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乡土历史课堂教学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18632538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5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理念下的乡土历史课堂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乡土历史课堂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乡土历史课堂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乡土历史课堂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的乡土历史课堂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理念下的乡土历史课堂教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理念下的乡土历史教学金沙一中历史教研组张国生新课程理念的基本要求是基础教育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为 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具体要求为: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体系 设置应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教材应有趣味性、科学性;教学过程体 现学生的参与性;教学方式多样性,评价体系的发展性。普通高中 历史课程标准也明文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 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 学生主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这反映了新课程标准与新理念内在 木质的一致性,体现了当代教育改革与吋俱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 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

2、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切实贯彻新理念呢?最关键的一环是课堂教 学紧密联系本地社会生产、主活实际。而乡土历史的教学正好把两者 紧密联系。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掘乡土史料的相关内容进行积极主动、 生动活泼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历 史对他们的发展终身有用。本文主要探讨乡土历史教学中如何结合实 际充分发挥其优势,贯彻教育新理念。、与时俱进,更新内容,体现新课程开放性、综合性由于出版、修订等方面的原因,乡土历史教材一般都滞后于发展 状况,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当时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删减过 时、陈I口的内容,增加最新发展信息及

3、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 使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实际相联系,与学生的直观感受相呼应。课堂 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切身感受与体验出发,了解家乡经济建设、文化建 设、环境变化等重大问题,感受身边的历史,激发学生学习乡土历史 的兴趣。经济建设是乡土历史中发展变化最快的内容,如城市规划、 交通设施改善、水利枢纽建设等方面,这些内容与学生密切关联,也 最能反映家乡历史的变迁,教学中就应该及时增加这一方面的内容, 让今昔的鲜明对比深深印入学生脑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 发他们为家乡建设成就而自豪的情感,也激发他们对家乡建设的密切 关注,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 豪情。二、联系

4、实际,贴近生活,促进情感共鸣乡土历史是学生的“课本知识”向“生活知识”过渡的桥梁,它 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感受和经验紧密相连,能够激发起绝大多数学生的 好奇心和求知欲。乡土历史还能扩展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加他们对家 乡的感知,为家乡而自豪,激起他们的爱乡之情乃至爱国之心,从而 真正做到历史课堂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乡土历史教学如何做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呢?首先应组织学生 进行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乡土历史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可供学生进行 实践。乡土历史是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有效载体,应把乡土历史作为综 合性学习的载体,指导学生走出教室,对周边的文物、古迹、名胜、 建筑、石刻等参观、调查、走访,让学生在实践中

5、通过搜集资料,运 用掌握的历史知识和技能进行探究性学习,把乡土历史的课堂扩展到 广阔的社会天地中。通过实践,学生既学会了搜集相关历史信息,获 得直接的情感体验,又有了丰富的感性知识,从而激发他们学好历史 学科的兴趣。其次: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信息交流,共同探究。由于社 会环境的不同,学生个体、素质的差异等因素,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 的知识零散而片面,需要在课堂上相互交流,组织提炼,使之系统化。 这就耍求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实践紧密衔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 用。教师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搜集到的资料展开讨论,让学 生自主交流信息,合作解决问题。教师可从交通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 的关系设计问题,也可从

6、古建筑、石刻、墓葬等与当地民俗、文化、 经济发展等设计问题。这一类问题具有开放性、扩展性、想象性,有 助于学生将对家乡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学 以致用的能力。这样的学习能让学生充分感受“身边的历史”,从而 激发他们内心的自豪感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豪情,达到情感上的 共鸣。三、淡化知识点,注重培养学生历史综合思维能力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全面反映一个地区、国家、民族 的发展变化。但新理念下的乡土历史教学知识点的记忆已不是课堂教 学的重点,教材中的年代、数据、名称等只向学生作简单介绍,告诉 学生如果需要时怎样去查即可。教学的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综合运用 所收集的文学资料、

7、图片、走访记录等去认识分析历史的变迁对文化、 经济、环境、民俗等的影响,培养学生多层面、多角度,综合分析的 历史思维能力。比如有关交通发展,不需要学生去死记诸如高速公路、 铁路等名称和数,而是将其作为学生熟悉当地交通的着眼点,以此引 导学生思考交勇与出行、交通与居住、交通与地方发展,与环境之间 的思考和探讨,帮助学生形成综合性的历史思维习惯。四、对学生的评价重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 践乡土历史教学对学生的评价不是看学生记住多少内容,考了多少 分,而是关注学生课前的实践活动和课堂交流、讨论;运用材料发现 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对家乡 的情感态度等。

8、学生学习结果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呈现,让学生以自己 最擅长的方式展现自己学习成果。长于演讲者可以口头表达,长于写 作者可用文字表达,长于动手者可自制模型,教师尽量鼓励学生各展 所长。对学生成果要指出不足但以表扬、鼓励为主,保护学生学习上 的主动性,实践上的积极性。同时适当张扬学生个性,胆大者让其畅 所欲言,腼腆者让其用文字表达,或老师代为叙述等,使学生感到自 己的研究成果得到认同,受到重视,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前的实践 和课内的讨论。总之,乡土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开放性、实践性、综 合性,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和学生感受,以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开展丰 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爱祖国、 爱家乡的情感,贯彻落实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