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生物复习 第10单元 第46讲 群落的主要类型和演替 优质课件

t****j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1.27MB
约52页
文档ID:614569711
高中生物复习 第10单元 第46讲 群落的主要类型和演替 优质课件_第1页
1/52

第十,单元,生物,与环境,第,46,讲,群落的主要类型和演替,1.,分析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2.,阐明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演替过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考点,1,群落的主要类型,1.,根据生活环境不同,群落可分为陆地生物群落和,_,1,群落的主要类型,水生生物群落,2.,根据外貌和物种组成差异,陆地群落可分为如下类型:,类型,_,生物群落,_,生物群落,_,生物群落,分布环境,极度,_,地区,年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湿润或较湿润地区,群落结构,非常简单,(,植被极度稀疏,物种,_),相对简单,(,主要是草本植物,动植物种类,_),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动植物种类繁多,),荒漠,草原,森林,干旱,少,较少,生物特点,植物大多,_ _,,动物也能适应干旱少雨的环境,各种耐寒的,_,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有些动物善于,_,_,植物多居上层吸收比较强的阳光;,_,植物适应在弱光条件下生存;动物多善于,_,耐旱,、,耐盐,旱生,挖洞或奔跑,阳生,阴生,树栖和攀缘,1.,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_,。

1),生活在某一地区的物种能够形成群落,是因为,_ _,2),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_,,从而,维持种群之间的,_,2,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天然群聚,它们都能适应,所,处的非生物环境,有机整体,协调和平衡,(3),在不同的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生物以特定的形态结构适应环境,如沙漠中骆驼刺发达的根系、仙人掌的叶片退化为刺状生物体可以通过调节生理功能适应环境,如鹿蹄草叶肉细胞中大量储存五碳糖等物质来降低冰点等生物还可以通过特定的行为适应环境,如有些动物的冬眠或夏眠等2.,不同群落中的生物与环境相适应,(,连线,),思辨小练,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群落的类型受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2),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形式排泄含氮废物,以适应缺乏水分的环境),(3),草原生物群落只有草本植被,在草原群落中的生物不能在荒漠群落中生存),(4),森林中的乔木高大,根系发达,在竞争阳光、土壤等方面占绝对优势,会导致森林中的小灌木、草本植物等很难生存),(5),分布于高纬度地区的狐狸耳朵和尾巴更大),考向不同类型生物群落的特点,(2024,甘肃卷,),热带雨林是生物多样性最高的陆地生态系统,对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稳定碳氧平衡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热带雨林面积不断减小,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和思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热带雨林垂直分层较多,一般不发生光竞争,B,热带雨林水热条件较好,退化后恢复相对较快,C,热带雨林林下植物的叶片大或薄、叶绿体颗粒小,D,热带雨林物种组成和结构复杂,物质循环相对封闭,D,【解析】,热带雨林的生物组分较多,垂直分层现象更明显,不同高度的植物之间会竞争阳光等环境资源,,A,错误;热带雨林虽然水热条件较好,但退化后恢复时间很漫长,恢复难度很大,,B,错误;热带雨林林下光线相对较弱,林下植物的叶片大或薄,叶绿体颗粒大,呈深绿色,以适应在弱光条件下生存,,C,错误;热带雨林物种组成和结构复杂,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运动,在热带雨林中,不需要从外界获取物质补给,就能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物质循环相对封闭,,D,正确考点,2,群落的演替,1.,概念:群落演替指随着,_,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_,的过程1,演替的概念和类型,时间,代替,2.,类型,类型,_,演替,_,演替,起点,原先从没有过植被或虽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环境,原有群落环境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但原有,_ _,基本保留,演替,过程,陆地:裸岩阶段,_,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乔木,(,森林,),阶段;,水域:水生植物阶段,湿生植物阶段,陆生植物阶段,(,灌木,乔木,),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阶段,乔木,(,或森林,),阶段,(,气候等条件适宜时,),初生,次生,土壤,条件,地衣,时间,经历的时间比较,_,经历的时间比较短,速度,缓慢,较快,实例,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发生的演替,火灾后的草原或过量砍伐的森林裸地上发生的演替,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3.,群落演替的结果:最终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_ _,。

长,相对,稳定的状态,解,疑,释,惑,多角度分析群落演替的结果,(1),能量: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2),结构: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3),稳定性: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稳定性越来越高4),土壤、阳光等资源会得到充分利用总之,自然条件下,群落的演替一般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漫长但并非永无休止的过程,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就成了相对稳定的顶极群落顶极群落不一定都是森林群落,如在干旱的荒漠地区就很难形成森林1.,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1),群落,_,的变化2),生物的,_,3),群落内部,_,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4),人类的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进行2.,影响的结果: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_,,不适应的种群数量,_,2,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外界环境,迁入、迁出,种群,速度和方向,增长或得以维持,减少甚至被淘汰,3.,掌握演替规律的应用,根据现有情况,预测群落的未来,从而正确掌握群落的动向,使之朝着,_,的方向发展如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解,疑,释,惑,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优势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

对人类有益,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2022,江苏卷,T17D),湖泊经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和灌木阶段可初生演替出森林),(2),群落演替过程中各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3)(2023,浙江卷,T8D),在常绿阔叶林中马尾松的部分个体因感染松材线虫死亡,可以用来推断群落演替正在进行),(4),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思辨小练,(5)(2021,江苏卷,T9A),某地区积极实施湖区拆除养殖围网等措施,并将沿湖地区改造成湿地公园,该公园生物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提示:,该公园生物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2.,裸岩上的演替过程中,最关键的是,_,阶段为什么说该阶段最为关键?,_,3.,当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时,群落的总生物量将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_,地衣,该阶段为后续阶段的演替提供了土壤等基本条件,群落的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呼吸量相等,考向群落的演替,(2024,黑吉辽卷,),下列关于森林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的理化性质不会影响森林群落演替,B,植物种群数量的改变不会影响森林群落演替,C,森林由乔木林变为灌木林属于群落演替,D,砍伐树木对森林群落演替的影响总是负面的,C,【解析】,土壤的理化性质会影响植物生长,进而影响森林群落演替,,A,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增长或得以维持,不适应的数量减少甚至被淘汰,因此植物种群数量的改变会影响森林群落演替,,B,错误;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森林由乔木林变为灌木林也属于群落演替,,C,正确;人类活动往往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但不一定总是负面的,适度的砍伐对森林群落的演替是有意义的,,D,错误。

多选,)(2025,南京期初,),为研究秦淮河某段微生物群落的演替,研究者将灭菌后的裸石置于该河段中,统计裸石上不同时间新增物种数目,(,图,1),、自养类群和异养类群的个体数量,(A,和,H,分别代表自养和异养类群的优势种,)(,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有,(,),ABC,A,裸石上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B,由图,1,可知,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先降低,之后保持稳定,C,若异养类群的有机物全部来自自养类群,演替稳定后的生物数量呈正金字塔形,D,裸石上的演替稳定后,其群落结构应与周围类似石块上已稳定存在的群落结构相似,【解析】,裸石上发生的群落演替为初生演替,,A,错误;图,1,中演替的前,120 d,,裸石上增加的物种数目逐渐减少,但物种的总数持续增加,,B,错误;数量金字塔一般呈正金字塔形,图中演替稳定后异养类群相对数量多于自养类群,生物数量金字塔可能会出现倒置现象,,C,错误;裸石与周围类似石块的环境条件相同,故裸石上的演替稳定后,其群落结构应与周围类似石块上已稳定存在的群落结构相似,,D,正确配套精练,一、单项选择题,1.,(2024,镇江六校联考,),希腊陆龟是爬行动物,性情较活跃,喜爬动,摄食植物的花、果实、茎叶等,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

请推测希腊陆龟最可能生活的生物群落是,(,),A,湿地生物群落,B,草原生物群落,C,森林生物群落,D,荒漠生物群,D,2.,(2024,响水中学,),下列关于群落的结构与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荒漠生物群落物种少、结构简单,因此各物种之间没有生态位的重叠,B,湿地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其空间结构不会随季节更替而变化,C,森林生物群落中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这体现的是群落的垂直结构,D,草原生物群落中的植物往往叶片狭窄,动物大都会挖洞或快速奔跑,以适应所处非生物环境,D,【解析】,荒漠生物群落物种少、结构简单,各物种之间生态位的重叠相对减少,,A,错误;湿地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也会随季节更替而变化,,B,错误;森林生物群落中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这种由于地理因素导致的分布不同,体现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C,错误3.,(2024,浙江卷,),在自然界中,群落演替是普遍现象下列现象不属于群落演替的是,(,),A,裸岩上出现了,地衣,B,草本群落中出现成片灌木,C,灌木群落中长出大量,乔木,D,常绿阔叶林中樟树明显长高,【解析】,裸岩上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即裸岩上出现了地衣属于演替现象,,A,不符合题意;草本群落中出现成片灌木属于演替过程,即处于优势地位的灌木逐渐把草本植物替代,,B,不符合题意;灌木群落中长出大量乔木,为群落演替过程,表现为乔木作为优势种取代灌木,,C,不符合题意;常绿阔叶林中樟树明显长高属于生长现象,不属于演替,,D,符合题意。

D,4.,(2024,江西卷,),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我国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下列关于某干旱地区退耕农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上述演替与沙丘上发生的演替不是同一种类型,B,可用样方法调查该退耕农田中植物的种群密度,C,可在该退耕农田引进优势物种改变演替的速度,D,上述退耕农田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是森林阶段,D,【解析】,退耕农田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沙丘上发生的演替为初生演替,,A,正确;可用样方法调查该退耕农田中植物的种群密度,调查过程中注意随机取样,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B,正确;可在该退耕农田引进优势物种改变演替的速度,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C,正确;退耕农田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未必是森林阶段,因为还会受到当地温度、水分等条件的制约,,D,错误5.,黄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被称为,“,中国第一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从山底到山顶的植被类型不同,植物分布的地域性主要取决于温度,B,黄山松林中动物的分布主要受到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的影响,C,黄山上不同群落类型区分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D,群落的外貌和结构随季节发生规律性变化的过程是群落的演。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