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解析】选B。从表格内容可知,“三五”计划主要投资于重工业、国防工业、交通运输业,而“四三方案”中化肥和轻纺工业用汇占总额的50.7%,表明当时经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关注民众生活的改善,故B正确;从投资地区分布来看,“三五”计划更加强调工业的区域均衡布局,“四三方案”更多从经济结构角度考虑,排除A;“一五”计划时期就已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技术,排除C;当时项目主要是考虑国内经济需求,不是发展外向型经济,

5、排除D。【拓展延伸】在新中国成立后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这段历史中,中国共产党在进行经济建设中成就与失误1.成就:(1)新中国成立之初进行经济调整,大力恢复发展国民经济,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2) 1953年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之后进行“一五”计划,使我国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开辟了道路。(3) 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指出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党的主要任务,促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4) 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到1962年,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城乡人民生活有所改善。2.失误:发动了“大跃进”、人

6、民公社化运动; 19661976年发动了“文化大革命”。纵向贯通: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关系时期地位发展历程1949-1956年外交奠基 (1)外交方针: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2)外交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953年)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为新中国开创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3)步入国际舞台:日内瓦会议(1954年)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4)亚非友谊:万隆会议(1955年)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和友谊20世纪70年代外

7、交突破 (1)扬眉吐气: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中国外交战线的重大胜利(2)跨洋握手: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3)冰释雪融: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对于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意义【思维特训】下列不同年代新中国建交国家数目统计示意图中,反映20世纪60年代末建交状况的是()【解析】选B。1960年9月28日,中国与美洲社会主义国家古巴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确认建交。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和非洲老一辈政治家共同开启了中非关系新纪元。从那时起,中非人民在反殖反帝、争取

8、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在发展振兴的道路上,相互支持、真诚合作,故选B。A中与欧洲国家建交只有四国,与历史上各个时期都不符,排除A; C是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后,排除C; D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排除D。横向比较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的异同项目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不同点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阶级本质人民民主专政资产阶级专政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三权分立政党在政权中的活动方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两党制或多党制相同点(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议会制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都是一种代议制(2)都是定期选举产生代表或议员的

9、间接民主形式【思维特训】1954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当天交付全国人民讨论并征求意见。全国参加讨论的多达1.5亿人,提出 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宪法起草委员会采纳吸收其中的100多条。这一过程()A.初步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B.满足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C.奠定了新中国民主建设的基础D.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解析】选B。从“全国参加讨论的多达1.5亿人”,可知这一过程满足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故B正确。横向比较二: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与国际形势的关系阶段外交政策背景联苏反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世纪50年代)“一边倒”的外交战略(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2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根据当时的国际环境和中国民主革命的经验教训,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苏反美 (20世纪60年代)“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战略(1)苏联对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动荡、分化(2)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第三世界崛起联美遏苏 (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战略(1)美苏冷战,苏攻美守,美国调整对外政策,积极谋求改善中美关系,以遏制苏联(2)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战略思想全面发展对外友好关系(新时期外交)“全方位”外交的新战略(1) 美苏冷战互有攻守,美苏冷战结束(2)西欧、日本第三世界国家的力量发展迅速【思维特训】毛泽东说:“两霸,我们总要争取一

11、霸,不能两面作战。”周恩来说:“这一突破使世界上的国家都愿意跟我们来往了收获就在这里。”两人话题的核心是指()A.中苏建立同盟关系B.中国重返联合国C.中美关系缓和D.中日邦交正常化【解析】选C。根据“这一突破使世界上的国家都愿意跟我们来往了”可以推断材料应指资本主义国家,故A错误;根据“两霸,我们总要争取一霸”可见其突出与大国的关系,故B错误;根据“两霸,我们总要争取一霸,不能两面作战”“这一突破使世界上的国家都愿意跟我们来往了”可以判断主要得益于中美关系缓和,故C正确;日本不是资本主义的头号霸主,故D错误。【拔高训练】下表为新中国和其他国家建交时间()时间1964.1.271970.10.

12、131972.3.131972.10.111972.9.291972.12.211979.1.1建交国法国加拿大英国联邦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美国A.中法建交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B.重返联合国推动中国外交政策调整C.国际形势的变化影响中国外交决策D.中苏关系的恶化直接促成中美建交【解析】选C。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是中美两国国家利益的需要,而不是由于中法建交,故排除A;表格中无法体现重返联合国对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推动,故排除B;根据表格内容可知,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与越来越多的资本主义阵营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国际形势的变化影响了中国的外交决策,故选C;中苏关系的恶化推动了中美建交,而不是直接促成中美建交,故排除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