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梦圆在今朝》相关链接

上传人:1810****630 文档编号:210588492 上传时间:2021-11-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千年梦圆在今朝》相关链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千年梦圆在今朝》相关链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千年梦圆在今朝》相关链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千年梦圆在今朝》相关链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千年梦圆在今朝》相关链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年梦圆在今朝》相关链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千年梦圆在今朝相关链接 、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年4月24日21时35分,东方红号卫星由长征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开始了中国进军太空的万里长征。 东方红号卫星进入轨道以后,运行情况良好,各种仪器工作正常。卫星上的短波无线电发讯机,循环播送东方红乐曲和遥测讯号,乐曲声音清晰嘹亮。每分钟循环一次,首先以秒的时间连续播送两次东方红乐曲,间隔秒钟后,播发遥测信号秒钟,又间隔秒钟,进入另一个循环。人造地球卫星上的遥测仪器不断地发回各种数据。人们从广播和报纸上获知卫星什么时候经过各大城市上空的信息,这个时间一临近,人们情不自禁地走到室外,兴奋地观看自己国家的卫星

2、。 东方红号卫星的发射成功,是我国航天技术取得的首次重大突破,使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自行研制和发射航天器的国家。 、中国为何要发展载人航天: 中国为什么要发展载人航天,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被关注的问题。载人航天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高科技工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对于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国防和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载人航天,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当今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载人航天更能充分展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如果没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科研能力,如果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强劲的经济能力,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可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

3、。因此,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可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充分显示我国的综合国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载人航天,对科技发展具有强大的牵引作用。载人航天技术,集中了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是多种学科、多种技术领域尖端技术的集大成者,载人航天在应用这些已有的技术成果的同时,为促进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和载人航天的实现,又对这些科学技术领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实现这些目标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技术成果,客观上促进了这些学科的向前发展。因此,载人航天,对于科技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载人航天,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目前,虽然载人航天直接经济效益还不明显

4、,但是,载人航天活动开发的许多新技术、新产品,已经在带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人到太空中,可以利用太空环境进行一系列的试验,这些试验将不仅可以获得在地面条件下无法生产加工的新材料,还可以获得新工艺和方法。这些工艺和方法将为促进经济建设,提高效率和经济效益,产生积极的影响。 载人航天,可以促进科学研究工作的深入。载人飞船为科学工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有效载体。从太空观察地球,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球的构造,探明地球的资源、预测地震、洪水、飓风、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可以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美国航天员在太空实验室里进行了项

5、地球观察,其中包括农作物的长势、病虫害的蔓延、森林火灾、积雪的覆盖融化情况等。将观察到的资料提供给有关部门的专家,就可以对地质、地理、农业、生物、水文、环境污染和矿藏等进行研究和评估。 、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分作三步走: 按照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规划,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分三步来实施。 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并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随着我国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于年月日安全返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历史性突破,第一步任务已经完成。 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在突破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系统。神舟六号发射成功,即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计划开始启动,下一步中国载人航天的目标将是航天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 第三步,建立永久性的空间试验室,建成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航天员和科学家可以来往于地球与空间站,进行规模比较大的空间科学试验。 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