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研究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9739634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精品】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精品】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精品】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精品】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研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共河南省委党校2007级领导干部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研究学员姓名:常利强学 号: 2007010081专 业:行政管理导 师:贾 博二00年五月内容提要农村稳,则天下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70%的人口在农村,农民 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进步就 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进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是维护整个社会稳定 的基础和关键。稳定了农村和农民,从某种意义上讲就稳定了中国。本文立足实际,在理解农村社会稳定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从维护农村 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农村社会不稳定的主要表现、农村社会不稳定的主 要原因、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措施五个

2、方面进行了论述。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农 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得到了加强,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 高。随着我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利益格局的调整,现 阶段,农村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矛盾主体由公民同公民 之间逐步向公民同经济组织、企业、农村干部、政府、和建设部门转化。 矛盾内容由婚姻、家庭、邻里等简单的人身利益、财产利益方面的纠纷发 展为经济合同、劳动保障、下岗就业、征地拆迁等社会问题。表现形式也 由当事人之间向群众同集体、经济组织、建设部门之间的纠纷转变。当前, 农村社会存在群众法制观念淡薄、占地补偿纠纷频发,不法分子扰

3、乱社会、 非法宗教活动猖獗、封建迷信活动日益增多、农村赌博等不良社会风气日 渐盛行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大量存在,社会危害性大,影响了农村社会稳 定。如不防微杜渐,及时果断有效的处理,其对农村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只有采取措施,消除了这些不稳定因素,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 快速发展,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本文立足农村实际,针对影响农村稳定的现象,深刻分析了我国农村 不稳定因素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化解农村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的具体措施。本文在深刻理解农村社会稳定内涵的基础上,找出了维护农 村社会稳定的切入点,建立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工作机制:一是加强党的 领导。建立党委、政府集中统一领导,

4、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参谋助手作用的 维稳机制,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严格实行领导责任制,落实责 任追究制。二是加强农村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深入开展以“讲法律、讲权 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教育。三是推进农村法制化 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群众、党员、干部学法制度,进一步强化农村群众 的学法用法意识。四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范农村基层组织的 权力运作,建立民主决策制度,推广农村“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五是加强 基层组织建设。配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选好农村“领头雁”,加强农村党员 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素质。六是实行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有效打击和震慑

5、犯罪,以保障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 稳定。落实平安示范村创建措施,维护农村的大局稳定。一、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2(一) 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3(二)维护农村稳定是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的现实需要3(三)维护农村稳定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基础和前提4(四) 维护农村稳定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5二、农村社会不稳定的主要表现5(一)农村矛盾纠纷日趋复杂5(二)村委换届选中暴露出的不稳定因素6(三)占地补偿纠纷引发的不稳定因素7(四)一些不良分子扰乱社会秩序8(五)非法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活动日益增多8(六)农村赌博风气日渐盛行9三、农村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原因11(一)农村违法犯罪活动

6、频繁的三个原因11(二)当前农村各种封建迷信活动与非法宗教活动盛行的四个原因.12(三)农村赌博现象屡禁不止的四个原因14(四)农村不稳定因素的组织、制度原因15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王要措施17(一)加强党的领导17(二)加强农村思想道德文化建设18(三)推进农村法制化建设20(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22(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23(六)大力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5参考文献28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研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70%的人口在农村,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 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 稳定和进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是维护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和关键。正所

7、 谓农村稳,则天下安。稳定了农村和农民,从某种意义上讲就稳定了中国。所谓农村社会稳定,是指作为农村社会发展基本前提的农村社会生产 的安定协调、和谐、有序,它是与农村社会生活的严重波动、动乱失序的 失控状态对立的。现实的农村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它包括生产发 展、政治生活、思想文化生活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等诸多的领域。作为农村 社会稳定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村政治局势稳定。 主要有:(1)党在农村的基层政权的稳定。一般来说,农村的政局是否稳 定。首先取决于是不是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治领导核心,这个领导核心在村 就是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2)党和国家关于农村工作的路线、方针、政 策的

8、稳定,政策的稳定反映了党的稳定。(3)国家的政治职能在农村得到 有效的发挥。党中央、国务院在广大农民中享有很高的权威,党和国家关 于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畅行无阻,得到坚决的贯彻执行和落实。(4)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即在农村社会生活中较少出现骚乱、冲突、暴力等 社会现象。二是农村经济形势稳定。农村经济形势稳定,不是指农村社会 经济生活或经济建设稳而不动,停滞不前,而是指农村经济稳步、协调、 持续的发展。农村经济形势稳定是整个农村社会的物质基础,缺少这个物 质基础,就难以维持农村政治局势的稳定,也不可能有真正的,长远的农 村社会稳定。三是农村社会秩序安定。即农村社会成员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井然,

9、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秩序安定表现为两方面:(1)社会风 气正常,尤其是党风正常,如果党风不正,整个社会风气就会受到影响;(2)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四是农民思想情绪稳定。思想情绪稳定是指人 心稳定,即广大农民的政治观念、价值观念、信念、愿望、情感等得到有 效和适当的表达,人们的精神生活呈现出一派积极向上,协调和谐的局面。 主要表现在:(1 )广大农民的政治思想得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的有效指导,人们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凝聚人心,统 一思想。(2)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获得了普遍的认同。如勤劳致富,遵 纪守法,尊重知识和人才,集体主义等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被广大农民群众

10、所认同。(3)广大农民心理安适,对于自己的社会生活感到舒心、满意, 并对未来充满信心,具有安全感。一、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我党历来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把维护社会稳定当作全党全社会压 倒一切的关系全局的重要工作。坚持稳定压倒一切,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 定的关系,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是 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基本经验,也 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我国疆域辽阔,绝大部分地处农村,农 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70%。因此,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是维护整个社会稳定 的基础和关键,“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小康, 就没有全社

11、会的小康”。所以,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对于推进经济社会 的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 标,都具有重要意义。(一)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发展是硬道理,是第 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没有稳定这个前提条件,什么事情 也干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更不可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维 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邓小平同志指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 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 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占我国80%人口的农村不稳定,不仅影 响社会政治稳定,而且严

12、重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进程。农村稳,则天下安。因此,做好农村工作,抓好农村社会 稳定,是为经济建设创造安定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二)维护农村稳定是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村基础 设施得到了加强,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生产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但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加速转型及利益格局的调 整,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大量出现。一方面,在社会转型 过程中,产生的如贫困、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矛盾问题日益突出。封建

13、 迷信与邪教活动屡禁不止,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逐步向农村蔓延,以及 由此引发的盗窃、抢劫.杀人等犯罪行为,影响了社会稳定。另一方面,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决策实施过程中,如征地拆迁、权属纠纷及 部分干部腐败、滥用职权引发的干群矛盾、社会纠纷及群体性事件,影响 了社会稳定,导致群众出现打横幅、举状纸、呼喊口号、拦截车辆、围堵 门口等行为激烈的上访行为发生。甚至引发一些严重的群体性事件,如贵 州瓮安事件,云南胶农事件,甘肃陇南事件,以及2009年的海南东方事 件、湖北石首事件、新疆乌鲁木齐事件,严重扰乱了农村 和社会的稳定。所以,农村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维护农村稳定的任务十分 艰巨,这就要求我

14、们必须与时俱进,认真研究、分析、掌握农村存在的不 稳定因素,正确认识新形势,准确把握农村矛盾的规律和特点,采取积极 有效的措施化解处理农村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达到农村社会稳定与社会 发展同步,与时代合拍,实现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三)维护农村稳定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稳定是基础,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 与发展也就无从谈起,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 要前提,这是我们党对以往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正确处理好三者的关系, 是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的全局性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15、事关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 作出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国农村改革的 核心内容是实行家庭承旬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改革的 实质是要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也是要更好的实 现广大农民的权益。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体制改 革,使农村有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 村生产力,为我们开辟了农村经济繁荣发展的道路。但是,发展农村经济, 深化农村改革,都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为保障。历史证明,社

16、会稳定 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日本二战后三十年经济高速增长,是建立 在稳定的社会基础之上的。而我国“文革”的教训则从反面说明,离开安定 团结的社会环境,一切都无从变起。所以,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 活水平大提高,也必须依赖于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1) 维护农村稳定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 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这要求我 们,必须正确认识及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协调好各方 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抓紧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必 须加强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