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类会展专业人才竞争力状况及对策分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13080407 上传时间:2021-11-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类会展专业人才竞争力状况及对策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职类会展专业人才竞争力状况及对策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职类会展专业人才竞争力状况及对策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职类会展专业人才竞争力状况及对策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职类会展专业人才竞争力状况及对策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类会展专业人才竞争力状况及对策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类会展专业人才竞争力状况及对策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职类会展专业人才竞争力状况及对策分析 【摘要】会展行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发挥着协同带动作用,与会展经济快速发展相矛盾的是会展人才的供应不足。本文从会展行业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高职类会展院校人才所面临的竞争状况,提出高职会展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独特竞争优势,并进一步提出高职类会展院校提升学生竞争力的对策。【关键词】高职院校;会展人才;竞争力G717.38 B 2095-3089(2017)09-0287-01一、我国会展行业发展现状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服务业,对城市产业及周边经济发展也产生着巨大的带动和放大效应,并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

2、关系。据亚太会展研究所统计,2010年我国会展业直接产值达2482亿元人民币(不包括世博会),占全国GDP的0.62%,实现社会就业1900万人(占全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员6.9%),拉动效应达2.23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第三产业的13%。2014年,我国会展业直接经济产值已经达到了4,190亿元,创造的间接经济产值也十分巨大。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国会展业已基本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会展经济带”,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华东会展经济产业带”、以广州、香港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华南会展经济产业带”,以武汉、郑州、成都、昆明等城市为龙头的“中西部会展中心城市”和以大连、哈尔滨等城市为中心的“东北边

3、贸会展经济产业带”。会展业具有“一带九”的联动优势,能够汇聚巨大的信息流、技術流、商品流和人才流。劳动保障部门的统计显示,目前我国会展业的从业人员达100多万,从事经营策划的管理人才有15万人,而在我国具备展管理与运营资质的职业人才还不足200人。我国会展业的发展仍处于“人才短缺”的状况,结构性供需矛盾突显,会展人才供给的质量和数量均不能满足会展业的现实需求。二、高职类会展人才竞争状况分析1.会展行业自身特征分析会展业是一个实践性强和入职门槛低的行业,中国的会展业起步于80年代,2000年以后才开始迅速成长,会展专业教育更是晚于行业的发展。会展行业领域内的资深人才基本都是来自于其他专业领域,科

4、班出身的会展人才寥寥无几。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决定行业内部更加注重实践性而非其理论性的发展。因此,会展行业在用人需求方面,对于从业人员的综合性能力要求比较突出。2.会展行业人才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分析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会展的人才供给呈现出结构性缺失,即低端人才严重过剩,高级管理人才一将难求。会展专业人才可划分为四个层次:最高层是高端职业经理人,占到整个行业从业者的10%左右;第二层为执行管理层,属于中高层管理人员,占到行业从业者的20%左右;第三层则为操作层,多为展览产业链上的一线项目经理、主管和员工等,通常年龄在35岁以下,学历在本科或专科,受过一定的高等教育,行业缺人也往往指得是这个层次的人。这

5、个层次的群体约占到整个行业从业人数的30%-40%;最后一个是整个产业链的最低端的劳动力。根据以上情况分析,60%-70%的会展从业人员是行业迫切需求的中高级人才。这也是会展人才缺乏的主要原因。3.高职类会展院校竞争优势分析首先,高职学生对会展行业岗位的期待值较为合理。相较于本科会展专业学生,高职类学生心理定位较低。会展专业毕业生初期都会有较长一段时间从事基础性的、重复性的工作,这直接造成很多本科生毕业后不从事或者短期从事会展行业,人才流动性大。其次,高职院校会展专业强调理实结合,突出实训实践课程培养。会展企业多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主,其资金、人力都较为有限,对于从业人员的二次培训能力较弱,更趋

6、向于选择能够直接上手工作的毕业生,高职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正是适应了行业需求。最后,高职类会展学生的职业能力较强。会展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岗位主要以会展营销、会展服务为主,此类工作的特点就是需要较多的人际沟通、较强的抗挫折能力和明确的职业精神。三、高职类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对策分析1.完善项目驱动式的会展人才培养模式项目驱动式课程教学体系与会展工作流程相吻合,都需要调研、策划、组织、现场管理、后续工作和评估的环节,实现了工学一体化的无缝对接,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锻炼,也能够很好满足会展企业用人的需求和标准。在项目驱动视域下,会展课程教学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项目,通过不同年级的课程设置

7、、不同能力目标的设定使学生逐步具备完成一个整体会展项目的技能,同时每一级课程的内容也正是整个会展项目的部分任务,会展课程体系的展开即一个完整的会展项目的实施过程。另外,高职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控性较弱,枯燥的理论式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加之自主意识强,强烈要求话语权和自我存在感,项目驱动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好迎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项目工作,在实践过程中完成会展理论的教学内容,在项目展开中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建立并完善项目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类会展院校增强人才竞争力的有效对策。2.加强会展实践教学体系技能型人才是高职类会展院校人才

8、培养的重要目标。技能的培养需要通过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会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以项目为驱动,以校企合作、技能大赛、校园实践为平台(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实现会展企业和会展院校的供需对接;以技能大赛为平台,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依托参赛项目带动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以校园实践为平台,完成理论知识到实践成果的最终转化,实现学生到会展人的角色过渡。)试图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培养方向进行建设:横向上构建课程、实训、专业实习、顶岗实习、四位一体的教学体系;纵向上进行一般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和岗位实践能力的培养,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3.提升高职类会展学生外语能力良好的外语能力可以有效提升高职类会展院校的专业特色和优化学生就业途径、提高就业质量。一方面,从发展的趋势来看,一带一路秉承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思路,将惠及中国各地及亚欧等诸多国家。另外一方面,在就业质量上,拥有良好外语表达能力的会展毕业生可以直接参与国外展会的招展招商工作,无论是展会质量还是薪资待遇都远胜于其他会展同行。外语能力将成为会展人才的一个明显的竞争优势。参考文献1.赵磊.辽宁省会展人力资源培养与开发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3):144-145.2.徐维东.基于市场需求的高职会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时代农机,2016(4):127-1293.刘松萍,杨铭德.中国会展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研究J.学理论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