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的平衡调节》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教学设计以生物学核心素养为指导思想,以课程标准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依据,对人教版版生物教材资源进行了整合,通过探究式教学的尝试与实践,本着有利于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生物知识和方法 ,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促进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化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 ,促进学生生命观念——稳态与平衡观的形成,通过模型建构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培养,将所学知识用于糖尿病的预防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分析“血糖的平衡”人教版版必修3第2章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血糖的平衡调节,教材通血糖与血糖平衡、血糖平衡的调节、糖尿病及其防治让学生体会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2.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通过问题探讨唤起学生对遗传物质的记忆,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观察,获得感性认识,解决血糖的平衡调节过程,让学生体会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自主学习,讨论合作学习,同时通过实验动手观察,对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生物课已经学过有关激素调节的内容,对糖尿病等社会热点有一定的了解又充满好奇心,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新的知识。
学生在必修一学习过有关糖、脂肪等有机物的知识,为这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学生制作过细胞结构模型,对物理模型有一定认识,为这节课模型的建构及模型的转化做好了能力铺垫在本节第一课时,学生通过对“内环境与稳态”的学习,第二课时对“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的学习,对反馈调节和激素调节有了初步了解,但对激素具体如何调节血糖尚不清楚本节就接着引导学生继续探索核心素养目标】1、能描述人体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与前面的神经调节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更为系统的了解生命观念) 2、 能描述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科学思维,为下一步的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3、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血糖平衡调节的具体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严谨的态度)【重点难点】1.重点(1)不同情景下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2)建构血糖平衡调节的概念模型 2.难点(1)建构血糖平衡调节的物理模型; (2)建构血糖平衡调节的概念模型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讲述法等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思路】本节课首先通过播放与糖尿病危害和预防有关的视频,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导入新课。
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学会合作探究问题,学会归纳创新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想学、会学、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真切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和创新的快乐然后通过模型建构完成本节课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最后回到生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糖尿病问题,落实本节课的社会责任人体内血糖调节的过程十分复杂,内容较为抽象,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模型建构的方法,由学生主动探究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但教材中直接给出激素调节的具体过程,学生不能很好理解,为此我对教材中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用模型构建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模型构建自己总结出血糖调节的过程,并将建构物理模型与概念模型相结合,突破教学难点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实施过程】 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导入新课教师提供与糖尿病的现状、危害和预防有关的新闻视频并介绍世界糖尿病日和联合国糖尿病日的来历。
过渡:学习了今天的内容,我们就能更好地认识糖尿病,让自己并帮助身边的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nbsp;联系生活,利用相关视频,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血糖与血糖平衡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细胞及作用所预习的内容中血糖的三来源和三去路解决教师提供的问题识别细胞名称及说出激素的作用,并完成教师提供的习题抽查学生的导学案,检查预习效果,让学生用所预习的知识解决以下的问题:(1)研究表明,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血糖不断被消耗,但它的含量仍然稳定在0.9g/L左右(PPT呈现运动员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图)血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得到补充?(2)饭后,大量的葡萄糖吸收到体内,但是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只有短暂的升高,很快就恢复正常这是为什么?在饭后,血糖高于正常值时及在运动过程中血糖降低时,机体怎么就知道发生这样的变化呢?谁给机体这样在指令呢?主要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nbsp;抽查学生的导学案,让学生区分细胞名称、分泌的激素及激素在作用,以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1. 下列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D.②过程可发生在肌肉、肝脏细胞中 掌握血糖的三来源和三去路,为学习血糖调节过程打下基础学生建构血糖调节的物理模型学生拿到课前放的模型活动材料,通过分组进行探究,分别模拟机体吃饭应和运动时的反应,然后小组展示、交流。
阅读教材,观察图示,在理解的基础上回答问题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究竟是怎样对血糖水平进行调节的呢?下面我们通过构建模型活动来进行探索PPT展示:三人一组,分别编号为甲乙丙,甲保管糖卡,正面朝上;乙扮演糖原(或肝脏),保管糖卡(正面朝下);丙扮演胰岛,保管胰岛素卡和胰高血糖素卡1、建构吃饭后血糖调节的动态物理模型让学生用卡片和模拟活动表示出吃饭后血糖从0.9g/L上升到1.3g/L又恢复到 0.9g/L的调节过程2、构建运动时血糖调节的动态物理模型让学生用卡片和模拟活动表示出运动过程中血糖从0.9g/L 下降到0.7g/L又恢复到 0.9g/L的调节过程指导学生建构活动(指导学给模型建构时可加上一些语言,让活动更加丰富),最后邀请两个小组的同学上台给大家展示nbsp; 掌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部位和生理功能为模型建构做好知识铺垫 学生建构血糖调节的概念模型学生拿到课前发放的模型活动材料,通过分组进行探究,分别模拟机体吃饭后的反应和运动时反应,然后小组展示、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合作将刚才的物理模型转化为概念模型(血糖平衡调节的激素调节部分),小组 派代表黑板上摆放或画图 模型转换——构建血糖调节的概念模型 1、建构饭后的概念图:(教师提供以下关键词,顺序打乱,请学生用文字加箭头的形式表示出来) 饭后 血糖浓度升高 胰岛B细胞 胰岛素分泌增加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 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水平 2、建构运动中的概念图(模仿饭后自己画出来) 先请一组摆放饭后的血糖平衡调节概念图,再请一组画运动过程中的血糖平衡调节概念图 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引出糖尿病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并与同学交流引导学生课前收集糖尿病类型、病因和危害,并解决以下问题 1、 应用模型进行分析: 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当胰岛素不缺乏,但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呢? 2、 与社会的联系: 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这与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有没有关系?怎样防治糖尿病? 表达与交流: 作为一名中学生,学了今天的内容,你觉得你能为糖尿病的预防和人类健康做出哪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呢?引导学生关注糖尿病,了解糖尿病与饮食习惯的关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引导学生形成向周围人传播科学知识的意识 课堂小结与教师一起进行课堂小结教师小结这节课的内容巩固课堂所学内容课后巩固课后完成习题1.血糖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图是血糖调控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1)当机体处于低血糖状态时,如果机体通过途径①→②→③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其主要机理是________分泌增多,促进了________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2)如果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的原因是胰岛________细胞受损,导致体内________分泌减少3)胰腺中调控血糖水平的主要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多肽,它们的合成和加工过程需要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细胞器直接参与激素合成时所需的能量,主要由________直接提供2.高考链接:(2017全国Ⅲ)为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C、D三组均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B、C、D三组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而A组未出现这些症状。
回答下列问题:(1)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后进行第二次注射,给B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为尽快缓解上述症状给C组注射某种激素、给D组注射某种营养物质那么C组注射的激素是__________,D组注射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3)第二次注射后,C、D两组的症状得到缓解,缓解的机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巩固课堂所学内容板书设计:一、血糖和血糖平衡1、血糖:概念正常范围0.8-1.2g/L(3.9mmol/L-6.1mmol/L)2. 来源和去路;2、 血糖的平衡调节3、 糖尿病及预防【课后反思】优点:在课堂教学中,沿用创造性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式,本着探究性学习符合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价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学生参与度高,表现活跃,通过自探合探再探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达到很好的解决,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同时,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实现学生个人综合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的稳定提升并能很好的展示自己的学习结果缺点:老师没有很好的捕捉到学生在展示过程中的优点并及时肯定,没有捕捉到一些微小的错误并及时纠正。
时间把握不是很准确,没有把血糖调节中的反馈调节讲清楚教学PPT链接:《血糖的平衡调节》- 1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