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及特征分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09740606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二十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及特征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近二十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及特征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近二十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及特征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近二十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及特征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近二十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及特征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二十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及特征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二十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及特征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近二十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及特征分析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成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国家通过制定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促进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根据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20余年政策文本的历史演进,创新创业教育在经历了自主探索、多元发展、全面深化三个发展阶段后,逐步构建起了比较健全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由此日益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展、内涵日益丰富、体系日趋完善的演进趋向。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历史演进,政策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育人理念,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和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也已成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2、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1。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创新”一词,被提及超过50余次,是名副其实的高频词汇。创新创业教育便是创新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也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中之重和突破口2。尽可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要,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政府及高校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共同目标。本文根据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20余年政策文本的历史演进,就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及特征进行分析。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一)自主探索阶段1995年,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教育领域,他主要强调科技创新,指出:推动科技进

3、步、技术创新,关键是人才,而高等学校要在培养大批各类专业人才的同时,努力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尤其是要下功夫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以带动和促进民族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提高,这是教育界的责任3。以此为契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我国今后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到1998年底,教育部提出了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中指出:要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采取措施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4。这是我国政府文件中首次出现“创业教育”的概念。进入新世纪,教

4、育部于2001年出台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2004年,国务院印发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该文件强调,各类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都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密切与行业、企业和有关部门的联系,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就业、创业和创新基地。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创业教育,推动就业观念的转变。由此可见,在这一时期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表层教育”的自主探索阶段,国家及高校主要是通过加强实践教学,如重视本科教学的实验环节,注重更新实验教学内

5、容,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重视毕业实习,提高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质量等,推动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二)多元发展阶段伴随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我国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讨论成为社会的热点之一。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国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与此同时,国家、地方及学校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政策文件,涉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路径。2007年,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战略决策和部署,经报国务院同意,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首次启动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并分两批确

6、定北京大学等120所高校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学校,并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在此推动下,全国各省教育主管部门、各高校也相继开展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由此,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在我国正式拉开了帷幕。此外,国家层面还通过重点建设500个左右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择优选择500个左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重点资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大学生竞赛活动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010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正式使用“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概念5。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

7、该意见的出台拓宽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路径。同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是指导未来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纲领和行动指南。纲要指出:当前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的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进而对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有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本科教学工程”),特别指出:要在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等方面,通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建设,力争取得明显成效。进而提出:要支持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

8、业、社会有关部门合作共建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继续资助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这一时期创新创业教育的演进历程,是不断发展完善的时期。从中可以看出,创新创业教育受到了党和政府、高校及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胡锦涛同志也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该时期创新创业教育在目标、平台、内涵、途径等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不断向综合化、多元化推进,为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效应,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三)全面深化阶段众所周知,人才培养工作在大学教育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国民经济

9、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也都聚焦人才培养,提出:“要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6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造就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全面开启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深度改革的政策文件是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该意见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和系统设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目标,明确了主要的任务和措施。该文件的颁行也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创新创业

10、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同年,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有关部门举办了规模空前的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赛吸引了31个省(市、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878所高校的57253支团队报名参加,共提交项目作品36508个,参与学生超过20万人,带动上百万大学生投入创新创业活动7。教育部还通过认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分两批确定北京大学等200所高校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通过修订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明确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可折算成学分,并对休学创业的学生,可以单独规定最长学习年限;通过建设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确定了4492位导师为首批入库导师。

11、这一时期,国家在政策层面全面、系统地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具体阐述。并在其推动下,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综合化的教育理念已有效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是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与关键,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必将推动大学教育教学的综合改革。二、创新创业教育的特征分析我们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及措施的实施,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深化及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水平的大力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如今,已确立了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呈现出了规模不断扩展、内涵日益丰富、体系日趋完善的嬗变特征。(一)规模不断扩展创新创业教育既

12、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发展初期,由于资源相对缺乏,国家在战略选择的时候,会坚持效率优先原则,支持一部分高校尤其是高水平大学先行试点、积累经验,进而带动其他高校的整体发展。2002年,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大会,确定清华大学等9所学校作为试点。2004年,教育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联合在全国37所大学进行以SYB为中心内容的创业教育8。到2015年,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有关部门举办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2017年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参与高校达到2241所,团队报名项目37万个、参与学生150万人,分别是第二届的3.

13、2倍、2.7倍,呈现出“井喷式”增长9。创新创业教育也不仅仅是高水平大学的职责和特权,已扩大到全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2007年国家启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从一开始的60所高校、立项3095个项目扩大到现在的近千所高校参与,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超过18万个国家级项目立项。从表1中可以看出,不论是立项的项目数还是高校参与数均是逐年增长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至今,国家共投入财政资金超过30亿元,参与学生近70万人次,学生专业覆盖理、工、农、医、文、法等13个学科门类。同时,从2008年开始,为加强参与高校和学生之间的经验交流,教育部依托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14、每年发起并主办一届全国创新创业年会,截至目前,已连续举办十届,累计参与师生数达7千多人,参与项目(论文)数达2600多项10。规模的不断扩展和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充分调动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积极性,也使得高校基本形成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二)内涵日益丰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国家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培养大批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因此,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不断拓展融合,其平台、内容、目标、路径等日益丰富完善,最终发展成为创新创业教育。在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本科教学工程”中,国

15、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其内容由“十一五”期间的创新实验项目扩充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该计划也成为直接针对大学生个人或团体设立的师生认可度最高、覆盖面最广、影响最大的项目之一。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也由强化实践教学改革拓展为以下九个方面的改革,分别为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逐步呈现出由单一化趋向多元

16、化、综合化的特征。人才培养目标也更加强调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价值观、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也逐步向外拓展与扩散,形成高校、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风险投资机构等共同参与,协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局面。(三)体系日趋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出台,在外在发展要求与内部发展规律的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比较健全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从纵向层面和横向层面具有不同的指向。在纵向层面,主要是形成学校、地方和中央三级建设的体系。比如2007年,国家实施“质量工程”建设项目,项目采用学校先行立项建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择优推荐、教育部组织专家评审。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和带动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