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管理表及利润管理基础知识分析(共36页)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209172675 上传时间:2021-11-08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润管理表及利润管理基础知识分析(共3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利润管理表及利润管理基础知识分析(共3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利润管理表及利润管理基础知识分析(共3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利润管理表及利润管理基础知识分析(共3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利润管理表及利润管理基础知识分析(共3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润管理表及利润管理基础知识分析(共3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润管理表及利润管理基础知识分析(共36页)(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利润表分析知识要点:投资者投资企业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而利润表反映了企业一定期间发生的收入、费用和利润,是企业经营业绩的综合体现,它揭示了企业的未来前景和是否有能力为投资者创造财富。因而,对利润表的分析成为对财务报表分析的重点,一系列评价企业营利性的指标都建立在利润表项目的基础之上。首先介绍了利润表的作用和结构,然后分别说明了利润表的主要项目分析、趋势分析、结构分析,最后详细讲解了利润额变动分析、利润分配分析以及币值变动下对利润表的分析。第一节 利润表分析基础一、利润表(一)利润表的信息作用利润表又称损益表,它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月份或年度)的经营成果(利润额或亏损额)的报表,是企业的定

2、期报表之一。利润表是根据“收入-费用=利润”的会计平衡公式和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原则编制的。企业定期编制的利润表,不仅要向企业管理部门报告,同时也要向外部的有关部门和人员报告。其重要作用如下。1. 利用利润表提供的财务信息,可以了解和分析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利润表通过对收入和成本费用情况的反映,一方面,可以提供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收益情况、成本费用情况以及资金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从而可以使报表的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成果,了解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另一方面,还可以从动态角度帮助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的偿债能力虽然取决于企业的营运资金,但归根结底取决于企业获利能力的高低。因此

3、,利润表提供的经营成果信息,对投资者来说,可帮助其预测、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据此作出投资、增加投资、投资多少、投资于哪个方向或者是否收回投资的决策;对企业的债权人来说,可帮助其预测、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据此作出应否维持、增加或收缩对企业的信贷的决策。2. 利润表提供的财务信息,可以为经营管理者进行未来经营决策提供依据通过比较、分析利润表中各项构成因素,并与以前各期相比较,可以反映出企业各项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升降趋势及其变化幅度,找出原因之所在,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分析企业利润的形成结构,对利润进行结构分析,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包括投资决策、筹资决策)提供依据。3. 利用利润表所

4、提供的财务信息,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经营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趋势利润表比较完整地提供了企业在一定时期的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等有关损益的情况,是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主要资料来源,如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中的许多数据都与利润表有关。通过分析前后期企业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的增减变动情况,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获利趋势。对企业利润总额的增减变化分析,可以判断企业利润变化的趋势,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此外,利润表是国民收入计算的主要资料来源,所以它有助于国家的宏观国民经济核算。同时,对利润表中的利润项目与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净流量数额进行比较,可以更进一步地了解企业获利与收

5、入的真实性。(二)利润表的结构利润表是通过一定格式来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由于不同的国家和企业对会计报表的信息要求不完全一样,因而利润表的基本结构也不完全一致。目前普遍采用的主要有单步式和多步式两种结构。1. 单步式所谓单步式,是将本期全部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按顺序排列汇总,然后将所有支出(包括资产减值损失和营业外支出)按顺序排列汇总,两者相减得出企业当期净损益。因为只有一个相减的步骤,所以称单步式。其简化格式如表3-1所示。表3-1 单步式利润表项 目本 月 数本年累计数收入支出净利润单步式利润表所表示的都是未经加工的按性质分类的原始资料。其优点是比较直观、明了、简单,易于编制,而

6、且,这种格式对一切收入和费用等同对待,不分先后,可避免让人误认为收入与费用的配比有先后顺序。其缺点是不便于分析利润的形成结构,也不利于不同时期各种项目的前后比较。2. 多步式所谓多步式,是将利润表的内容作多项分类,相关收入与相关费用进行配比,分别计算出不同业务的结果,然后上下相加减计算确定本期的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额。其简化格式如表3-2所示。表3-2 多步式利润表项 目本期金额上期金额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每股收益根据企业会计制度,我国企业利润表统一采用多步式结构,其具体格式如表3-3所示。表3-3 利润表编制单位:年月 元项 目行次本年金额上年金额一、营业收入1减:营业成本2 营业税金

7、及附加3 销售费用4 管理费用5 财务费用(收益以“-”填列)6 资产减值损失7 加: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净损失以“-”填列)8 投资净收益(净损失以“-”填列)9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填列)11加:营业外收入12减:营业外支出13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理净损失(净收益以“-”填列)14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填列)16减:所得税17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填列)19五、每股收益21 基本每股收益22 稀释每股收益23企业以收入为起点,计算出当期的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额。其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额的形成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以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

8、用、资产减值损失后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计算出营业利润,目的是考核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第二步:以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再减去营业外支出计算出利润总额,目的是考核企业的综合盈利能力。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第三步: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减去所得税,计算出当期净利润额,目的是考核企业最终盈利能力。净利润额=利润总额-所得税第四步:在净利润基础上计算出企业每股收益,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目的是考核企业综合盈利能力。多步式利润表的优点在于:便于对企

9、业利润的构成进行分析,明了盈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或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使管理更具针对性,同时也有利于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比较,还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二、利润表的附表及分析利润表的附表主要有利润分配表和分部报表,除此之外还有: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营业费用明细表;财务费用明细表;营业外收支明细表;投资收益明细表;其他业务收支明细表等。下面我们主要说明利润分配表和分部报表。 (一)利润分配表1. 利润分配表的概念利润分配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实现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情况以及期末未分配利润的结余情况的会计报表。利润分配表包括在年度会计报表中,是利润表的附表,用以说明利润

10、表上反映的净利润的分配去向和利润分配的构成情况。2. 利润分配表构成利润分配表由表头和表体两部分构成。表头部分列出报表的名称、编制单位、编制年份、报表编号以及货币计量单位等。该表表体部分采用“报告式”结构,按照利润分配的顺序依次列出净利润、可供分配的利润和未分配利润,全面反映企业实现利润的分配情况及期末结余情况。3. 分析利润分配表的目的利润分配是在企业已形成的经营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分配,它与企业经营和理财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并对会计报表使用的各方产生影响。其分析目的不仅在于了解利润分配的去向及其合理性,还在于透过利润分配结构的变动,掌握企业经营和财务正在发生的异常变动以及发展趋势。(二)分

11、部报表(业务分部、地区分部)1. 分部报表的含义分部报表反映企业在各行业、各地区经营业务的收入、成本、费用、营业利润、资产总额以及负债总额的情况,分别按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编制。业务分部是指企业内可区分的组成部分,该组成部分提供单项产品或劳务,或一组相关的产品或劳务,并且承担着不同于其他业务分部所承担的风险和回报。地区分部是指企业内可区分的组成部分,该组成部分在一个特定的经济环境内提供产品或劳务,并且承担着不同于在其他经济环境中经营的组成部分所承担的风险和回报。两个或多个本质上相似的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可以合并为单一的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企业应当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于本企业的业务分部、

12、地区分部的分部原则,并且一贯性地遵循这一原则。2. 分部报表编制范围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之一的,应当纳入分部报表编制的范围。(1) 分部营业收入占所有分部营业收入合计的10%或以上(这里的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下同)。(2) 分部营业利润占所有盈利分部的营业利润合计的10%或以上,或者分部营业亏损占所有亏损分部的营业亏损合计的10%或以上。(3) 分部资产总额占所有分部资产总额合计的10%或以上。按上述条件纳入分部报表范围的各个分部对外营业收入总额低于企业全部营业收入总额75%的,应将更多的分部纳入分部报表编制范围(即使未满足上述条件),以便编制分部报表的各个分部对外营业收入总额

13、至少达到企业全部营业收入总额的75%。纳入分部报表的各个分部最多为10个,如果超过,应将相关的分部予以合并反映;如果某一分部的对外营业收入总额占企业全部营业收入总额的90%及以上,则不需编制分部报表。3. 分部报表中主要项目的说明“对外营业收入”、“对外销售成本”,是指某个业务分部对整个企业以外的单位销售所产生的收入、成本。“分部间营业收入”、“分部间销售成本”,是指某个业务分部与其他业务分部从事销售业务所产生的收入、成本。“分部资产总额”,是指分部在其经营活动中使用的并可直接归属于该分部的资产总额。“分部负债总额”,是指分部的经营活动形成的并可直接归属于该分部的负债总额。4. 分析分部报表的

14、目的分析企业分部报表的目的在于评估不同因素对企业的影响,以便更好地理解企业以往的经营业绩,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合理的预测和判断。企业的整体风险和收益是由企业生产经营部分、各生产经营地区的风险和收益构成的,要具体了解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收益情况,不仅要分析企业整体的情况,还必须借助分部报表按不同业务部门或不同地区提供的收入、费用、经营成果以及资产占用等较为详细的分部信息。通过分析分部报表提供的信息,可以了解各种产品或业务所占的比重、风险的大小、回报的高低等。第二节 利润表主要项目分析一、分析目的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月份、年度)内利润(或亏损)实现情况的会计报表。它是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和评价

15、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的重要依据,通过对表内主要项目的分析,可以具体了解企业利润形成的主要因素、影响利润额的主要原因,从而进一步分析企业的利润结构,为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二、对利润表主要项目的分析(一)营业收入这里的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在对企业的营业收入进行分析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企业营业收入的品种构成企业大多从事多种商品或劳务的经营活动。在从事多品种经营的条件下,企业不同品种的商品或劳务的营业收入构成对信息使用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占总收入比重大的商品或劳务是企业过去业绩的主要增长点。此外,信息使用者还可以通过对体现企业过去主要业绩的商品或劳务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从而判断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2. 企业营业收入的地区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财务报表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