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树叶说课稿》

上传人:我****草 文档编号:212223339 上传时间:2021-11-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蓝色的树叶说课稿》(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蓝色的树叶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1 一、在新理念引导下,理解、使用教材,同时开发新资源。语文课程课标指出:学生生理、心理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识字与写字,要求多认少写。在第一学段阶段目标中明确指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喜欢阅读,感受阅读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就是要在课标理念指引下,认真理解教材,用好教材,努力开发新的资源。蓝色的

2、树叶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第五组第二课。本组教材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排的,从“识字5”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从团结起来力量大,到相互称赞、学会欣赏别人,到互相帮助、和谐相处,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处处体现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现代意识。本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在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而切忌把她当作批判的对象,同时,教学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反思,丰富内心的感受。此外,最后“我想对林园园说”这一扩展性活动,正是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学习目标:1、认识“术、铅“等9个

3、生字,会写”吐、注“两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重点是认字,进一步积累识字方法。写字,要求正确、规范、朗读,在读中体会,感受,从而渗透德育教育。二、在新理念引导下,寻求合适的教学方法。1、互动合作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互动,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在课堂上,互动意味着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让老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此教学设计在识字、写字、朗读,

4、拓展每一环节的体现互动、合作的教学方式,如互动识字,自主识字,在朗读感悟中的各种读等。2、注重情趣。低年级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儿童天生好动的特性,课堂上注重情趣。运用愉快教学法,课开始,乐中生,境中开;课进行,趣愈浓;课结束,趣未尽。看图激趣。游戏识字,配乐朗读,课后拓展,课堂中语言及激励手段,都体现这一思想。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说中学,学中玩,充分激发情趣。3、多法复现,感悟学法。在课堂上为达到教学目的,力求学生多次与生字见面,反复复现,争取当堂巩固。从学生初学始,就有意渗透学法,点滴积累,达到“我会学“目的。三、围绕识字、朗读主线,选择学习策略。1、引导交流发现,积累识字方法。学生如果掌握识字方

5、法,会极大提高识字速度,增加识字量。二年纪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识字方法。教学时,给学生自主交流的时间,介绍识字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2、在阅读中体会,从而渗透德育教育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教学时,留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在不断的阅读中去自己感受从而具备了初步的评价能力,即而受到德育教育。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主要步骤解析(一)激疑导入新课1、出示学生作品,并提问想说什么?2、听故事导入课文(创设氛围,让学生对课文学习产生兴

6、趣)(二)初读感知自由读课文并交流课文主要内容(三)指导认字1、出示生字,在课文中找出来,并将所在句子读给大家听。2、自由读,互相正音。3、交流识字方法。4、会读的齐读,小老师领读,男女对读。5、同桌交流卡片认字。6、做认字游戏(学生是学习主人,指点生习得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之后让出展台,学生尽情表现,你就会看到精彩)7、指导写字,写中识字。(四)朗读感悟先逐段朗读并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之后逐段朗读感悟,重点训练对话练习,体会每次对话语气从而感悟人物内心活动,最后说说“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你们想对林园园说些什么?“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想象的能力。(五)拓展活动说

7、说你一节课的收获。(课已毕,让学生逐步学会不断总结自己,不断从别人身上去发现并积累知识,其间也将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2 一、说教材蓝树叶以李丽借绿铅笔为线索,记叙了一件发生在两位小同学之间的事。课文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读后自然受到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还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图照应第二段的内容,第二幅图照应第五段的内容。二、 说教学目标根据大纲要求和本组训练重点,教学时要实现如下目标:1、发挥汉语拼音帮助识字的作用,让学生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词句训练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

8、实际来理解词句。3、注重朗读训练与指导。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标点符号读出停顿和语气,还要根据不同人物选择不同的语气、语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4、紧扣课文思考题,理解课文重点。教育学生从小就以助人为乐为美德。“李丽为什么没有接林园园的绿铅笔”是课文重点;“林园园看见李丽画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三、说教法1、引读法李丽四次借绿铅笔的经过采用教师引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朗读的难点,培养学生语感,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会文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悟出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妙处。2、图文结合法这篇课文虽不是看图学文,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无疑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有极大帮助。3、迁移法(1)学习

9、第二至四段,围绕“借”与“不愿借”的四次对话,着重讲读第一次对话,通过圈、点、划、读、议领悟出学习方法,再让学生按此方法去读第二至四次对话,使学生在读中领悟其中的规律。(2)通过学习最后一段,实现由读话到写话的迁移。这种练习的设计有利于发掘学生创新精神,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教学效率。四、培养能力,说学法1、课题入手法题目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是课文画龙点睛之笔。学生开始接触课文,首先看到的是课题。正确地理解课题,从中得到学好这一课的启示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这一课,我试图让学生通过“你们见过的树叶都是些什么颜色的”释题入文。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会逐步养成一见课题便会产生一系列疑问、联

10、想,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极有益处。2、课后题入门法每篇课文后的问题往往给学生以重要的提示。这一课我以课后题为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学好课文。倘若长此以往,学生都能得到这样的训练,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即带着强烈的目的去读书,边读边思考,不仅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且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3、圈点勾划法让学生在课文中动笔划记号,如给重点词句圈圈、点点、勾勾、划划、将长句子用符号标上停顿、语气重音等。训练重点不脱离课文语境,在听读过程中,动静合理交替,让学生学习时思维“聚焦”,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达到由“学会”向“会学”过渡。五、说教学过程(一

1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你们见过的树叶都是些什么颜色的”当板书课题后,启发学生:“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质疑,如:“树叶为什么是蓝的呀”变教师提问为学生质疑,唤起学生学习的情趣和好奇心,促进主体的发展。(二)借助拼音,初读课文1、学生借助拼音逐段读课文。教师检查生字的读音,知道易读错的字的读音。2、指导朗读,如长句子要注意停顿、断句。如:美术课上,/老师教同学们/画风景,/要画上树、/房子和小山。(三)教师范读,进入情境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入作者创设的情境之中,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他们的感情与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同频共振。教师要读出自然段之间的停顿,要

12、求学生一边听一边在每段的前面写上序号。(四)紧扣问题,自主学文抓住一个“借”字,紧扣课后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读懂四次对话,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第二至四段采用引读,然后指导学生着重读第一次对话,画出重点词。结合问题:李丽为什么没有接林园园的绿铅笔?要引导学生抓住两人的对话,特别是抓住林园园的话和表现来回答问题。运用第一次对话的学法,学习第二、三、四次对话。第四次对话,可引导学生同桌分角色表情朗读。学习第二段时,还可与观察文中插图结合起来。要点:1、林园园本来把树画好了,却“吞吞吐吐”地说“还没画完”;2、李丽再借,林园园没有把笔拿出来,而是说“怕你把笔尖弄断了”;3、李丽表示用时小心一点儿

13、,林园园才拿出铅笔,又提出许多要求,听说李丽要画小草,皱起了眉头;4、李丽看林园园不高兴的样子,想着她刚才说的那些话,明白了林园园并不想把铅笔借给她,所以没有接铅笔。讲读最后一段思考: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结合观察第二幅插图)从林园园的神情联想她在想什么,答案让学生自悟自得,教师只作相机诱导,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要让学生懂得林园园脸红了是因为感到羞愧,开始认识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从此以后,林园园会改正缺点,热心帮助别人。要让学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读课文时,要多读几遍,要读出不同的语气。(五)质疑启思,合作学习学生可能会问:“林园园不肯将铅笔借给同学,是不是一个坏孩子”或

14、从李丽的角度提问:“李丽不接笔,很有自尊”可引导学生发表意见,深入讨论,不必强求一致。为学生构建互动的模式,营造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氛围。(六)适时运用,实现迁移出示:“一个星期后的一堂美术课上,老师要同学们剪纸。可是坐在林园园前面的方晓晓没有带彩纸,林园园看见了,会怎样呢”请同学读题、思考、讨论,先说说,再写下来。六、说板书设计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设计板书如下: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3 一、说教材蓝树叶以李丽借绿铅笔为线索,记叙了一件发生在两位小同学之间的事。课文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读后自然受到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还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图照

15、应第二段的内容,第二幅图照应第五段的内容。二、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注重朗读训练与指导。要求学生根据不同人物选择不同的语气、语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3、紧扣课文思考题,理解课文重点。教育学生从小就以助人为乐为美德。“李丽为什么没有接林园园的绿铅笔”是课文重点;“林园园看见李丽画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三、说教法1、引读法李丽四次借绿铅笔的经过采用教师引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朗读的难点,培养学生语感,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会文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悟出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妙处。2、图文结合法3、迁移法(1)学习第二至四段,围绕“借”与“不愿借”的三次对话,着重讲读第一次对话,通过圈、划、读、议领悟出学习方法,再让学生按此方法去读第二三次对话,使学生在读中领悟其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