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园隐性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共7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212395889 上传时间:2021-11-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校园隐性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共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学校园隐性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共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学校园隐性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共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学校园隐性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共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学校园隐性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共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校园隐性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共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校园隐性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共7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学校园隐性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摘要:校本课程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成为一线教师课改和教研的一个热点。但人们大多集中在“地方美术”和“民间美术”的方面去挖掘美术教学资源,对校园环境中蕴含的美术教学资源关注不够,缺少开发。校园环境是一种隐性的美术教学资源,从课程开发的角度去规划利用校园环境,通过教学活动去布置校园环境,对丰富校园文化和浓化美术学习氛围有着十分有益的影响。 关键词:隐性教学资源;美术;课程 教学资源有即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两种形式,美术新课程改革提出要充分开发和利用美术教学的隐性资源,中学校园环境中就存在很多的隐性美术资源,然而,人们似乎

2、只注重显性资源的开发,忽视了校内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将校园内的隐性教学资源,特别是校园美化、教室布置等室内外环境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就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行动性研究。 一、 隐性教学资源及其价值 当下,许多学校都在打造“特色学校”,如“美术特色学校”、“足球特色学校”等,走进校园就会感受到浓厚的美术氛围或足球氛围,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其实就是一种隐性教育。 隐性教学资源通过学生自身的同化、接受和顺应而起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稳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所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个性心理品质,这种影响持续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会一下子消失,有时甚至可能持续影响人的一生。通过

3、将美术寓于校园环境美化之中,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情、意进行熏陶,积淀在其心灵深处,易于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 早在20世纪初,杜威就强调附带学习可能比正式学习来得更为根本、更为重要。1960年代以来,人们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开始普遍起来。2由于历史和文化的不同,各国对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情形不同。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教育理论研究基础厚,课堂授课开放式、个性化程度高,对教材的依赖小,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更多是在活动中进行的,更多是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的,这种教学理念实际上是基于隐性教育理论的支撑。随着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一步步推进,我国注意对隐性教

4、育的研究。特别是从课程开发的角度研究如何利用好隐性教育资源。 中学校园内的隐性教学资源,大致可以将这些隐性资源分为两类,一类是开展一些美术活动,美术活动的开展可以将隐性的教学资源转化为显性教学资源进而转化为显性课程,而美术活动可以当做是美术实践课来开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加对美术的兴趣。另一类是校园环境,校园环境又分室内和室外。校园内的窨井盖、石子路、建筑外墙等一些室外环境就可以利用起来,而室内的走廊通道、教室后面的黑板报等一些室内环境也可以充分开发。无论是校园的室内环境还是室外环境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情感有着无形的影响,对这些地方进行教学资源开发不仅可以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艺术气息,而且可以

5、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校园隐性美术资源开发策略 (一)以美术实践课的形式开展美术活动 在任何一所校园中都有许多可利用的资源,一面空白的墙、地上的窨井盖甚至是灯柱都有可能变成美术教学资源。例如:某校从教学区到生活区有一个长150米的地下通道,美术组的老师充分的利用这一区域将这里布置成一个艺术展示区,通道的两边都是学生的主题创作作品。每天学生都会经过这个通道至少8次,而每次经过都会看见这些作品,毫无疑问这些作品的展示给学生一种无形的艺术熏陶,也给学生繁重的学习压力带来一丝轻松,艺术长廊里的作品隔一段时间就更换,以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对艺术的新鲜感。当然学校的公共场所有很多,一个不起眼的地方

6、经过艺术的手段处理就会给人不一样的感觉,如果在路面上、窨井盖上画上各种有意思的图案,就会使得整个校园给人一种轻松愉快、青春活力的感觉。美术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并开发这些空间,并将这些隐性的教学资源转化为有目的有计划的美术课。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提出要“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3如何将一次美术活动设计成美术课程,首先,教师要明确这次美术课程的目的和意义,这是一堂以活动为主的实践课,其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个性和想象、思考、判断等能力,接触各种工具、材料、操作方式和表现形式,得到其他学科难以获得的各种体验。其次,是教学安排也就是活动步骤,第一部是确定主题,如某校的窨井盖涂鸦就是以

7、“我参与我感受我快乐”为创作主题,一个明确的主题可以使学生的创作思路更加清晰,所想要表达的情感更加明确;第二步就是小组合作,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以某校窨井盖涂鸦为例,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六人一组,选一组长,共同策划,分组创作。教师充当辅助的作用,协助学生选题、评比、定稿,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第三步就是动手操作,如某校窨井盖涂鸦,在每组确定画稿之后,教师就分发绘画材料,让学生正式在井盖上进行创作。由于基础教育的美术课程并不是专业的美术教育,所以让学生涂鸦并不是让学生学习绘画技巧,而是让学生体验不同材料的质感,感受绘画创作的乐趣。最

8、后,这种活动方式的美术课堂使得学生的作业直接展示在公共区间,不仅其他学生会欣赏到,参加活动的同学也会经常看见自己的作品,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对美术的兴趣。 (二)美术课堂的延伸美术作业展示 美术课也是一门实践课,因此一堂美术课下来学生都会有自己的作品,但是往往这些作品在教师评论过后就被学生胡乱塞到一边,不仅教师不重视,学生自己也不重视,这就造成的大量的美术作业的浪费。因此学校设立一个小型展厅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某中学教学楼一楼走廊里就有一个小型开放式展厅,这里时常会展示学生的作业,有版画、油画、国画等,因此展示的学生作品也是丰富多彩。尽管学生的作业尺寸不大,专业技法也不是特别娴熟,但

9、是可以看出来每一幅作品都是作者用了心的,每一个画框里都介绍了作者创作思路,体现了作者的创意理念。 这种开放式作业展示的展厅可以让学生随时来参观,将美术作业以美术作品的形式来展示可以引起参与者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增强对美术学习的信心,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美术实践中来。 虽然说美术作业的完成已经是美术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将美术课堂延伸到课外来。美术作品的展示可以从更多角度来对作业进行评价,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提倡质性评价,促进个性发展。”4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主体、开放性的特点。根据美术学习的特点,提倡使用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评价等质性评价

10、的方式。强调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判断自己美术学习的态度、方法与成果,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美术作业展示正体现了这种评价理念。而另一方面,学生的作业中不乏有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能突显出学生美术方面的特长,这有助于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势,规划自己的未来。以开放展示作业的方式培育学生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发展美术方面的能力,也能为他们未来从事美术职业或其他职业拓展发展空间。而且这些学生的作业又可以再次转化为教学资源,教师可以组织低年级或高年级的学生来 进行参观,提升他们的美术素养。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丰富多彩的美术教学活动,需要美术教师大力开发校园的隐性教学资源并充分发

11、挥教学资源的作用。在开发隐性教学资源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将资源开发与美术课程结合起来,让学生也参与到课程开发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体验美术活动的同时加深对美术的了解,切切实实将美术融入到生活中去。 (作者单位:合肥师范学院艺术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杜立文,贺桂欣,闫连朵,王新刚.加强隐性教学资源建设 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4) 2张萍,英语教学中隐性课程向显性课程转化的可行性分析J.青春岁月.2013.7.(上)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