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仙外史》潜在研究空间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08614268 上传时间:2021-11-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女仙外史》潜在研究空间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女仙外史》潜在研究空间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女仙外史》潜在研究空间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女仙外史》潜在研究空间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女仙外史》潜在研究空间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女仙外史》潜在研究空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女仙外史》潜在研究空间(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女仙外史潜在研究空间 蒋春燕摘要:清初吕熊的女仙外史是一部文人独创的长篇白话小说,关于女仙外史研究主要集中在作者问题,作品思想内容方面,作品艺术特色方面,目前关于主题美学、评点美学等方面还没有得到充分地研究,这些方面的研究有着潜在的研究空间。关键词:女仙外史;吕熊;潜在研究女仙外史被誉为“新大奇书”,与明朝的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相提并论。对这部女仙外史的评点者高达六十七人,其中包括文学家王士禛,剧作家洪升,画家八大山人等,在古代通俗小说中,这现象是绝无仅有的。女仙外史的评点全部写在本书付刻之前,评点者全为作者同时代之人。尽管这部小说在当时引起巨大的轰动,但这部小说的专题研究并没

2、有很多。近年来关于女仙外史研究有所增加,但研究主要集中在作者问题,作品思想内容方面,作品艺术特色方面,其他方面如美学,天狼星意象等有遗漏之处。女仙外史是以明朝为历史背景而作的长篇白话小说,对吕熊以及这部著作的深度研究,有利于对明清两朝的文化思潮以及社会历史、生活习俗等等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明清小说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女仙外史目前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然还有一些问题尚待解决和探讨。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即为女仙外史的主题美学与评点美学,构思与结构美学,遗民作家情结的共性与个性,朱棣天狼星意象。一、女仙外史的主题与评点美学女仙外史之所以被称为“新大奇书”,其中有一点便

3、是它的主题迎合了当时的受众者,小说中的先进的女性观、独特的历史观还有宗教观也是它的主题美学之一。西方一些现代流派的作家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多层次的主题,或者叫作多义性的、立体化的主题。例如詹姆斯.乔伊斯的最著名的小说尤利西斯,据他自己讲,主题就是多层次的。他说:“这部小说既是犹太人和爱尔兰人的史诗,又是人体器官的图解;即是他本人的自传,又是永恒的男性和女性的形象;既是艺术与艺术家成长过程的描绘,又是圣父和圣子的关系的刻画;既是古希腊英雄俄德休斯经历的现代版,又是传播圣经的福音书。”(1)故而,女仙外史的研究少不了小说与点评者的关系。女仙外史有着庞大的点评者,小说每一回的后面有好几个总评,观点有

4、些相似,有些不同。中国古典小说美学的主要形式为小说评点,评点最初是在诗歌和散文方面,并未涉及小说。后来,由于时代的发展,逐渐地发展到小说领域。到了明代万历年间的李贽和叶昼,把小说评点变成了一种文学批评的独特形式和古典小说的美学形式。二、女仙外史的构思与结构美学“从哲学、心理学或社会的角度研究结构的规律,就是结构的美学。例如,中国古典小说美学家认为小说的结构应适应欣赏者的美感心理,并由此提出了一套结构的办法,这就是结构的美学。”(2)中国古典小说有单线结构还有复线结构,单线结构的长篇章回小说有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等等。复线结构最著名的长篇小说非红楼梦莫属,红楼梦是经纬交叉的网络式结构。复线结

5、构也包括明暗线双线结构,女仙外史就有明暗线。明线是女主角唐赛儿的行踪。暗线是建文帝的行踪,这条线忽隐忽现,从故事的开端一直到故事的结局贯穿着。明线与暗线互为表里关系,两者统一才能构成一个整体。因其建文帝的落败,唐赛儿才会出手起义勤王。唐赛儿之所以定都在济南。这也与建文帝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明暗线也有交叉的地方,一共出现过三次,第一次在三十六回,唐赛儿遣使分两路地在寻找行在,至五十四回建文十三年,建文帝一直不露面,不过他通过旧臣传达诗与缄。第二次遣使在第六十七与六十八回中,平定三郡的建文十六年,这次建文帝终于露面示人。第三次遣使在建文二十五年,第九十二回中,建文帝答复于次年八月回銮。明暗两线交叉

6、进行着,分叙与合叙贯穿始终。这样一部宏大的长篇小说,变得有迹可循,故事的发展脉络清晰。三、探析遗民作家情结的共性与个性首先,探析吕熊与同时代遗民作家的对比区别,探讨其共性与个性。其次,探析吕熊与历代遗明文人的对比区别,探讨其共性与个性。再次,吕熊为代表的小说家与其他领域的遗民“大家”心态对比分析;明清易代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作家的创作心态必然会受到其影响。身为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选择是否抵抗?还是顺从?作者内心也是很纠结,心态也是显得自相矛盾。女仙外史有时会出现内容上前后自相矛盾之处,也许不是吕熊的创作水平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出处在夹缝中的遗民情结的两难尴尬心态。吕熊是大多数清初汉族

7、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遗民”的汉族作家有着对爱新觉罗的统治的种种无奈和不满,有着对明代故国的眷恋情结。源于对统治者的血腥镇压的害怕畏惧心理,清初的遗民诗文同样地不敢有丝毫的“僭越”的“大逆不道”之言论。“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这样的诗句,会给写作者带来杀身之祸。一部分士人选择隐居,以避祸乱杀生,他们想要置身事外。明清易代之际,不乏卖身求荣的文人,这也蕴含着深刻的种种社会原因。明史记载:“户部人才高文雅言时政,因及建文事,辞意率直,帝命议行之。瑛劾文雅狂妄,请置之法。帝曰:草叶之人何知忌讳,其言有可采,奈何以直而废之。瑛刻薄,非助朕为善者。以文雅付吏部,量才授官。”(3)还有同年十一月谕礼部记

8、载道:“建文中奸臣已戮,其家属初发教坊司锦衣卫浣衣局及习匠奴功臣家,值赦俱宥为民,还其田土。”(4)在封建君主统治下,“皇帝”有着绝对的权威。后来,永乐帝对遗民的缓和转变,对作家同样有着深刻的影响。四、朱棣天狼星意象于丹的嫦娥形象与的创作(5)一文中,探析了嫦娥因天命要下凡,去帮助建文帝恢复王业,嫦娥化生为唐赛儿干出了一番霸业,她做的也是扶植纲常的正义之事,由“妖妇”变成了“女仙”。于丹还把历朝历代的嫦娥形象的不断变化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嫦娥”与“唐赛儿”两个名字,在发音上,竟还有些相似。但就目前而言,没有一篇论文是关于天狼星意象与女仙外史创作的关联。小说中的燕王朱棣是天狼星下凡。史记天官书载

9、道:“狼比地有犬星,曰南极老人。”杜甫有诗泊松滋江亭载道:“今宵南极外,甘作老人星。”老人星指的就是天狼星。天狼星是最为明亮的一颗恒星,他在女仙外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中国古代星象学说中,天狼星是“主侵略之兆”的恶星。这与朱棣的形象相呼应,朱棣就是一名侵略者,对于建文帝而言,他名副其实地是一枚惡星。这与小说中的天命观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为这部小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五、结语关于女仙外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者方面,作品思想内容方面,作品艺术特色方面,但还有近一半评点者的姓名与其生平资料仍需深入考究。在内容方面涉及的一些主要问题如主题美学和叙事学等方面暂未有完备系统地研究整理。评点美学和遗

10、民作家情结的共性与个性还有关于天狼星意象与女仙外史小说的联系等方面具有潜在的研究空间。注释:叶朗.中国小说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2.叶朗.中国小说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9.张廷玉明史卷三百十八.北京:中华书局,2000,5297.张廷玉明史卷八.北京:中华书局 2000,75.于丹.嫦娥形象与的创作J.学习与探索,2004(02):116-119.参考文献:1叶朗.中国小说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2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3于丹.嫦娥形象与女仙外史的创作J.学习与探索,2004(02).北方文学2019年30期北方文学的其它文章英语纪录片字幕翻译与信息传播韩少功小说中的现代性叙事基于OBE理论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民族文化差异在英美文学评论中的作用分析玉簪记中的理想爱情描写及其变化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