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之轨迹方程的求法(共22页)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217184826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锥曲线之轨迹方程的求法(共2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圆锥曲线之轨迹方程的求法(共2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圆锥曲线之轨迹方程的求法(共2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圆锥曲线之轨迹方程的求法(共22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圆锥曲线之轨迹方程的求法(共22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圆锥曲线之轨迹方程的求法(共2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锥曲线之轨迹方程的求法(共22页)(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圆锥曲线之轨迹方程的求法(一) (制卷:周芳明)【复习目标】 1. 了解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掌握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 2. 会用直接法、定义法、相关点法(坐标代换法)求方程。【基础练习】1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的动点的轨迹方程是( ) A B C D2已知点的坐标满足,则动点P的轨迹是( ) A椭圆 B双曲线 C两条射线 D以上都不对3设定点、,动点满足条件,则点P的轨迹( ) A椭圆 B线段 C. 不存在 D椭圆或线段4动点P与定点、的连线的斜率之积为,则点的轨迹方程为_.【例题精选】一、 直接法求曲线方程根据题目条件,直译为关于动点的几何关系,再利用解析几何有关

2、公式(两点距离公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夹角公式等)进行整理、化简。即把这种关系“翻译”成含x,y的等式就得到曲线的轨迹方程了。例1已知中,试求点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图形.练习:已知两点M(-1,0)、N(1,0),且点P使,成公差小于零的等差数列。点P的轨迹是什么曲线?二定义法若动点轨迹满足已知曲线的定义,可先设定方程,再确定其中的基本量,求出动点的轨迹方程。例1C:内部一点与圆周上动点Q连线AQ的中垂线交CQ于P,求点P的轨迹方程.例2设动点到定点的距离比它到y轴的距离大。记点P的轨迹为曲线C求点P的轨迹方程;练习若动圆与圆相外切,且与直线相切,则动圆圆心轨迹方程是 .三代入法有些问

3、题中,其动点满足的条件不便用等式列出,但动点是随着另一动点(称之为相关点)而运动的。如果相关点所满足的条件是明显的,或是可分析,这时我们可以用动点坐标表示相关点坐标,根据相关点所满足的方程即可求得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的方法叫做相关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极常用的方法,连续好几年高考都考查。例1、已知定点A ( 3, 0 ),P是圆x 2 + y 2 = 1上的动点,AOP的平分线交AP于M,求M点的轨迹。例2、如图所示,已知P(4,0)是圆x2+y2=36内的一点,A、B是圆上两动点,且满足APB=90,求矩形APBQ的顶点Q的轨迹方程. 针对练习一、客观题1平面内到点、距离之和为的点的轨迹

4、为( ) A椭圆 B一条射线 C两条射线 D一条线段2平面上动点到定点的距离比到轴的距离大,则动点的轨迹方程为( )A B C或 D或3已知抛物线的方程为,且抛物线上各点与焦点距离的最小值为2, 若点M在此抛物线上运动, 点N与点M关于点A(1, 1)对称, 则点N的轨迹方程为( )A B C D4动点P在抛物线上移动,则点P与点连线中点M轨迹方程是_.5一动点P到点F(2,0)的距离比它到y轴的距离大2,则点P的轨迹方程是 .二、解答题6动圆M过定点P(4,0),且与圆C:x2 + y28x = 0相切,求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7已知抛物线= x+1,定点A(3,1)、B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

5、,点P在线段AB上,且有BPPA =12,当B点在抛物线上变动时,求点P的轨迹方程8.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点在直线上,数列bn满足,b3=11,且bn的前9项和为153.(1)求数列an和bn的通项公式;(2)设,记数列cn的前n项和为Tn,求使不等式对一切nN*都成立的最大正整数k的值19.(本题满分14分) 已知点C(1,0),点A、B是O: x2+y2=9上任意两个不同的点,且满足,设P为弦AB的中点。 (1)求点P的轨迹T的方程; (2)试探究在轨迹T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它到直线x=-1的距离恰好等于到点C的距离?若存在,求出这样的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0、(本题满分

6、14分) 过点作直线交圆M:于点B、C,在BC上取一点P,使P点满足:,(1)求点P的轨迹方程;(2)若(1)的轨迹交圆M于点R、S,求面积的最大值。一、知识概要:1. 定义法: 若动点轨迹满足已知曲线的定义,可先设定方程,再确定其中的基本量,求出动点的轨迹方程。2. 直接法:根据题目条件,直译为关于动点的几何关系,再利用解析几何有关公式(两点距离公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夹角公式等)进行整理、化简。即把这种关系“翻译”成含x,y的等式就得到曲线的轨迹方程了。二、基本训练:1、已知ABC的一边BC的长为6,周长为16,则顶点A的轨迹是什么?答: . 2、若, 则点M的轨迹方程是 . (注意区别轨

7、迹与轨迹方程两概念)三、例题:例1、两根杆分别绕着定点A和B (AB = 2a) 在平面内转动,并且转动时两杆保持相互垂直,求两杆交点的轨迹方程.例3、过点,作直线l交双曲线于A、B不同两点,已知。(1)、求点P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曲线。(2)、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使若存在,求出l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1)、设直线l的方程为,代入得,当时,设,则,设,由,则,解之得 再将代入得(1)当时,满足(1)式;当斜率不存在是,易知满足(1)式,故所求轨迹方程为,其轨迹为双曲线;当时,l与双曲线只有一个交点,不满足题意。(2),所以平行四边形OAPB为矩形,OAPB为矩形的充要条件是

8、,即。当不存在时,A、B坐标分别为,不满足上式。又化简得:,此方程无实数解,故不存直线l使OAPB为矩形。点评:平面向量和平面解析几何是新老教材的结合点,也是近几年高考常考查的热点,解此类题应注重从向量积的定义和向量的加减法的运算入手,还应该尽量联系向量与解析几何的共同点,综合运用解析几何知识和技巧,使问题有效解决。课外作业:1已知椭圆的焦点是F1、F2,P是椭圆上的一个动点,如果延长F1P到Q,使得|PQ|=|PF2|,那么动点Q的轨迹是( )A 圆B. 椭圆C. 双曲线的一支D. 抛物线2如图,已知圆B:(x+1)2+y2=16及点A(1,0),C为圆B上任意一点,则线段AC的垂直平分l与

9、线段CB的交点P的轨迹方程是 .3已知,A(3,0),B(-3,0),且三边长|AC|、|AB|、|BC|依次成等差数列,则顶点C的轨迹方程是 .6*ABC中,A为动点,B、C为定点,B(,0),C(,0),且满足条件sinCsinB=sinA,则动点A的轨迹方程为 .8 (06全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有一个以和为焦点、离心率为的椭圆,设椭圆在第一象限的部分为曲线C,动点P在C上,C在点P处的切线与x, y轴的交点分别为A、B,且向量。求点M的轨迹方程.9如图, 过A(-1,0),斜率为k的直线l与抛物线C:交于P、Q两点,若曲线C的焦点F与P、Q、R三点按图中顺序构成平行四边形,求点

10、R的轨迹方程。一、知识概要:代入法(相关点法)有些问题中,其动点满足的条件不便用等式列出,但动点是随着另一动点(称之为相关点)而运动的。如果相关点所满足的条件是明显的,或是可分析,这时我们可以用动点坐标表示相关点坐标,根据相关点所满足的方程即可求得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的方法叫做相关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极常用的方法,连续好几年高考都考查。二、基本训练:1、双曲线有动点P,F1, F2是曲线的两个焦点,求PF1F2的重心M的轨迹方程。例2、已知定点A ( 3, 0 ),P是圆x 2 + y 2 = 1上的动点,AOP的平分线交AP于M,求M点的轨迹。解:如图,设M ( x , y )、P (

11、 x 1 , y 1 )。由于OM平分AOP,故M分AP的比为: = = 3 由定比分点公式,得, 即,由于x 1 2 + y 1 2 = 1, 故 ,即 。 故所求轨迹是以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例3、如图所示,已知P(4,0)是圆x2+y2=36内的一点,A、B是圆上两动点,且满足APB=90,求矩形APBQ的顶点Q的轨迹方程. 错解分析: 欲求Q的轨迹方程,应先求R的轨迹方程,若学生思考不深刻,发现不了问题的实质,很难解决此题 技巧与方法: 对某些较复杂的探求轨迹方程的问题,可先确定一个较易于求得的点的轨迹方程,再以此点作为主动点,所求的轨迹上的点为相关点,求得轨迹方程。 解 设AB的中点

12、为R,坐标为(x,y),则在RtABP中,|AR|=|PR| 又因为R是弦AB的中点,依垂径定理 在RtOAR中,|AR|2=|AO|2|OR|2=36(x2+y2)又|AR|=|PR|=所以有(x4)2+y2=36(x2+y2),即x2+y24x10=0因此点R在一个圆上,而当R在此圆上运动时,Q点即在所求的轨迹上运动 设Q(x,y),R(x1,y1),因为R是PQ的中点,所以x1=,代入方程x2+y24x10=0,得10=0整理得 x2+y2=56,这就是所求的轨迹方程课外作业:1( 01上海) 设P为双曲线y21上一动点,O为坐标原点,M为线段OP的中点,则点M的轨迹方程是 。2若动点P在y =2x2+1上移动,则点P与点Q( 0,-1)连线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 3P在以F1、F2为焦点的双曲线上运动,则F1F2P的重心G的轨迹方程是 。一、知识概要:在求动点轨迹时,有时会出现要求两动曲线交点的轨迹问题,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