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文献资料

上传人:晴**** 文档编号:208265173 上传时间:2021-11-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文献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文献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文献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文献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文献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文献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文献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文献资料陈东 2015-9-6狼烟起,江山北望。(屠洪刚:精忠报国)不出户,知天下。(老子第四十七章)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报刊】中国的报纸是世界上最可靠、最有用的报纸,因为报上载有有关公众要求、各级官府的收益的详细情况。(来源:【法】伏尔泰著;梁守锵译:风俗论:论各民族的精神与风俗以及自查理曼至路易十三的历史(上册),商务印书馆,2009.08,第243页)报刊发展受到限制,其中最明显的原因是识字率低,通常估计为3%-5%,这种估计可能偏低,据此大约只有一两千万人能够阅读,其中很多人对报刊不感兴趣或不

2、关心。(来源:【美】白瑞华著;苏世军译:中国近代刊史1880-1912,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12,第16页。)民众对自己邻里之外的世界感到好奇,但是他们对严肃新闻不感兴趣,不赞成办大型新闻社。许多文化人愿意读新闻但却买不起报纸。租借公报的做法在北京和省城很流行。节省财力往往会抑制新闻出版业务,而不是精简新闻的运作。印刷费用低廉,公报和民报成本很低(来源:【美】白瑞华著;苏世军译:中国近代刊史1880-1912,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12,第16页。)西国之为日报主笔者,必精其选,非绝伦超群者,不得预其列,今日云蒸霞蔚,持论蜂起,无一不为庶人之清议。其立论一秉公平,其居心务期诚正。如英

3、国之泰晤士,人仰之如泰山北斗,国家有大事,皆视其所言以为准则,盖主笔之所持街,人心之所趋向也。美国日报,一日至颁发十万张,可谓盛矣。大日报馆至用电报传递,以速排印。夫岂第不胫而走也哉,华地之行日报而出之以华字者,则自西儒马礼逊始,所刻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是也,时在嘉庆末年。(王韬:论日报渐行于中土,1876年。)(来源:陈建云主编:中外新闻学名著导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08月第1版,第5页。)这时候,关于文学上,有一事颇足以震动全中国青年学子的,是梁启超的时务报在上海出版了。这好像是开了一个大炮,惊醒了许多人的迷梦。那时中国还没有所谓定期刊物的杂志,时务报可算是开了破天荒,尤其像我们那

4、样的青年,曾喜欢读梁启超那样通畅的文章。当时最先是杨紫辚的老兄寄到了一册,他宣布了这件事,大家都向他借阅,争以先睹为快。不但是梁启超的文章写得好,还好像是他所说的话,就是我们蕴藏在心中所欲访的一般。(来源:包天笑著;刘幼生点校:钏影楼回忆录-钏影楼回忆录续编,三晋出版社,2014.03,第110-111页。)工业革命后,欧美各国逐渐实现了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其日益明显的三大社会特征工业化、都市化和教育的普及化为大众报纸的产生准备了充分的条件。“工业化提高了印刷的速度和质量,都市化造成了人口集中,教育普及增加了读报阅报的人数。”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以美国的太阳报、纽约先驱报、纽

5、约论坛报等为代表的廉价报纸应运而生,并开创了大众报刊的新时代。廉价报纸的最大特点廉价,是其大众化的主要原因,它使人人都买得起报纸,从而扩大了读者群,增加了发行量,进而又吸引了大量广告,使报纸的印刷和发行获得了经济来源。这使得报纸的经营方式获得了突破性的改变不必依赖政府或政党的补贴,也不必受制于某个党派,而完全实现企业化经营。(来源:周鸿铎主编:应用传播学史纲,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08月第1版,第14页。)我正读着我的表兄送给我的两种书报,述说着康有为的改革运动。一本叫做新民丛报,是梁启超主编的。我读了又读,直读到我能把它们记在心里了。我崇拜着康有为和梁启超”(来源:【美】埃德加 斯诺著:

6、西行漫记,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75年,第92页。)在长沙我第一次看到报纸民立报。这是一种民族革命的日报,登载着广州反对满清起事和七十二烈士的殉难。这件事情是在一个名叫黄兴的湖南人的领导下发动的。我被这故事很厉害地印象着了。觉得民立报充满了动人的材料。(来源:【美】埃德加 斯诺著:西行漫记,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75年,第94页。)“在军队里,我的饷银是每月七元我的工钱的余下部分,都用在报纸上,我成了一个很贪的报纸读者。在报章中有鼓吹革命的有湘江日报。里面常讨论社会主义而在这些栏中,我第一次学习了这一名词。”(来源:【美】埃德加 斯诺著:西行漫记,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75年,第96页。

7、)一位姓唐的教员常常给我一些旧的民报,我用高度的兴趣来读它。从这上面我知道了同盟会的活动和纲领。来源:【美】埃德加 斯诺著:西行漫记,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75年,第99页。)凡营中喜阅书报、言大气昂及剪辫之兵,一律开除,派人押送回原籍。(来源: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1年版,第23页。)(张彪)张统制密饬各该管带,凡营中喜阅新书报、言大气昂及剪辫之兵,均著开除,派员遣送回籍,不准在省逗留。所遗缺额暂不招补,以防党人混入营中。(时报,1911年10月9日。)(来源: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组编;严昌洪主编;王兴科,何广编:辛亥革命史事长编第八册1911.10

8、-1911.12,武汉出版社,2011.08,第5页。)抵达丹佛第二天,孙中山从当地报纸上看到一则电报快讯,才知道武昌起义消息。根据年谱记载,“先生自述,是日十一时,到旅馆膳堂用餐后,从报上看到武昌已为革命党占领消息”。此时北京时间应为10月12日凌晨2点左右。(来源:沈卫红:武昌起义当天孙中山在丹佛?,南方周末, 2016.12.01,29版:副刊。)这些会社的大多数,或多或少地是在新青年影响之下组织起来的。新青年是很有名的新文化运动杂志,由陈独秀主编。当我还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一本杂志。我特别爱好胡适、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模范。梁、康二人我早

9、已抛弃了。(来源:美埃德加 斯诺著:西行漫记,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75年,第101页。)我在长沙师范学校的几年中,总共只用了一百六十块钱里面包括着许多次报名费!这个数目中我要花掉二分之一在报纸上,因为每月定一份报纸,就是一块钱。父亲责骂我这种浪费。他说这叫做挥霍钱在废纸上头。可是我养成了读报的习惯,从一九一一年到一九二七年,就是在我没有走上井冈山以前,我从来没有停止阅读北平、上海和湖南每日的报纸。(来源:美埃德加 斯诺著:西行漫记,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75年,第102页。)1917年9月,他在东渡日本留学途中和到东京以后,对新青年产生浓厚的兴趣,其中宣传的新思潮强烈地吸引了他,使他豁然

10、开朗。周恩来说过:“从前找在国内的时候,因为学校里的事情忙,对于前年出版的新青年杂志没有什么特别的去注意。有时候从书铺里买来看时,亦不过过眼云烟,随看随忘的。”他从天津东渡临动身的时候,有朋友给了他一本新青年第三卷第四号。他在赴日途中看看,很是喜欢。到东京后,他又在严智开(季冲)那里见到新青年第三卷的全份,借回去看,受到一些启发。周恩来觉得“把我那从前的一切谬见打退了好多”。但后来又放下了。1918年2月,周恩来在极端苦闷中把新青年第三卷重新找出来,仔细地看了一遍,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他顿时感到眼前变得豁然开朗。他在日记中写道:“晨起读新青年,晚归复读之。于其中所持排孔、独身、文学革命诸主

11、义极端的赞成。(1918年2月25日)”(来源:沈寂主编:陈独秀研究(第三辑),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6,第109页。)1919年新文化运动随五四爱国运动而声势日张,已是33岁的蒋介石也多少有所濡染。当时中国知识界以办杂志、看杂志为时髦,蒋介石也一边“阅新潮、新青年、东方杂志,揣摩风气”。(来源:汪朝光,王奇生,金以林著天下得失:蒋介石的人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05,第293页。)从此时,至1926年他率军北伐时期,都没有放下过这本杂志。这一点,从已经公开的蒋介石日记中可以找到根据:1919年12月4日日记云:“看新青年杂志。”1919年12月5日日记云:“上午,看新青年。往访林士

12、及执信。下午,看新青年。”1919年12月7日日记云:“看新青年,定课程表。”1919年12月10日日记云:“看(新青年)易卜生号。”1920年4月9日日记云:“在船中看新青年杂志。”1926年4月21日日记云:“上午看新青年杂志。”1926年4月22日日记云:“上午看新青年。”1926年5月5日日记云:“下午看新青年杂志。”在五四以后各种新式刊物中,蒋介石似乎对新青年特别钟情。(来源:祝勇著:民国的忧伤:民国初年的宪政传奇,东方出版社,2013.07,第228页。)毛主席说到这里,略略停顿了一下,然后诙谐地说,感谢国民党的报纸,为我们提供了陕北红军的比较详细的消息:那里不但有刘志丹的红军,还

13、有徐海东的红军,还有根据地!(毛泽东在1935年9月22日的讲话)(来源:杨成武著:忆长征,现代教育出版社,2005年08月第1版,第191页。)在哈达铺期间,毛泽东从国民党报纸上了解到陕北有相当大的一片苏区和相当数量的红军。(毛泽东年谱:1935年9月20日/亦见,金冲及主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893-1949,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77页。文字略有差异。)(来源: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逄先知主编;冯蕙,姚旭,赵福亭,吴正裕副主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 修订本 上,中共文献出版社,2013.12,第475页。)谢觉哉1936年2月20日在瓦窑堡曾对陕

14、北游击队创始人之一高朗亭说:“闯过了甘肃腊子口,到了哈达铺军营。买东西拣到一张7月X日的晋阳日报,上载:陕北刘志丹赤匪部已占领六座县城,拥有正规红军5万多人,游击队、赤卫队和少先队20余万人,窥视晋西北,随时有东渡黄河的危险性”毛主席把晋阳日报的消息告诉我,并说:看来刘志丹在陕北至少开辟一块革命根据地,到了陕北再说吧。于是我们沿路避免打仗,减少战斗减员,昼夜兼程拼命地往陕北赶。”(来源:刘书楷,郭思敏主编:党史辨疑(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1,第460-461页。)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可能产生独特的看法。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至少应当互通信息嘛。我们认为这种方式可使我们各国之间和各党之

15、间增进相互信任,建立起最良好的关系。可是“大跃进”的事我们却是从报刊上看到的。当你从报刊上了解某件事时,并不总是能搞清楚作者的意图。对于“大跃进”这个口号,我们就没有搞明白它的含义。后来我们又从报刊上了解到“小冶金”即中国决定建造家庭式小型高炉。这简直是一场瘟疫。个别单位或者物质条件有保证的个人都给自己建造了高炉。谁也不去考虑这种铁的质量如何,它的成本是多少。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能否产出可供工业使用的钢铁,就更不要去想了。我不大清楚,这种冶炼业属于哪个遥远的时代。我们觉得这一切,什么“小冶金”、什么“大跃进”,都未免不太严肃。我听人说,就连孙中山的夫人也在自家门口建了一座高炉。不知她是否从这种炉子里炼出了铁。告诉我这件事的人,曾经拜访过她,而她曾向这些人炫耀自己的炉子。(来源:俄尼基塔谢赫鲁晓夫著;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