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分析化学部分名词解释

上传人:c**** 文档编号:211235913 上传时间:2021-11-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9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分析化学部分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分析化学部分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分析化学部分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分析化学部分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分析化学部分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分析化学部分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分析化学部分名词解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是发展和应用各种理论、方法、 仪器和策略以获取有关物质在相对时空内的组成和性质的信息的一门科学,又被成为分析科学。2.定性分析的任务是鉴定物质由哪些元素、原子团或化合物所组成;定量分析的任务是测定物质中有关成分的含量;结构分析的任务是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或综合形态。3.滴定分析法要求:a. 反应必须具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即反应按一定的反应方程式进行。这是定量计算的基础。b. 反应必须定量的进行。c. 必须具有较快的反应速率。对于反应速率慢的反应,有时可加热或加入催化剂来加速反应的进行。d. 必须有适当简便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4 种滴定方法:(1

2、)直接滴定法满足上述要求的反应,都可以用直接滴定法,即用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待测物质。(2)返滴定法当反应很慢, 或者反应不能立即完成的时候,可先准确的加入过量的标准溶液,使其与试液中的待测物质或固体试样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再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滴定(3)置换滴定法当反应不按一定反应式进行或伴有副反应时,不能采用直接滴定法。可先用适当试剂与待测组分反应,使其定量地置换为另一种物质,再用标准溶液滴定这种物质,这种成为(4)间接滴定法不能滴定剂直接反应的物质,有时可以通过另外的化学反应,以滴定法间接进行测定【P11】4.基准物质:能用于直接配置标准溶液或标定溶液准确浓度的物质成为基准物质。常用的基准物质有

3、纯金属和纯化合物。应符合下列要求:a.试剂的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相符(比如结晶水的含量)b.试剂的纯度足够高(质量分数99.9%以上)c.性质稳定,不易于空气中的氧气及二氧化碳反应,亦不吸收空气中的水分。d.试剂参加滴定反应时,应按反应式定量进行,没有副反应。5.滴定度:滴定度是指每毫升滴定剂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g 或 mg)6.熔融法是指将试样与酸性或碱性固体熔剂混合,在高温下让其进行复分解反应,使欲测组分转变为可溶于水或酸的化合物。不溶于水、 酸或碱的无机试样一般可采用这种方法分解。根据熔剂的性质可分为酸溶法和碱熔法两种。7.真值:某一物理量本身具有的客观存在的真实数值。8.系统误差:系统误

4、差是由某种固定的原因造成的,具有重复性、单向性。理论上,系统误差的大小、正负是可以测定的,所以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分类:(1)方法误差(2)仪器和试剂误差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操作误差(4)主观误差(个人误差)9.随机误差:随机误差亦称偶然误差, 它是由某些难以控制且无法避免的偶然因素造成的。10.试样的制备:(1)破碎和过筛(2)混合与缩分11.分析结果可靠性(1) 代表性(2) 准确性(3) 精密性在考察精密度的时候还应注意

5、以下几个问题:a. 必要时应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浓度水平的试样进行分析方法精密度的检查b. 如可能,最好将组成固定的试样分为若干批分散在适当长的时期内进行分析。c. 对标准偏差作较好估计时需要足够多的测量次数。d.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中通常以分析标准溶液的方法来了解方法的精密度。【详 P79】(4) 可比性(5) 完整性12.分析方法的可靠性(1)灵敏度(2)检出限(为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试样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值)a.仪器检出限b.方法检出限(3)空白值(4)测定限(测定限位定量范围的两端,分别为测定上限与测定下限)(5)最佳测定范围(也称有效测定范围,指在测定误差能

6、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特定方法的测定下限至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6)校准曲线(7)加标回收率(8)干扰实验【P8082】13.分布系数:溶液中某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占其总浓度的分数,成为分布系数,用()表示。14.分析浓度: 酸的浓度又叫酸的分析浓度,它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某种酸的量,包括未解离的和已解离的酸的浓度。15.缓冲容量: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大小常用缓冲容量来衡量。P135 选择缓冲溶液的原则是:(1)缓冲溶液对分析过程没有干扰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

7、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所需控制的PH 应在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之内。(3)缓冲溶液应有足够的缓冲容量。16.诱导反应: 由一个反应的发生,促进另一种反应进行的现象,成为诱导反应。在诱导反应中,诱导体参加反应后,变为其他物质。17.莫尔法: 以 AgNO3 标准溶液为滴定剂,以 K2CrO4为指示剂, 于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测定 Cl-的分析方法。该法的指示剂用量和滴定酸度是两个主要问题。【P271】18.佛尔哈德法:是在Fe3+存在下用SCN 滴定阴离子的方法,以铁铵矾作指示剂,SCN-标准溶液用NH4SCN( 或 KSCN, NaSCN) 配制。在强酸溶液中进行,酸度控制在0.11mol/

8、L之间。酸度过低,Fe3+易水解,影响红色络合物生成。19.法扬司法:用吸附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的银量法,成为法扬司法。(1)沉淀颗粒要小一些,且在滴定过程中防止AgCl 沉淀凝聚,通常加糊精作为保护胶体。(2)被滴定物质溶液浓度不能太稀。(3)避免强光下滴定。20.重量分析的分类和特点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方法(1)沉淀法(2)气化法(挥发法)(3)电解法(一) 对沉淀形式的要求a.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这样才能保证被测组分沉淀完全。b.沉淀应易于过滤和洗涤。c.沉淀力求纯净,尽量避免其他杂质的玷污。d.沉淀应易于转化为称量形式。(二) 对称量形式的要求a.称量形式必须由确定的化学组成,这是分析结果

9、的依据。b.称量形式必须十分稳定,不受空气中水分、二氧化碳和氧气等的影响。c.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要大,待测组分在称量形式中含量应小,以减小称量的相对误差,提高测定的准确度。21.同离子效应: 组成沉淀晶体的离子成为构晶离子 。当沉淀反应达到平衡后,如果向溶液中加入适当过量的含有某一构晶离子的试剂或溶液,则沉淀的溶解度减小,这就是同离子效应。22.盐效应:由于加入了强电解质使沉淀溶解度增大的现象,称为盐效应。23.酸效应:溶液酸度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称为酸效应。24.络合效应:进行沉淀反应时, , 若溶液中存有能与构晶离子生成可溶性络合物的络合剂,则反应向沉淀溶解的方向进行,影响沉淀的完全程度,

10、甚至不产生沉淀,这种影响称为络合效应。25.共沉淀: 当一种沉淀从溶液中析出时,溶液中的某些其他成分,在该条件下本来是可溶的,但它们却被沉淀带下来而混杂于沉淀之中,这种现象称为共沉淀。(1)表面吸附引起的共沉淀(吸附在沉淀表面第一层上的离子是具有选择性的)(2)吸留和包夹引起的共沉淀(3)生成混晶或固溶体引起的共沉淀26.后沉淀现象: 后沉淀又称为继沉淀,是指溶液中某些组分析出沉淀之后,另一种本来难以析出沉淀的组分,在该沉淀表面上继续析出沉淀的现象。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 - - - - -

11、-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继沉淀现象与前述三种共沉淀现象的区别是:a 继沉淀引入杂质的量,随沉淀在试液中放置时间的增长而增多,而共沉淀量受放置时间影响较少。b 不论杂质是在沉淀之前就存在,还是沉淀形成后加入的,继沉淀引入的杂质的量基本一致。c 温度升高,继沉淀现象有时更为严重。d 继沉淀引入杂质的成都,有时候比共沉淀严重的多。27.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稀热慢搅陈6.4 沉淀条件的选择晶形沉淀稀热慢搅陈相对过饱和度小,减少均相成核;减少杂质吸附量增大溶解度,减少相对过饱和度,减少均相成核;增大扩散速度,有利于沉淀长大;减少吸附减少均相成核;有利于沉淀长大减少包藏;晶形完整化控制相对过饱和

12、度小,沉淀陈化28.非晶形沉淀(无定型沉淀,胶状沉淀)的沉淀条件热浓快搅,大量电解质,过滤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无定形沉淀减少水合,使其聚集紧密,便于过滤;减少杂质吸附热大量电解质立即过滤减少水合,减少吸附,防止胶溶浓减少水合。沉淀完后,稀释搅拌,减少杂质吸附快,搅减少水合利于凝聚、沉降晶形沉淀和无定型沉淀的最大差别是沉淀颗粒的大小不同。29.常见分离方法(5 种)30.液液萃取是将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与含有被分离的试液一起振荡,被分离组分进入有机相而与其他组分分离的方法,又叫溶剂萃取。31.KD分配系数D 分配比E萃取率32.固相萃取33.离子交换分离(方程了解):离子交换分离法是利用离子交换剂与溶液中的离子之间发生的交换反应进行分离的方法。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 -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