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金** 文档编号:208421744 上传时间:2021-11-0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莆田市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福建省莆田市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福建省莆田市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福建省莆田市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福建省莆田市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市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莆田市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国学,何学?这是人们津津乐道,却也让专家学者大为困扰的问题。章太炎指出:“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张岱年认为:“所谓国学即中国学术之意。”其实,国学就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经典化、知识化、普及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如何看待国学?中国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先秦诸子到宋明理学等思想都闪耀着古人的睿智,规定着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方向与精神表现。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传统文化虽有“厚德载物”的胸襟和气质,亦有空

2、谈心性,轻于实践的固有缺陷与不足;长于道德规范架构,短于思维方式的更新。这使得传统文化在向现代社会转型中步履维艰,困难重重。以何种态度,站在何种立场,支持何种观点来看待国学,就成为关涉国学弘扬,国学复兴,国学能否正常发展的重大理论命题。我们对待传统,抱守残缺,故步自封要不得;数典忘祖,粗暴武断亦要不得。重提国学,弘扬国学,不是要拘泥于经典,食古不化,而是要从中寻找民族文化的“根”与“魂”,在普及中修复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国学研究该求是,还是致用?学术研究本身就包含了“是什么”和“怎样做”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是什么”就是学术研究要讲求客观,实事求是,在客观事实中探究真知。“怎样做”是将所学知识

3、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接受检验。探寻“是什么”是更好地解决“怎样做”的前提。君子有志于学,首先在于学能明道、明理。而通过这种思想创造活动,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学习规律,达到寻求真知目的,即求是;在此基础上有所为而为,则是“致用”,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固然保持了学人对社会政治的紧密关切,避免了单纯地“为学术而学术”,但也会使不少人受此误导,认为做学问的最终目的是讲求功利的实用主义,使学术研究沦为政治的附庸,违背学术求真求是的初衷。作为数千年学问积累结果的国学,我们不要总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它。如果仅仅满足于从国学中寻找某些应对现实问题有用的技巧和方法,那就太实际、太简单化

4、了。 国学的使命是什么?这牵涉国学研究与国学普及两个方面的问题。国学研究是某些领域的相关人士通过努力获得前沿性的研究成果,对国学自身的推进和完善起着重要作用。国学普及则是学者通过通俗化的形式,向社会大众普及包括前沿成果在内的国学基础知识,让他们以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亲近经典,确立自己的道德理想和精神追求,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国学研究是国学普及的前提与基础,国学普及是国学研究的延伸与补充。我们倡导具有包容、和谐、共生共存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借助国学研究与普及创造出与我们当前国家形势相适应的,能满足广大人民精神生活需要的新文化。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也要吸取外来先进文化并

5、加以融合;不仅要提倡正确的价值观,也要用发展的眼光批判和否定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内容。(摘编自学理论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虽然各家对国学的表述不同,但其实国学就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经典化、知识化、普及化。B. 国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闪耀着古人的睿智,规定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与精神表现。C.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表现出独特的胸襟与气质,但存在有空谈心性,轻于实践的固有缺陷。D. 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不能原封不动的照搬照用,也不应该全盘否定,认为它落后于时代。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国学研究该求是还是致用的问题并不矛盾,这是两

6、个层面的问题,正确理解“求是”方可正确理解“致用”。B.某些领域的相关人士通过努力获得国学研究前沿性的成果,推进了国学自身的完善,这有利于国学的普及。C.不少人认为研究国学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实利,这违背了学术研究的初衷,是对“致用”意义的一种错误理解。D. 国学普及的重要意义在于让国人可以以更为简易的方式亲近经典,通过熏陶,确立自己的道德与精神取向。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传统文化长于道德规范架构,短于思维方式更新的特点是传统文化在向现代社会转型中步履维艰的原因之一。B.国学虽博大精深,但并非完全适用于当代,我们弘扬复兴国学应着眼当下,站在发展的态度立场上

7、看待国学。C.国学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它需要在普及的过程中修复,这样它才能成为满足广大人民精神生活需要的新文化。D.国学的使命在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是综合考虑国学研究与国学普及两方面意义而得出的判断。(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三八五十六 彭育彩鸡鸭市场里,人挤人,她把手袋移到眼皮底下,紧紧地揣在怀里,在人群中见缝插针地缓缓前行。她锐利的目光扫向两边的鸡笼子,鸡笼子里的鸡,大都色泽黯淡,无精打采。忽然,她的眼前一亮,市场的东北角,有一笼正宗土鸡。那笼土鸡,外表金黄有光泽,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一只只神气活现,在笼子里互相叮啄着。她小心地分开人群,上

8、前抓起一只阉鸡。摸摸羽毛,油光发亮;看看爪子,老成硬实;拨开身上的羽毛,里面是洁白凝脂的肌肉;再转过来检查鸡屁眼,干净如洗,没有粪便玷污的痕迹。她在心里暗赞道:果然好鸡!凭经验,她知道:这样的鸡,自小到大,野放粗喂,吃的都是五谷杂粮,肉质特别细嫩甜美。鸡的主人是一位大娘,蓝色上衣,黑色裤子,穿得几乎褪尽了原色。一双解放鞋,大概是因为重复洗刷的缘故,鞋带细得不成样子,鞋底薄得似乎只消轻轻一戳,就会穿孔。短短的一头白发,被风吹得有些凌乱。大娘用松树皮一样粗糙的手从笼里抓出一只鸡,笑盈盈地望着顾客,不时地吆喝一声:“要买鸡吗?家下鸡,便宜卖了。”亲切的吆喝声,让有心买鸡的人忍不住停下了脚步。她问:“

9、大娘,这鸡多少钱一斤?”大娘不假思索地答应道:“8块半钱一斤。”这价钱,值!但她还是习惯性地讨价还价:“能少一些吗?”这时,他挤了进来,望着她手中的鸡搭讪说:“这鸡看起来还可以,给我瞧瞧。”说完,便顺手将鸡抓了过去。他掰掰鸡的爪子,摸摸鸡的羽毛,按按鸡的食囊说:“不错,这只鸡我要了,价钱能少一些吗?8块钱一斤吧。”听他这么一说,她着急了,伸手就去夺鸡:“这只鸡,是我先相中的,你还是另选一只吧。”他拿鸡的手往后一缩:“你叫我另选,为什么你自己不另选呢?”她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他把鸡抓得更紧了。遇上他这样的人,她只好自认倒霉了。看她又在鸡笼里抓起一只鸡,他开始砍价了:“大娘,你看,我们都想买你的鸡,

10、如果价钱合适的话,你的鸡很快就能卖完了。”大娘的鸡,无可挑剔,越来越多的人挤了进来,不一会儿,大娘的8只鸡都被顾客挑完了。买主提着鸡,以大娘为中心,围成一圈,就只等着把鸡的价钱压下来。大娘看着自己的鸡那么抢手,高兴得合不拢嘴,很爽快地答应说:“8块就8块吧。”她有些替大娘可惜,按目前的市场行情看,这鸡卖8块半钱一斤完全不成问题,如果大娘懂得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这鸡很有可能就能卖到9块钱一斤。价钱讲好了,大娘就开始称鸡了,5斤3两、4斤9两、6斤5两人太拥挤了,大娘有些手忙脚乱。他把鸡装进菜篮子,趁着混乱,转身想溜。她一把扯住他:“你的鸡还没过称付款呢!”他用力一甩,挣脱了她的手,粗声粗气地说

11、:“我这不是正准备称吗?”他选中的那只鸡是5斤8两,刚一过秤,“噗”的一声,一泡鸡屎落在了地上。他指着鸡屎:“大娘,你看,鸡拉了一泡屎,这泡带不回去的鸡屎,你总不能让我8块钱一斤买了它吧?”大娘给他重称了一回,5斤7两,果真少了一两。他嚷嚷道:“你看看,一两呢,我又捡回了8毛钱!”该付鸡款了,大娘只知道5斤鸡要收40块钱,不知道5斤7两鸡该收多少钱。于是,他就自个儿计算起来:“五八四十,七八二十四,大娘,总共是42块4毛,对吧?”大娘说:“我没文化,不会算数,你说多少就多少吧,不要欺负我老人家就行。”她说:“大娘,不是42块4毛,应该是45块6毛。”他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脖子上的青筋条条突起

12、,喉结鼓胀得像被惹急了的眼镜蛇。他冲着她大声呵斥道:“你会不会算数?数学不及格你就给我闭嘴,明明是42块4毛,哪来的45块6毛?多管闲事!”大娘息事宁人地劝道:“算了,算了,42块4毛就42块4毛吧。”他掏出钱包,付了鸡款,得意地扫了她一眼,提起鸡,吹着口哨走了。望着他的背影,她无可奈何地摇摇头。看着大娘那松树皮一样粗糙的手,那几乎褪尽了原色的衣裤,她的眼睛,似乎能穿透鸡的食囊,看见里面的剩饭和烂菜叶子。她手中的鸡,重6斤3两,她也自个儿计算起来:“六八四十八,三八五十六,大娘,总共是53块6毛。”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用一个远镜头描写“鸡鸭

13、市场里,人挤人”,为故事的发生设置了典型环境;然后用一个特写镜头描写了“她”的出场,为下文作了铺垫。B小说先通过“她”的眼描写了一笼土鸡的外表、神气,然后又通过“她”的摸,描写一只鸡的羽毛、爪子、肌肉等,表现出“她”是一个挑剔的人。C小说细致地描写了大娘的外貌,突出了她衣服的旧、鞋磨损之严重、头发的白、手的粗糙,真实地表现了她的身份;一位被生活折磨而失去信心的老人。D小说结尾处,再一次通过“她”的眼写大娘粗糙的手、旧的衣服,通过“她”的想象写鸡的食囊里的食物,照应了前文,意在使大娘的形象更鲜明突出。5用“三八五十六”作题目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6小说中的“他”主要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

14、要分析。(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刘慈欣:当代中国科幻第一人2013 年 8 月 23 日,一个消息震惊了中美科幻界:著名科幻读物出版社托尔出版社宣布,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科幻扛鼎之作三体,即将登陆美国这是中国大陆长篇科幻小说首次在海外主流出版社出版。刘慈欣,1963年出生于北京,当时他父亲是北京煤炭设计院的干部,母亲是一名复员军人。“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全家被下放到山西阳泉一家煤矿,父亲做矿工,母亲当小学教师。高中毕业后,他考入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读的是水电工程专业。追溯刘慈欣爱上科幻文学的源头,当是那本父亲从北京带回来的凡尔纳的地心游记。读到这本书

15、,刘慈欣说自己“一下子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就像是寻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了”。在父亲床下的一个小木箱里,他还看到了卡赞采夫的太空神曲、叶弗列莫夫的仙女座星云。入了迷的刘慈欣手不释卷,把这些书看了一遍又一遍。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一些外国的科幻作品在国内解禁,他又读到凡尔纳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环游月球及一些苏联的科幻文学作品。英国科幻作家亚瑟克拉克的作品,更使刘慈欣领略到科幻的震撼和巨大魅力。刘慈欣说自己从克拉克的作品中感受到宇宙的广袤和神奇,看到科幻“像造物主般”创造出一个个“真实到精致可触摸的想象世界”。 1978年,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出版面世,初版就销售一百六十万册。看到中国人写的科幻小说,刘慈欣倍感亲切,从而跃跃欲试。这个当时只有十五岁的初三学生开始尝试写作科幻小说。这篇小说虽然没有发表,却开启了他的想象之门。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幻文学陷入低谷,许多科幻作家纷纷搁笔,而迷恋科幻的刘慈欣欲罢不能,他一有想法,就写出来,稿子写了不少,却连能投稿的杂志都找不到。短篇写得不过瘾,刘慈欣又摆弄起了长篇。1989年,他完成了中国2185,两年后的1991年又写了超新星纪元。后者被评论界赞誉为“一部文明浴火重生的宏大史诗”。创作于20世纪末的“大艺术三部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