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个商学院》的参考读后感10篇

上传人:u**** 文档编号:218631547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是个商学院》的参考读后感1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历史是个商学院》的参考读后感1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历史是个商学院》的参考读后感1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历史是个商学院》的参考读后感1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历史是个商学院》的参考读后感1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是个商学院》的参考读后感1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是个商学院》的参考读后感10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是个商学院的参考读后感10篇历史是个商学院是一本由张晓刚 (Ed Zhang)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392图书,本书定价:38.80元,页数:2020-1-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历史是个商学院读后感(一):机场各大专柜有受很好奇的一本书,名字噱头取得足。似乎作者是有多年经商经验的人来“老生常谈”,外加上一代“生意人”在大时代背景下来不及去思考造成严重的心里匮乏急于想填充一点“通识”,所以有可能这本书会出现在各大机场的书店内哈哈哈。历史是个商学院读后感(二):值得一读,历史从来没有眼泪很多时候,和人讨论起如今的商业环境,说实话生意没有大到一定

2、程度的话,还是很少能和政治挂上钩的,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时间里还算是公平的,即便需要人脉,也是各凭本事来做事的。所以成王败寇也没有可以非议的。之所以推荐这本书,就是感觉作者本身应该也是在商场中人。读起来还算是酣畅淋漓。历史是个商学院读后感(三):文史参半确实满篇都是诗词,雕绘满眼,作为史学类书籍很不合适,而且往往还没什么关联。但作者的诗词素养确实挺高的啦,这点表示佩服。 喜欢并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当中很多观点很足以让人留意的,我就是在图书馆里随便翻翻就手不释卷了。 我是物理学专业的,所交往的也都是传统专业的居多,能很明显感觉到他们的思想很守旧,不愿意也不懂得打破自己的知识,这让我非常反感。这本书

3、许多观点,用商学、管理学来解读历史,挺让人耳目一新的。历史是个商学院读后感(四):树木与森林孰重历史是一个大筐,什么东西都想往里面装的话只能造成华而不实。 对于此书,买之前有种期待:中国二千年的悠久历史足以消熔一切附会之说,没有入木三分的深刻只能让读者雾里看花,读无所剩。作者既然选择在历史与商学院之间作桥接,两者如何结合关系我到对书的评价。 对同一历史事件,有些人用一个说法,似乎观点总在变化,那是因为他抓住每件事的主要矛盾,忽略其他次要因素(适合于事后分析,因为已知道次要因素不会影响到结局的变化);有些人用一套说法“大标准下包含小标准,要求面面俱到),用框架来从头到尾来分析,这种做法最大的弊病

4、是泛泛而谈,容易“见了森林丢了树木”,找不到通向成功的核心要素。影响所有事物的因素是复杂的,但同类事件的影响因素却可以为人所控制。在高水平的人来看,上述两种做法其实一个样,关键在于“手中无剑,心中有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利用框架来提示自己全面关注,同时不困于此,而是在分析过程中不断检验框架的合理性,是否有所补充或者新发现。平时我们接受的是别人给我们的最终观点,而忽视背后的”分析综合“过程(反复在脑子推演有利于形成条件反射,这才是书的价值所在),导致无法以历为鉴,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面对新的问题无从下手,甚至在短时间被迫决策时作出错误行为。 全书的内容在自序中交待清楚,先是提出中国社会三大组织原型

5、:帝国、家庭经济和军队,接谈战略、领导力、人的管理和学习,最后是营销。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全局观,接下来在正文各章节中,作者举例适合主题分析的历史典故(如刘邦、王安石等),应该说限于篇幅、语言功底,分析一般,蜻蜓点水式点评。这种层次还谈不让读者学以致用,甚至有让人误读的可能。作者在每个案例中只点出他认为的关键因素(附会到所在主题),而不谈关于案例里面的其它现实条件。为什么孙子兵法里面不厌其烦地谈到粮草、车马、地等细节,因为这些都是管理者不能避免的考量。延伸到现在企业管理,一个高层如果忽视团队里的关系博弈、资源、员工等,则无法顺利开展工作,而在当前的出版业中关于管理案例的分析中,背景交待总是含糊

6、不清,避而不谈,反而对改革成绩大书特书,企图让读者望梅止渴。在这层意义上,所谓的”商学院“其实是“水煮会”,究其原因,是作者驾驭不了”历史“这一题材,要让思想深刻,得分析透彻、精细,魔鬼出细节;少用文学式语言,文学语言充其量是点缀,而非主角;不要把范围铺得太大,能把两三个历史案例细细分析,既有细节,又有大局就足了。 最后说说优点,其一是作者确实对唐诗有所感悟,对照主题可谓信手拈来,应时应景(其实这是一本”唐诗是个商学院“);其二是诗词、外语词和相关理论在书中都有注解,从中可一窥作者的思想素材。 历史是个商学院读后感(五):军事化管理与小农式经济常常有人说,外国的企业运作方式往往看上去很美,一旦

7、移植到中国,往往就会走样。经济学家或企业家在分析的时候,往往将之归结为“文化差异”,却没有人能精确的说明,是什么样的文化差异造成如此大的差距,正如人类学家也难以回答为什么不同人种的肤色和头发会截然不同一样。在这本历史是个商学院中,张晓刚先生将在美国学习期间的心得,与读中国历史的感受加以印证,试图从不同侧面来表现中国企业发展和兴亡成败的真相。在他看来,中国的大企业,经常有大一统帝国的架势,而小企业,很少能跳出小农经济的运营模式。所以,大企业往往会比较专制,采用军事化管理,而小企业,则往往是自给自足、随机应变、自得其乐。所以,中国人的经商智慧,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就有记述,而其后流传至欧洲,影响并催

8、生了国富论的诞生。 以上这些结论,或许是近二十年中国经济崛起的一个尝试性的理论总结,换句话说,美国人的实用主义,在中国的孔子那里,就已经成型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从春秋战国到秦始皇一统天下,其实是小企业式微而大企业雄起的过程,也是军事化管理取代了小农式的自给自足的过程,取而代之的是,国家集中人力物力做起了大的工程比如修长城、建阿房宫、统一度量衡等等,而小农经济瓦解后的民不聊生,也很快促生了秦帝国的衰亡。其后隋炀帝开凿运河,也是同样的结局。到了唐代以后,统治者日渐意识到民生为根本,不再搞这些大工程、提倡无为而治。然而,到了晚清末年,中国在甲午海战中被日本打得大败,其原因正在于,日本虽然国小力微,但

9、全民捐款集中力量发展军事,靠“以战养战”而称雄于亚洲。 所以,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领导人便意识到,只有集中力量进行军事化管理,做大工程,新中国才能在强敌环伺的情况生存下来,才不至于被远比日本凶悍更多的美苏争霸所吞没,因此,一穷二白的时候,我们拥有了“两弹一星”,建起了完整的工业和水利体系,希望能通过“大跃进”的方式来摆脱当时的险境。而由此带来的小农经济的破产,则使得成千上万的人在灾荒中丧失了生命,国民经济几近崩溃。所以,处理好现代化大企业和小农经济这两种企业形态,一直都是领导人和企业家思考的主要问题。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全世界都承认了中国的经济奇迹,这其中,与“抓大放小”的策略有直接关系,在

10、某种程度上,“放小”的策略更是激活了民间的创造激情,使得民营经济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小企业所采用的以市场导向为主,见风使舵或曰灵活机动,如同狼图腾中的“群狼”,采用的是亮剑中的不讲规则、上来就打的方式,的确是中国经济目前最有活力的部分,然而,类似于高铁、大飞机、航母、生物制药、节能环保、云计算等需要技术突破、商业模式升级的产业来说,依靠小企业彼此合作,显然不可能成功,换句话说,造枪的人再多,联合在一起也做不了导弹。高新技术的突破和产业革命的爆发,所需要的组织架构和人员分工的专业程度,以及复杂的盈利模式和精细的数据分析,都不是小企业目前所能掌握和操作得了的。在这点上,采用军事化管理方式、能调动更多

11、资源、有全局眼光的大企业才更有优势。 中国最引以为自豪的是四大发明,然而,我们最早发明了火药、最早掌握了炼铁的技术,却被欧洲人将这两样技术合并起来的洋枪洋炮打得一败涂地,我们最早发明了指南针、最早造大船远渡大洋,但却在英法的铁甲兵轮里签署了不平等条约,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我们却是在进口古登堡印刷机后才开始了现代意义上的大众教育。再看今天的电子书项目,美国的亚马逊公司一家将阅读硬件、阅读软件、版权集成、销售平台、支付方式、版权保护、原创平台全部开发完毕,从而一举获得商业上的成功,苹果公司用互联网的模式将硬件制造、软件销售平台、影视、音乐、书报刊进行全面改造,同样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而这些成功项

12、目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中国公司在尝试,但是没有一家公司将其集成起来,所以也就无一例外的都失败了。最新的一份创业调查报告显示,中美80后的创业案例中,中国的80后集中在互联网尤其是淘宝的销售平台,无论创新程度及其范围,都与美国同龄人不可同日而语。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是乔布斯在美国年轻人中口耳相传的口号,而中国的年轻人,还是希望如同史玉柱一样只要能赚钱,不要问我销售的是什么。 然而,“抓大”的效果又如何呢?中国目前的国有垄断集团,基本上都是在国内独一无二(主要原因在于政策保护和专营),但一旦走出去,其竞争力还不如一些中小企业在某些小商品制造领域,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说到底,中国的大企业是典型的“大

13、而不强”,是依靠政府的力量才勉强做到“大而不倒”。和美国走向衰退的大企业一样,一直患有比较严重的“大企业病”,或者直接说,就是官僚作风、内耗严重, 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而且,由于其国有性质,人员变动也很困难,大企业的集成优势不明显,这其中,有体制的原因,更重要的,还是在于国人对科技创新的热情及其能力,比起在传播政治八卦和探究社会不平等的现象要差很多很多。近几年,依靠国外资本的扶持,做大并成功上市的民营企业,不在少数,而重视科技创新,同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企业,屈指可数。充斥在各大公司员工饭桌上的话题,几乎都是人事斗争和花边新闻。而这一点,靠道德说教,靠宣传鼓励,靠物质刺激,都难以有大的转变

14、。不要说历史上的朝代“其兴也勃焉,其亡也乎焉”,民营企业苦恼于“富二代”的“接班”问题,不就是“中国特色”的最明显体现吗?历史是个商学院读后感(六):商场如战场,读史以安魂 肖知兴在常识与管理一书的序言中说过这样一句话,管理不是什么火箭科学(It is not rocket science!),不过是对常识的一些整理和加工。换言之,管理处理的仍然是人与人,人群与人群,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与道理,关于此,太阳底下并无新事。 历史是个商学院这本书的定位巧就巧在,它的难能可贵不在于“说了什么”,而在于“如何说”,其着力之处,并不在于对管理的内在逻辑做进一步的厘清,而在于选用了一种新的表达语体。论点还

15、是那个论点,但论据变了,语言变了。例如还是那个“彼得原理”,作者的论据与语言就变成了彼得原理与马仔政治:唐玄宗重用俗吏的代价。 这本书的作者张晓刚,以前我没怎么听说过。但这个人很有意思,一方面他偏爱历史、政治、哲学;另一方面长期从事的是经济、管理;同时,他还是个媒体人。这大致导致了这本书的三个特点:情怀、理论和见识。 关于情怀,如此书的序言听,是谁在唱歌?中的两段: 当“心合意同,谋无不成”的一年过去,你面对全体员工宣读捷报的时候,是不是也感到在亲历“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的场景? 但是,在遭遇挫折又不得不将打碎的牙齿咽下肚的时候,是不是也有人会提醒你“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16、”? 历史是个商学院这本书的语言很有特点,不仅小段小段夹叙夹议的历史,而且整段整段诗词歌赋的抒情,作者是个历史迷,更是个古典文学爱好者。作者在结尾中透露,这本书的写作周期只有半年,看得出是厚积薄发之作,也是激情燃烧之作。都说“阅读是与作者的对话”,读这本的感觉,就像是与作者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关于理论,如此书宋神宗和王安石的变法之路为何没走通之二中的论述: 一个领导力上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每每误以为专业知识可代替领导才华,让专家挂帅,而不是让有领导才能的人挂帅;而挂帅的专家,又往往误以为只要能作出失效,就无须与团队成员再费口舌进行交流。要克服这个问题,就必然选用具有人际关系协调才能的人来主持项目,以促进组织内部的交流和协作。 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