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文献资料

上传人:晴**** 文档编号:208191481 上传时间:2021-11-0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6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文献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文献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文献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文献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文献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文献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文献资料(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文献资料陈东 2015-8-26【先秦】己巳王卜贞(今)岁商受(年)王占曰吉:东土受年;南土受年;西土受年吉;北土受年吉。意为,在己巳这一天,王进行占卜今年商将有丰年吗?王检验(烤过的甲骨上的文字)说:占卜的结果是吉利的。东方的土地将有好收成;南方的土地将有好收成;西方的土地将有好收成;北方的土地将有好收成。(来源:意安东尼奥阿马萨里著,刘儒庭,王天清等译,中国古代文明从商朝甲骨刻辞看中国上古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90页。)抑商并不意味着要取消商业。其人可抑,其业不可废。商人与商业是既有联系而又不能完全等同的。商鞅思想就是要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

2、进官商。所谓抑商,一是要抑制富商大贾不合法度地任意兼并农民,把商业资本的活动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不触动封建统治者根本利益的范围之内。这属于调整官私关系的问题。二是要抑制中小商贩和独立手工业者人数的过多增加,把社会上从事工商业的人数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影响农业生产这个封建经济的基础范围之内。这属于调整农商关系的问题。在上述范围之内,商业的正常发展、商人的正当经营,并无害处,可不予禁止。这种含义的抑商政策,对需要发展个体的农民经济,巩固新兴的封建制度,建立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封建社会的初期来说,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来源:吴慧著:中国商业政策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07,第30页。)完整的制度

3、来实行的则始自商鞅。抑商政策出发点诚然是为了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源和兵源,但确实也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农业和商业的关系,有利于促进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就当时的条件来看,这种政策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愿望的。从政策思想上说,抑商政策是一种经济干涉主义思想的产物国家干预经济,工商业重新以官营为主,而六国则实行经济自由放任,工商业主要都让给了私人。六国的工商业发展程度即使超过秦国,但政治上多头,经济上分散,私肥于公,反而敌不过政治上统一、经济上集中的国富兵强的秦国,这里面的奥秘是很值得玩味的。(来源:吴慧著,商业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2,第46页。)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食

4、,农业。货,商业。)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师古曰:殖,生也。嘉,善也。)货谓布帛可衣(师古曰:衣音于,既反。)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师古曰:金,谓五色之金也。黄者曰金。白者曰银。赤者曰铜。青者曰铅。黑者曰铁。刀谓钱币也。龟以卜占,贝以表饰,故皆为宝货也。)二者生民之本。(出处:汉班固: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四,清乾隆武英殿刻本。)“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孙子兵法军争篇)有贱丈夫焉,必求龙(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孟子公孙丑下)【商鞅:重农抑商】亲戚交游合,则更虑矣。豪杰务学诗、书,随从外权;要靡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

5、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善为国者,官法明,故不任知虑。上作壹,故民不俭营,则国力抟。国力抟者强,国好言谈者削。故曰:农战之民千人,而有诗、书辩慧者一人焉,千人者皆怠于农战矣;农战之民百人,而有技艺一人焉,百人者皆怠于农战矣。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商君书农战)“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史记商君列传)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今民求官爵,皆不以农战,而以巧言虚道,此谓劳民。(商君书农战)善为国者,其数民也,皆从一空(孔)而得官爵,是故不以农战,则无官爵。(商君书农战)民有余粮,使民以粟出官爵。官爵必

6、以其力,则农不怠。(商君书靳令)(秦王政四年)十月(“十月”当为“七月”之误)庚寅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史记秦始皇本纪)兴兵而伐,则武爵武任必胜,按兵(不用兵)而农,粟爵粟任则国富。兵起而胜敌,按兵而国富者王。(商君书去强)农、官、商三者,国之常官(合法职业)也。农少商多,贵人贫(官吏)、商贫、农贫。三官贫,必削。(国家必然削弱)”(商君书去强)农、商、官三者,国之常食官也:农辟地,商致物,官法民。(商君书弱民)“言谈游士事君之可以尊身也,商贾之可以富家也,技艺之足以糊口也。民见此三者之便且利也,则必避农。避农,则民轻其居。轻其居,则必不为上守战也。”(商鞅:商

7、君书农战)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纯纯)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商君书农战)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今民求官爵,皆不以农战,而以巧言虚道。此谓劳民,劳民者,其国必无力,无力者,其国必削。善为国者(出处:清严万里:商君书新校正卷1农战,清严可均钞本。)“治国能抟民力而壹民务者,强。能事本而禁末者,富。”(商鞅:商君书卷3壹言)“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农恶商,商疑惰,则草必垦矣。”(商君书垦令篇)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然则商贾少,农不能喜酣爽,大臣不为荒饱。商贾少,则上不费粟。民不能喜酣爽,则农不慢,

8、则大臣不荒,则国事不稽,主无过举。上不费粟,民不慢农,则草必垦矣。(商君书垦令篇)使商无得粜tio,农无得籴d。农无得籴,则窳y惰之农勉疾。商无得粜,则多岁不加乐。多岁不加乐,则饥岁无裕利。无裕利,则商怯。商怯,则欲农。窳惰之农勉疾,商欲农,则草必垦矣。(商君书垦令篇)(来源:周晓露译注:国古典文化大系 商君书译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01,第13页。)【吕氏春秋】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其处,而无二虑。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

9、,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来源: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07,第432-433页。)“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迟也。”( 吕氏春秋审分)【秦代】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贝。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三(二)等,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来源:史记卷30平准书)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颁发诏书,并把此

10、诏书刻在官府制作的度量器上。其诏书全文是: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一,歉疑者,皆明一之。秦铜权大意是说,秦始皇二十六年完全兼并了天下诸侯,黎民百姓得到安宁。立称号叫“皇帝”于是命令丞相隗状、王绾把度量衡混乱不清的,都明确统一起来。(来源:郭志坤著,秦始皇大传,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02,第205页。)秦代,半两钱并未在全国广泛流通。秦代及汉代初年,战国时期的货币仍在一些地方流通。秦王朝没有完成铜币制度的统一。(来源:赵德馨主编;范传贤等著:中国经济通史 2 秦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834页。)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

11、、贾人,略取陆梁地(集解瓉曰:赘谓居穷有子,使就其妇家为赘壻。索隐:南方之人,其性陆梁,故曰陆梁。正义:岭南之人,多处山陆,其性强梁,故曰陆梁。)为桂林、(集解:韦昭曰:今郁林是也。)象郡、(集解韦昭曰:今日南。)南海,(正义:即广州南海县。)以适遣戍。(集解徐广曰:五十万人守五岭。正义:适,音直革反。戍,守也。)(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清乾隆武英殿刻本。)(晁错)臣闻秦时,北攻胡貉,筑塞河上,(师古曰:貉音莫客反。)南攻扬粤,(张晏曰:扬州之南越也。)置戍卒焉。其起兵而攻胡粤者,非以卫边地而救民死也,贪戾而欲广大也,故功未立而天下乱。秦民见行,如徃弃市,因以谪发之名曰:“谪戍”

12、,先发吏有谪及赘婿、贾人,后以尝有市籍者,又后以大父母、父母尝有市籍者,后入闾,取其左。(孟康曰:秦时复除者,居闾之左。后发役不供复役之也。或云:直先发取其左也。师古曰:闾里门也,居闾之左者,一切皆发之,非谓复除也,解在食货志。)(出处:汉班固:汉书卷49爰盎晁错传,清乾隆武英殿刻本。)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李斯:琅琊石刻)【汉代】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汉书.食货志)-史记曰“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皇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其时有七科谪戍之法,吏有罪一,亡命二,赘婿三,贾人四,故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母有

13、市籍七。贾人之权利不得等于农民,而从军之义务,则视他人为重,其挫抑商贾至矣。然汉之贱商,虽亦沿战国诸子重农抑商之说。实则贾人自取之辱,不能专归咎于汉初诸帝也。史记留侯世家“沛公入武关,欲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屠夫的儿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又陈豨传“上问陈豨将谁,曰王黄、曼丘臣皆故贾人,上曰,吾知之矣,乃各以千金购黄、臣等。”萧相国世家,上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乃为请吾苑。”是当时商贾贪利忘义,廉耻道丧,专事贿赂,以营奸利,故为人主所贱也。(来源:王孝通著,中国商业史,团结出版社,2007.1,第49页。)上曰:“非若所

14、知!陈豨反,邯郸以北皆豨有,吾以羽檄徵天下兵,未有至者,今唯独邯郸中兵耳。吾胡爱四千户封四人,不以慰赵子弟!”皆曰:“善。”於是上曰:“陈豨将谁?”曰:“王黄、曼丘臣,皆故贾人。”上曰:“吾知之矣。”乃各以千金购黄、臣等。十一年冬,汉兵击斩陈豨将侯敞、王黄於曲逆下,破豨将张春於聊城,斩首万馀。太尉勃入定太原、代地。十二月,上自击东垣,东垣不下,卒骂上;东垣降,卒骂者斩之,不骂者黥之。更命东垣为真定。王黄、曼丘臣其麾下受购赏之,皆生得,以故陈豨军遂败。(史记卷九十三韩信卢绾列传)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量吏禄,度官用,以赋於民,而山川园池市井租税之入,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不领於天下之经费,漕转山东粟,以给中都官,岁不过数十万石。(来源:史记卷30平准书)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不得仕宦为吏。(史记平准书)“用(由)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史记货殖列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