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鹿书院导游词3篇 》

上传人:mengy****infei 文档编号:211029060 上传时间:2021-11-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白鹿书院导游词3篇 》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白鹿书院导游词3篇 》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白鹿书院导游词3篇 》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白鹿书院导游词3篇 》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白鹿书院导游词3篇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白鹿书院导游词3篇 》(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白鹿书院导游词三篇白鹿洞书院因朱熹而享盛名,朱熹对白鹿洞书院的兴复意味着中国书院制度的成熟。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关于白鹿书院导游词范文,希望大家喜欢!白鹿洞书院素称海内名书院。由于朱熹的兴复,成为此后数百年各家兴办书院的典范,影响深远。淳熙六年1179,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知南康军。他考察了白鹿洞书院遗址,感慨万分,决定加以修复。他一面分派军学教授、星子知县等人筹措兴复诸事,同时又将自己有关兴复书院的种种设想奏告朝廷。淳熙七年三月,书院初步修复,朱熹主持了祭祀先圣先贤的开学典礼,升堂讲说,并写下了?次卜掌书落成白鹿佳句?:“1营旧馆熹初成,要共群贤听鹿鸣。三爵何妨奠萍藻,一编讵敢议诚明。

2、深源定自闲中得,妙用元从乐处生。莫问无穷庵外事,此心聊与此山盟。朱豪在南康军任内为兴复白鹿洞书院,大致做了下面几件事。一重建院宇。书院旧屋早已无存。仅余瓦砾榛荆,茂草荒丘。尽管南康正遭旱灾,财政困难,还是集资筹款建起屋宇二十余间。二筹措院田。朱熹很注意学田的设置,认为′这是维持书院的“长远之计。他制定了购田方案,筹集了一部分购田资金。三聚书。朱熹曾发文各地征求书籍。并将一部分诗、帖或模写,或重书人石。四立师。朱熹曾请新建丁锬掌教,合肥吴某为职事,均未成功,只得自兼洞主,自为导师,亲自讲学。这时在白鹿洞书院讲学的尚有刘清之,以及朱门弟子林泽之、黄粹、王阮等人。还聘请学录杨日新为堂长。

3、五聚徒。朱熹曾发榜招生,其时有学生一二十人。六订学规。朱熹在总结前人办学所订规制以及禅林清规经历、教训的根底上制定了?白鹿洞书院提醒?。七立课程。朱熹将?四书?作为根本课程,当然尚需学习?五经?、?楚辞?以及古代诗、文。朱熹请南宋理学另一派代表人物吕祖谦为其修复工作作记。朱熹在求记信中希望此记“非独以记其事,且“使此邦之学者与有闻焉,以为人德之门。为此,二人书信往复,讨论记文措辞,然后定稿人石。朱又致书吕氏说:“白鹿洞书院承为记述,惟使事之本末后有考焉!而所以创造学问深浅之序尤为至切,此帮之士蒙益既多,而传至四方,私淑之幸又不少矣!正当朱熹主持白鹿洞书院时,南宋理学又一派代表人物陆九渊自金溪来

4、访,朱请陆氏赴白洞鹿登台讲学。陆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当时听讲的人中甚至有感动得掉下眼泪的。朱熹也认为讲得非常好,真是“切中学者隐微深痼之病。并对自己过去没有讲得这么深化感到惭愧;还表示,一定要与大家一起铭记心中。他请陆九渊将讲稿书写下来,这就是著名的?白鹿洞书堂讲义?,朱熹请人将其刻石并写了?跋?。朱熹、陆九渊、吕祖谦是南宋理学三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白鹿洞书院与三派理学建立了亲密的联络,这对白鹿洞书院的开展关系很大。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包括“升堂讲说,“互相商讨,“质疑问难,“展礼等,而以学徒认真读书,自行理睬为主要形式。朱熹对学生读书方法有许多精辟的指导,朱门

5、后学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胸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朱熹每有闲暇尝与生徒优游于山石林泉之间。寓讲说、启迪、点化于其中。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创立的书院规制和教学形式成为后来书院建立的典范。淳熙八年三月朱熹分开南康另有任命。在延和殿面君奏事时又报告了白鹿洞书院的修复情况,再次求朝廷赐额,赐书,得到了孝宗的支持。朱熹离去后,白鹿洞书院的院宇屡有兴修,教学、祭祀活动亦继续维持和开展。嘉定以后,朱熹虽去世,然而他本人及其理学的地位却日益进步。嘉定十年1217朱熹之子朱在知南康军,继承父志重修白鹿洞书院,使之规模宏壮为它郡所不及。朱熹兴复白鹿洞书院的事业经过

6、了三十八年,才∫得以完成。朱门后学黄轸、陈文蔚、李燔、方岳、饶鲁等先后在此讲学,培养了余阶、江万里这样的知名学生。理宗时白鹿洞始设官治理。白鹿洞书院因朱熹而享盛名,朱熹对白鹿洞书院的兴复意味着中国书院制度的成熟。因此王昶在?天下书院总志?序中称白鹿洞书院为“天下书院之首。它在长期开展过程中,凝聚我国古代教育的丰富经历,对当代的教育改革仍有参考借鉴的价值。关于白鹿书院导游词范文2书院的创始人可以追溯到唐朝的李渤。个人认为,此李渤即苏轼名篇?石钟山记?中“盖笑俪道元之简,而李渤之陋也中的那个。因为两人活动时间类似,活动地点类似,身份类似。白鹿洞书院在唐代时原为李渤兄弟隐居读书处。李渤养有一

7、只白鹿,终日相随,故人称白鹿先生。后来李渤就任江州今九江刺史,旧地重游,于此修建亭台楼阁,疏引山泉,种植花木,成为一处游览胜地。由于这里山峰回合,形如一洞,故取名为白鹿洞。至五代南唐升元年间,曾在此建立“庐山国学,这算是白鹿洞书院的前身。宋代初年,经扩大改建为书院,并正式定名为“白鹿洞书院。当时有士子数十百人,与岳麓、睢阳、石鼓等,并称为天下四大书院。正如?白鹿洞志?所记:“白鹿洞者,唐李渤读书处也。贞元中,渤与涉隐庐山,蓄一白鹿甚驯,尝随之,人称白鹿先生。宝历中,渤为江州刺史,就今书院地创台榭,引流植花,遂以白鹿名洞。.南唐升元中,即其地聚徒建学,.号曰庐山国学。宋初置书院,与睢阳、石鼓、岳

8、麓三书院并名天下。这里所记的,就是白鹿洞书院的简单历史。 但不久即废。白鹿洞书院累经兴废。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战争频繁,烽火连天,书院遭到毁坏。至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著名的哲学家朱熹出任南康太守治所在今九江星子县地,他亲至书院废址踏勘考察后非常满意地说:“观其四面山水,清邃环合,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真群居讲学、遁迹著书之所。“经朱熹的竭力倡导,才又重建了白鹿洞书院。朱熹在南康知州任上三年,为兴复白鹿洞书院殚精竭虑,不遗余力。他曾亲订洞规,置田建屋,延请名师,充实图书;且又亲临讲课,与学生质疑问难。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著名哲学家陆象山也来到白鹿洞书院讲学,朱熹、陆象山又有“白鹿洞

9、之会,书院也因之而出名天下。?白鹿洞书院教条?不但表达了朱熹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套儒家经典为根底的教育思想,而且成为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七百年书院办学的款式,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自朱熹之后,白鹿洞书院“一时文风士习之盛济济焉,彬彬焉它与岳麓书院一样,成为宋代传习理学的重要基地。元代末年,白鹿洞书院被毁于战火。明代最早的一次维修为正统元年1436,以后还有成化、弘治、嘉靖、万历年间的维修。进入清代,白鹿洞书院仍有屡次维修,办学不断。19世纪末期,我国的政治、经济发生急剧的变化,出现了教育改革的热潮。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帝下令变法,改书院为学

10、堂。白鹿洞书院于光绪二十九年停办,洞田归南康府今星子中学堂管理。宣统二年1910,白鹿洞书院改为江西高等林业学堂。国民党时期,蒋介石准备要南昌中正大学接收白鹿洞书院,但未实现。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对白鹿洞书院进展保护和维修。1959年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成立庐山白鹿洞文物管理所;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二级自然保护区,同年设置作为学术研究机构的白鹿洞书院建置;1990年成立庐山白鹿洞书院管理委员会。已是屋宇倒坍,尘莓满院,荆棘丛生,满目凄凉。建国后,经及时抢救修缮,古老的书院才又焕然一新。如今,白鹿洞书院已形成集文物管理、教学、学术研究、旅游接待、林

11、园建立五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体制。关于白鹿书院导游词范文3“何年白鹿洞,正傍五老峰。应该是千余年前了。简介有曰,白鹿洞书院,庐山五老峰东南,地处庐山区海会镇与星子县白鹿镇的交界处,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学,距今一千一百多年,书院辖地三千亩,古建筑面积近七千平方米,由先贤书院、紫阳书院等五个院落组成。院前有小溪一道流贯全境。从九江市区坐车出发,途经庐山区,到达白鹿洞书院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时正春季,白鹿镇的田园一片郁郁葱葱,春色宜人。野风吹进车窗,油菜花香掺杂着浓浓的泥土气息,拂起春意阑珊。轻轻的汲一口,似乎还带着点太阳的味道,非常的惬意。偶尔也看见几个农民在田间耕犁,悠哉的样子倒更像隐居之士。不知道当

12、年陶渊明先生采菊东篱下之余,是否也这样耕犁呢。边欣赏路边风光边遐想的时候,不觉已近书院。最后一段路是下坡,穿过高大的树林,展如今眼前的白鹿洞书院,一派古木参天,台榭楼宇,青砖院墙,历史的印记犹然在目。礼圣殿是游览的第一景。作为书院祭祀孔子及其门徒和历代儒学圣人施之以理的地方,这里的建筑气势恢弘,文化气息浓郁。大殿重檐、九脊、谒山顶,灰瓦白墙,黑柱红拱,飞檐凌空,巍峨壮观。无愧为书院现存最大、规格最高的古建筑。步入大殿屏息凝目。殿中有康熙手书的“万世师表匾额,正中为孔子行教图石刻像,像下有石质台,上摆石香炉和石花瓶。香烟萦绕,更添几分庄重、几分忠诚。后壁左右立着朱熹手书的“忠、孝、廉、节四个碑刻

13、大字,中华民族传统的古朴思想气息扑面而来。“古往今来,先圣后贤同脉络。天高地下,四时万物共流行。历史的长河沉淀了多少闪光的思想!多少大浪淘沙后的优秀文化,才孕育了今天现代文明的辉煌呵!出礼圣殿,进明伦堂。明伦堂即是书院的讲堂,在礼圣殿侧门边上。砖木构造,面四间,白墙、灰瓦,前后各有门,后门直通白鹿洞。堂内陈列有仿古的授课时用的桌椅,有讲台,有戒尺,四周墙壁挂满了书法对联,或苍劲、或端庄、或龙飞凤舞。找个座位坐了下来,想象先生在讲台上喊一声“上课,台下学生萧然、然后朗朗读书的情景,不禁笑了。想当年多少先贤在这讲学谈经。如今我辈尚能在此一忆古韵,意犹足已。没有从后门出,而是通过一段狭窄的走廊行至后

14、山的白鹿洞。有两层,下为白鹿洞,洞上楼台-思贤台。洞前的两株桂花正是绿意盎然。洞不大,正中是一尊石鹿,竖耳昂首,神态悠然,鹿身的石头表层有些班驳,而唐宋风骨依存。立在石鹿身后的石碑,字迹已经难以识别,清寂的白鹿洞内鳞生着赏目的青苔。“君家白鹿洞,闻道也生苔。虽时过境迁,但眼前的光景却是如此般的相像。古洞幽深,思绪绵绵,沿墙攀缘的古滕,墙角簇生的山花,辉相生映的苍松翠竹.怡然成画。等上思贤台,思及不同年代的先贤在五老峰下隐居读书时的情景,感慨不已,敬仰不止。我俯首沉思,或举目远眺,都沉浸在那古老文化的悠远之中。以求自己的心灵在这古文化的悠扬之中得以尽情涤荡。下思贤台,过行台、崇德祠,进林业高等学

15、堂,在延宾馆院内,朱子铜像目视手中的经书,面色严峻、神态认真泰然自假设。似在思索授道之法,以求“传道授业解惑。贯道溪旁有一亭,名为独对亭。在游览了两个小时之后,不妨领略一下此处悬崖峻峭、下临湍涧的美妙风景。“凌空何所依,磅礴厚有机.凝重尊以老,五一谁当之。描写了独对亭美妙风景的同时,也写下了朱熹的不朽功绩。枕流桥下枕流石。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千古传奇。中午12点左右,在棂星门前的一排石桌子上,拿出自带的干粮开场享受美味的午餐,之后,听听音乐,浓郁的民族风格和这景这情竟是如此和谐,一时精神炯爽意气风发。下午2:10,恋恋不舍地踏上了归程。一路上,回味着白鹿洞书院她那可叹可赏的千古文化底蕴。“白鹿无踪,与唐文宋理都成陈迹;青山常在,共民生国运大启新图。白鹿洞书院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她的美丽风情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更有我们肩负着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春风化雨,千年的白鹿洞书院,正延续着她儒学思想的独特魅力。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