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理论指导下的师生沟通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11146178 上传时间:2021-1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归因理论指导下的师生沟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归因理论指导下的师生沟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归因理论指导下的师生沟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归因理论指导下的师生沟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归因理论指导下的师生沟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归因理论指导下的师生沟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归因理论指导下的师生沟通关键词)归因;内控者;外控者;沟通师生沟通中利用归因理论对学生的归因行为适当控制,有助于形成和 谐的师牛关系。社会心理学上的归因,是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和线索对自 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和判断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罗特于二十世 纪五六十年代提岀了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理论一一控制点理论:对于某些人 来说,个人生活中的多数事件的结果取决于个体在做这些事时的努力程 度,所以这些人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的发展和结果进行控制。此类人的控 制点在个体的内部,称内控者。对另外一些人,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 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造成的,他们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 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

2、自己的状况,认为个人的努力无济于事。这种人倾 向于放弃对自己生活的责任,他们的控制点在个体外部,称为外控者。内 控者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面对困难情境,能付出更大努力,加大工作投 入。外控者面对失败和困难,往往推卸责任于外部原因,企图寻求救援或 是赌博式地碰运气。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在与学生沟通 交流时,引导学生正确归因,形成合理的归因模式,对于学生形成积极向 上的人生态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下面就两个例子,谈谈对学生归因 的引导。考试成绩不理想,学生往往会归结为这样一些原因:基础差、自己不 聪明、不适合这门功课的学习、教师讲的听不懂、班风不好、课堂纪律差, 等等。这是一种外控者

3、倾向的归因,会让人沮丧,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在 沟通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排除那些不能控制的外因,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到能控制的内因上来。班风不好课堂纪律差,整个班级绝大部分学牛这门 功课是否都不理想,除了自己还有哪些人对班风有意见,作为班级的一员 可以从哪些方血为班风建设作出贡献。女口,向老师汇报争取老师的支持, 跟同学商量团结起來制止班级不良现象。同样,教师讲课听不懂,是否是 个别现象,跟同学们沟通沟通,看看别人是如何做的,效果怎样,自己是 否可以多做点预习工作,有意识地去适应老师的讲课。基础差,往往是因 为自己以前学习不够刻苦,落下了部分知识,现在抽点时间把相关知识补 一补,自然会跟得上现在的

4、学习。把学习成绩的不理想归因于自己的智力 因素,看上去是内归因,但最无能为力,最让人沮丧。可以先让学生明白, 智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相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差异是很小的, 完全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弥补。如果把一个人取得的成就比作三角形的面 积,智力因素是长,后天的努力就是高,智力因素难以改变,决定一个人 成就大小的关键性因素就是后天的努力。这样的例子,在占今中外的历史 上有很多。我们常遇到这样的师牛冲突,教师在课堂上批评制止某位学牛的违纪 行为,学生非但不服从教师的管理,反而顶撞谩骂,甚至与教师发生肢体 冲突。事后处理时,这个学生还会满腹委屈地抱怨教师对他不公平,说也 有其他学生违反纪律,可老

5、师不管,偏偏管他。如果此时教师只是空洞地 对他说,管他是为他好,他绝不会认为老师只对他好,而感激老师,可能 更多地会鄙视老师的虚伪和无能。此时真正需要的是正确归因,消除学牛 的委屈感,让学生心服口服。教师可以帮学生分析当时是否是表现太突出 了,比如声音特别响、动作幅度特别大等,也可以引导学生想自己平时表 现怎样,是平时表现特别好,与这次课堂表现产生太大的反差,引起了老 师的注意,还是自己时常违反纪律,让老师形成了刻板印象,老师恼怒他 的屡教不改。然后再分析这样的行为对学生自己、对同学、对老师的影响, 学生或许更能接受些。人的归因总是涉及刺激客体、行为主体以及背景三个方面的因素,个 体在归因时需

6、要同时考虑特异性、共同性、一致性三种信息。1972年心理 学家麦克阿瑟做了这样一个心理实验:给被试者一个简单的假设事件,并 操作特异性、共同性和一致性的变化,然后考察相应的归因结果。假设事件是一个叫玛丽的小姐看一个小丑表演的时候笑得很厉害。第 一种情况是提供高特异性、高共同性、高一致性信息,即玛丽没有对其他 小丑发笑,每个人都对这个小丑发笑,玛丽总是对这个小丑发笑。在这种 情况下,61%的被试者将玛丽发笑的原因归于刺激客体,即这个小11。第 二种情况是低特异性、低共同性、高一致性,即玛丽对小丑表演总是发笑, 别人几乎对这个小丑不发笑,玛丽总是对这个小丑发笑,那么86%的被试 者将玛丽发笑的原因归于行为主体,也就是玛丽本人。第三种情况是高特 异性、低共同性和低一致性,也就是玛丽没有对别的小丑表演发笑,别人 几乎不对这个小丑表演发笑,玛丽以前从未对这个小丑笑过。在这种情况 下,72%的被试者将玛丽发笑的原因归于情境。这个研究证明了能够依据归因者掌握的相关信息预测他的归因结果。 在师牛沟通中,教师利用归因理论,有意识地引导学牛关注符合社会期待 的归因因素,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归因模式,必将有利于学生形成负责、 进取、克制的良好人格。(稿件编号:100922001)(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幵江区杭集中学,扬州,225111)编辑/于洪终校/何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