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国悲感文化的文学渊源【开题报告】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16701274 上传时间:2021-11-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经:中国悲感文化的文学渊源【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诗经:中国悲感文化的文学渊源【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诗经:中国悲感文化的文学渊源【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诗经:中国悲感文化的文学渊源【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经:中国悲感文化的文学渊源【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中国悲感文化的文学渊源【开题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汉语言文学诗经:中国悲感文化的文学渊源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当前研究动态综述1、张法中国文化与芯剧意识中提到:作为文化意识Z部分的悲剧意识,只要是成熟的都有自己的形态、结构和内容,它的载体是文学艺术。文化的悲剧意识体现在各类文艺体裁中, 由于文化以诗文为文艺的最高价值,在典型地反映悲剧意识上,则为悲诗。悲剧意识一开 始是口常悲剧诗经。两千多年来反复出现的口常悲剧意识几乎都可以在诗经中找到原型。而诗经中的诸悲剧意识能成为一种文化的悲剧模式又赖于后世的接受、充实、丰富。诗经中的 秦风兼葭最早写出了中国文化的追求悲剧意识。2、孙克强、张小平诗经与文化

2、中提到:小雅中更多是批判政治的作品,其作品 人多反映的是厉工、幽工时期有黑暗政治导致的社会动乱和民不聊牛的现实,并由此发岀感慨和批 判,在哀叹之中暗喻这对黑暗政治的批判。哀叹之中蕴含着悲感。3、孙海沙在论中国的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以诗经为个案一文中提到,中国人的悲剧 意识始终是与中国人的理性反思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中国人面对世界,往往采取实践理性把 握的方式去应战自己的对立面,从而达到自由,但由于这种理性实践自由是暂时无法实现的,这种 准自由就产牛悲剧。于是,悲剧意识,作为必然性的一种淸醒体验、-种文化观念上的心理积淀, 在中国表现为不断地理性反思意识,在诗经中辺括形而上追求的反思,向死而牛

3、的反思,和实 践白由过程中的反思三个维度,是一种准白由状态的忧患意识。4、舉明刚中国古代悲感文化略论一文中提到:按照毛诗序的定义,诗经中“风” 有怨刺之义:“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诫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因 此,无论“正风”还是“变风”,都存在大量悲感内蕴。但是,诗经的“变风”、“变雅”则更存 在着更多的悲感。诗经里存在大量悲怨主旨的作晶,是中国文学悲感的主要滥觞。据诗经索引 统计显示,诗经中表示喜、怒、哀、乐四种基本情感的常见词汇中,“忧”字90次;“哀”字28 次伤字作“伤痛”解吋出现15次;“悲”字11次;“怨”字9次。5、王志功在论诗经的哲学精神方向中提出:诗

4、经在敬天、事天的同时开始疑天和责天, 发出了 “视大梦梦”的怨愤之声。在与自然和社会的冲突中,人们不时感觉到祈求犬神的无助和所 叉的愚弄,因而发出了斥问和怨愤的呐喊。6、徐子方悲怨:一个文学史母题中西经典作家的悲感认知及其描述一文中说道:从本 质上说,追求快乐是现实人生的普遍原则。然而,当我们以此来审视作为人类心态直接体现的文学时, 却发现快乐原则在许多场合并未起作用,文学家们人都在尽悄抒发着人生的悲愤和幽怨,其至有人把 悲感作为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从诗经中的变风、变雅到楚辞中的政治怨愤和悲愁基调, 到汉乐府中的悲凉的战乱诗章,从古诗十九首中对人牛倏忽无常的悲吟,到北朝乐府的苍凉咏叹, 此后小

5、晚唐新乐府和李商隐杜荀鹤等人的诗歌,以及整个五代两宋词坛的“幽婉”主思潮。7、温小腾诗经的悲态美初探中提出:诗经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有着悠久的艺术魅 力和深远的影响。翻读诗经,你会感受到上古时代人们浓厚的悲情愁绪,悲天悯人的伟大情怀, 其悲态美学价值不容忽视。这里所说的悲态,是山人生失意的沉痛升华为宇宙人生本体询问的感伤情 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悲感”指人的正常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缺陷性体验所带来的否定性悄绪,即喜、怒、哀、 乐、爱、恶、欲中的负极心理“怒”、“哀”、“恶”及其衍牛感情或相关感情凄、怨、悲、忧、苦等 等。悲感文学在作品数量和感人效果上独领风骚,古代不少杰出文人认为

6、悲感是文学魅力的最高境 界。匈牙利当代著名汉学家弗伦茨托凯认为,在小国古代史诗和抒情诗Z间有一种诗体就是“悲 歌”,以离骚为起源。他说:“芯歌在中国诗歌史上起着一种决定性的作用。屈原诗派的影响比 人们通常所想象的要广泛得多。悲歌不仅是诗歌的一种倾向,而且它是一种恒定不变的倾向, 它的影响深远,在中世纪,尤其是唐代的诗歌里还占优势。唐代人部分诗人都写了这种讽刺诗歌, 而这些诗歌看起來都是具有悲歌的笔调:它们是对死广、厄运、离别等等的怨诉。”按照毛诗序的定义,诗经中“风”有怨刺Z义:“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 诵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因此,无论“正风”还是“变风”,都存在大

7、量悲 感内蕴。但是,诗经的“变风”、“变雅”则更存在着更多的悲感。根据毛诗序“王道衰,礼 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所谓“变”,就是指时世由盛变衰。“变风”、 “变雅”大多是西周中衰以后的作品,相当于“乱世之音”、“亡国之音”,自然比“正风”、“正雅” 具有更多的悲感。诗经里存在大量悲怨主旨的作品,是中国文学悲感的主耍滥觞。据诗经索引 统计显示,诗经中表示喜、怒、哀、乐四利基本情感的常见词汇中,“忧”字90次;“哀”字28 次;“伤”字作“伤痛”解时出现15次;“悲”字11次;“怨”字9次。诗经三百零五篇,超过三分之一的篇目扭合着周人生存的困扰与人生的痛苦,也就是说, 在

8、周人意欲抒发的原始而乂真实的情绪中,山心灵往來冲突所引发的感伤是周人心性中无法压抑的 重耍潜伏,它将是一种真实的充满冲突和骚动的声音带给诗经。这里的悲,点点滴滴在人们tl常 生活的情感Z中,它以渗入人生各个角落的形式,全方位、多层次的展开来。中国人的悲剧意识始 终是与中国人的理性反思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小国人面对世界,往往釆取实践理性把握的方 式去应战自己的对立面,从而达到自由,但由于这种理性实践自由是暂时无法实现的,这种准自由 就产生悲剧。于是,悲剧意识,作为必然性的一种清醍体验、一种文化观念上的心理积淀,在 表现为不断地理性反思意识,在诗经中包括形而上追求的反思,向死而生的反思,和实践

9、自rti 过程中的反思三个维度,是一种准自由状态的忧患意识。作为文化意识之一部分的悲剧意识,只要 是成熟的都有口己的形态、结构和内容,它的载体是文学艺术。中国文化的悲剧意识体现在各类文 艺体裁中,由于中国文化以诗文为文艺的最高价值,在典型地反映悲剧意识上,则为悲诗。中国悲 剧意识一开始是日常悲剧诗经。两千多年来反复出现的LI常悲剧意识几乎都可以在诗经中找 到原型。而诗经中的诸悲剧意识能成为一种文化的悲剧模式乂赖于后世的接受、充实、丰富。诗经中的秦风兼葭最早写出了中国文化的追求悲剧意识。对诗经而言,在将人类的共性悲剧意识建构到巨大历史吋空和丰富社会层面的结合过程中, 它的悲剧性既是终极意义上的,

10、又必然是灌注文化特定政治现实与文化内质的。诗经当中的 悲感來源于人物之悲,社会之悲和心灵之悲。这些悲,点点都滴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情感之中,它渗 入人生各个角落,全方位、多层次地展开來。忧死、忧劳、忧谗、忧位、忧国、忧弃、单恋与思归 等。虽然儿乎每一幅愁容都是在融入普通人的平淡人生,但却也都有撼人心魂的力量。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悲感文化的产牛渊源2、诗经中表现的悲感主题3、诗经作为中国悲感文化的文学渊源的体现所在4、悲感文学对悲感文化产纶的影响(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诗经中关于悲感、悲怨的体现2、诗经对悲感文化的影响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1、确定选题,

11、搜集资料,广泛查阅国内外关于悲感文化和悲感文学的研究成果和观点表述,以及 悲剧意识的相关理论。2、整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拟定提纲,确定论文基本思路和框架。3、撰写初稿,明确观点,将心理学与古代文学研究方法相结合,撰写成文。4、修改论文,在初稿基础上,听取指导老师意见,反复修改,不断完善,最终定稿。参考文献1、孙海沙.论中国的悲剧意识和悲剧梢神以诗经为个案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6. 62、张法.中国文化少悲剧意识.中国人名大学出版社.1989. 13、孙克强/张小平诗经与中国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4、瞿明刚.古代悲感文化略论.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5、王志功

12、.论诗经的哲学精神方向.甘肃社会科学.19946、高楠.中国古代悲剧心理.文艺研究.1993. 17、徐子方.悲怨:一个文学史母题中西经典作家的憑感认知及其描述.徐州师范大学学 报.2006. 78、余祖坤/汤黎.悲怨文淫的文人性格原因探析.重庆工商人学学报.2004. 109、唐莫尧.诗经新注全译.巴蜀书社.199810、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中华书局.1966.411、邱紫华.悲剧精神与民族意识.华中师范人学出版社.1990. 112、李建国.周礼文化与社会风情.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1213、魏河伯.中国古代文学悲剧性特色成因初探14、李清文/李,忐辉.论诗经行役诗的审美特质.学术交流.2003. 1115、温小腾.诗经的悲态美初探.晋中学院学报.2006.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