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工学矛盾_1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09783849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工学矛盾_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工学矛盾_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工学矛盾_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工学矛盾_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工学矛盾_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工学矛盾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工学矛盾_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工学矛盾 3.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高等学校的责任教育对工学矛盾的责任是间接的,不是直接的。有人报名到驾校学驾驶,但他工作忙总脱不开身,遇到了所谓工学矛盾,驾校对此该负直接责任吗?关键是驾校应该负些什么性质的责任?驾校的责任就是向“学”的质量负责,这也是向社会负责包括向学习者的职业单位负责。为了这份责任,驾校会考虑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调整“学”的时间安排,这可能会附带缓解工学矛盾,但这不能说是向工学矛盾负责。高等学校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其直接责任是对“学”的质量负责,它也会考虑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调整课程、教材、教法,这可能也会附带缓解工学矛盾,但同样不能说是对工学矛盾负责。

2、对“学”的质量负责,是高等学校的直接责任。这种责任包括多种目标,高校必须为实现这些目标负责。一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实践性特色负责,这对于许多没有培养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高等学校而言是很有挑战性的责任,因为它必须适应培养新规格人才的新要求,改变既定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培训自己的任课教师和指导教师等;二是对研究生的学术层次负责,处理好在专业领域内的理论学术与实践能力的差异平衡评价问题,处理好脱产期间的集中培养和不脱产期间的自学指导问题,严格把握好专业学位论文从开题、撰写到多种形式审查和答辩的一系列环节,确保研究生层次的质量水准;三是为了对质量负责而研究探索“工”的问题,这主要是研究

3、探索满足“工”所需要的适应性人才规格及其培养,以求“学”为“工”所用,克服学而无用的问题,它因此要负起指导帮助“工”的责任,以解决“工之用”与“学”的矛盾,这在本质上不同于本文讨论的所谓工学矛盾。我们这样讨论教育的责任,是因为事实不容乐观,解决所谓工学矛盾而不是“工之用”与“学”的矛盾,反而成了高等学校关注的焦点,这是舍本逐末的选择。一是普遍利用节假日甚至异地办学等方式集中授课。这较好地解决了不耽误当下的“工”的问题,与关注人才规格的“工之用”毫不相关,却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性质异化成了函授教育。二是普遍存在课程、教材、教法敷衍塞责状况,集中授课三五天学习一门研究生学位课程,抄几页教材或下载

4、几页论文就拿学分的不在少数;异地办学就近组班方便了学习,也为迟到、早退及请假、缺课旷课提供了条件,教学懒散的状况相当普遍;专业学位论文质量参差不齐,不规范的千篇一律的甚至弄虚作假的所谓研究日渐增多,导师的指导却日渐减少,半天批量生产几十个开题报告,一天答辩通过十几篇学位论文的情况并不罕见。三是普遍看重办学规模,不惜以牺牲质量为代价,这滋生了培养质量以外的其他责任,如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责任、增加经济收益的责任、解决所谓工学矛盾的责任等等,这些恰恰都不是最直接的责任。四、缓解工学矛盾的教育思考1.是工学矛盾问题还是教育自身的问题?在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考察中,我们发现并非所有的专业方向

5、都存在所谓工学矛盾问题,有些专业方向反而营造了令人欣慰的工学和谐状况,教育硕士们真诚希望延长脱产学习时间,导师也真诚赞誉他们刻苦认真的学习精神。譬如学科教学(外语、美术、音乐等)专业方向,就普遍存在工学和谐的状况。可见教育在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的需要方面,如果提供了真实的价值,让刻苦认真的“学”和敷衍了事的“学”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果他们学成之后不能用一纸证书而能用真才实学获得社会认可,他们就会自觉维护“学”的规范和标准,也能有效克服“工”的困难。那么当我们遭遇到工学矛盾所引发的那么多问题的时候,是否也该反省自身呢?某些专业学位研究生只要证书文凭不要水平,这固然是自欺欺人,但前提是他们能

6、够欺得了人,他们欺人还能得到实惠。进一步说,教育是否也有重视招生数量忽视培养质量的问题?教育不可能整齐划一,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比较妥善地解决工学矛盾,营造工学和谐状况的也并不鲜见。它可能是一所高等学校里的整体状况,也可能是某专业方向的整体状况,还可能是指导教师和他指导的研究生的个别状况。既然有些学校、有些专业方向、有些导师和学生能够妥善解决,那么就解决工学矛盾而言,教育自身的学养基础和责任心是否经得起拷问?我们采择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教育管理方向的教育硕士,撰写论文期间正在欠发达农村地区的教育局挂职,他最窘迫的问题就是工学矛盾。导师与他反复推敲最后确定了“欠发达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7、的制约因素与适应性对策研究”的论文题目,要求他围绕欠发达农村地区的特殊性写篇实事求是的研究报告。导师有计划地指导他学习基础理论、新课程改革的新理论,要求他在工作中注意收集学校物质环境条件、精神文化条件方面的实践资料,还要求他注意发现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原因、提出设想、尝试改进并记录结果。依循这样的指导,他的论文写作过程不仅没耽误工作,其间还发表了多篇论文并且引起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最后他完成了较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并通过了答辩。这告诉我们:有些所谓工学矛盾问题只是教育自身的问题。2.是标准问题还是规范管理问题?全日制普通研究生教育,无论硕士生还是博士生,他们中也有委培或在职攻读的,为什么他们很少在

8、所谓工学矛盾问题上有纠葛?这是因为特定的教育层次有其特定的规范和标准,也正是严格的规范和标准,造就了它们的质量保证和社会信任。不产生纠葛是因为它有严格的游戏规则,譬如学习一门学位课程可以拿多少学分,就有每周授课多少节以及至少三倍于授课时间的自学时间的规定;受理某种学位论文答辩,就有严格的受理时间规定和若干份专家评阅意见以及多大比例同意其答辩的规定。这些规定使研究生们要“工”就得暂时舍弃“学”,要“学”就得暂时舍弃“工”,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不产生纠葛还因为它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它规范着研究生必须以“学”定“工”,绝不能以“工”定“学”,工作忙就只能延长学习时间,绝没有通融的余地。成人自考和某些研究

9、生教育就有形式宽松的培养制度,但由于质量是其成败的根本,宽松的形式也就只是为优秀人才创造宽松,滥竽充数是不能得逞的。之所以成人自考拥有社会信任,就是因为它的质量;之所以较少有人在宽松形式下获得高学位,则是因为它比脱产攻读的要求往往高得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否缺乏刚性的规范和标准?是否还缺乏管理的严肃性?如果它的教育评价真正拥有像全日制普通研究生教育或成人自考教育一样的严肃性,譬如采用较大范围内的学位课程统一考试,采用较高信度的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制度,如果它的教育管理真正以质量为成败的根本,有较完善的监控机制,譬如有些高校就建立了较高比例的论文延期答辩制度,也有采用小规模高质量措施的,所谓工学矛

10、盾也就不成什么问题了。3.是两难问题还是两类问题?我们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所谓工学矛盾是否是个真问题?我们是否真是遭遇到了两难问题,甚至陷入了两难困境?深层追问就不难发现,这个看似两难的问题实际上只是两类问题:一类是要在以质量求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下逐步扩大规模,同时考虑形式和方法的开放性,如果这种开放不能保证培养质量,则坚持严格遵循有关规范或规定(如录取标准、脱产时间等规定)。另一类是不能在实质上保证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相符的质量,却试图以种种借口在形式方法上放开,导致了前述的种种问题。因此,这里的复杂性并不是真正有个两难困境,而是两类不同性质的问题被误读为两难问题。譬如通过某种制度规定保证脱产

11、时间、不允许采用异地办学,其关键就在于质量,如果承受不了高难的质量标准,就没有理由要求减少脱产时间或采取异地办学形式,否则就应该改读不授学位的课程班之类,这里不存在两难问题,只是两类问题。如果质量不能达到特定层次,却以所谓工学矛盾为借口在形式与方法上放开,就只能属于第二类问题。维持一定的培养规模必须妥善解决学习者的工学矛盾,许多高等学校就以此为理由,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招生、学制与办学形式、课程与教学等方面进行着所谓适应性调整,但考察这些调整的基本逻辑顺序就不难发现,它们多数正是从学习者的“工”出发,在不影响“工”的前提下调整“学”,在适合“学”的前提下调整教育,教育处在附庸的位置上,这显然也只能属于第二类问题,而不是什么两难问题。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