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民族主义及国家认同练习

上传人:wdg****h8 文档编号:208138997 上传时间:2021-11-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民族主义及国家认同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民族主义及国家认同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民族主义及国家认同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民族主义及国家认同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民族主义及国家认同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民族主义及国家认同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民族主义及国家认同练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1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练习【知识】一、概念解释1、“民族主义:指忠诚于本民族、为维护和扩大本民族的利益而斗争的思想观念。民族主义和国家认同密切相关。2、“民族认同,指构成民族的成员个体对本民族整体的起源、历史、我呢话、习俗的接纳、认可、赞成和支持,并由此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民族依附感、归属感和忠诚感。“民族认同往往通过民族主义包括积极民族主义和消极民族主义表现在民族意识中。一般而言,“民族认同可分为个体认同和集体认同两类。其主要特征是:族群性、文化性、信仰性、地域性、排他性和延续性。3、“国家认同,指公民对国家的政治权力和统治权威的认可、接纳、服从、忠诚。国家通过

2、公布法律和制定政策保证公民的权利,公民那么履行相应的义务。在国家领土、主权等受到外来侵略的危险时,公民必须保卫国家的国防平安。和平时期,公要承当经济建立、政治建立、文化建立和社会建立的相应义务。其主要特征是:主权性、政治性、领土性、阶级性、合法性和波动性。二、“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的开展历程1、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的开展历程西欧民族国家在文艺复兴时期开场形成。该时期欧洲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经济急剧转型,思想观念转变迅速,文化艺术空前繁荣。文艺复兴为西欧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提供了根底:民族语言的形成,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和追求国家统一的政治学说。改革是近代民族国家形成时期市民阶级反封建斗争的重要组

3、成局部。改革成为民族文化的旗帜,进而成为民族独立的手段和国家对抗的烟幕,促进了欧洲的政治革命。改革激发了人们的爱国主义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极推动了近代早期的民族运动。进入到18世纪,经过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及工业革命的推动,西方近代民族主义观念迅速开展,主权国家意识也迅速加强。2、 中国的“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的开展历程中国古代: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西周亡于中国周边的少数民族犬戎。战争频繁,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的破坏,这一时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朝建立,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汉、隋唐、宋元、明清是中国统一多民族

4、国家的形成、开展、繁荣、鼎盛时期。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1) “开眼看世界鸦片战争后国人近代民族意识的萌发鸦片战争的惨痛教训深深地刺激了中国人,迫使他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首先,他们开场破除“夷夏之辩的传统观念,认识到西方国家拥有比中国更为先进的“长技,是威胁中全的劲敌。其次,民族危机意识、雪耻自强意识的形成。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割占领土,讹诈赔款,攫取利益,给中国带来空前的奇耻大辱,也深深地震撼了国人的心灵,刺激了民族危机意识的萌发。(2) 甲午战争后的民族危机刺激了民族意识的初步觉醒1894年爆发的甲午战争,标志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到达了一个新阶段。?马关条约?签订

5、后,英、俄、德、法、美、日等列强争先恐后地掠夺在华权利,强租土地,划分“势力围,使中华民族陷入空前严重的危机之中。这种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对于国民心理造成的巨大震动,促使了民族观念的形成和民族意识的觉醒。在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的推动下,20世纪初,先进中国人初步摆脱了传统民族观念的狭隘性,吸收了西方近代民族理论、民族思想观点,形成了近代民族观念和民族主义思想。(3) 五四运动时期民族觉醒意识的升华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增无减。1915年,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沙俄策划蒙古王公制造分裂活动;英国在煽动“独立,谋取更大的侵华利益;1918年巴黎和会再次暴漏了帝国主义列强的侵

6、略本质和军阀政府的卖国嘴脸。五四运动在提升中国人民民族意识方面的作用,集中地表达在国人对于帝国主义列强本质的认识有了新的升华。(4) 抗日战争期间民族意识的全面高涨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吞并了东北三省。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为了抗击日寇入侵,挽救空前严重的民族危亡,国共两党停顿战、一致抗日,联合一切力量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使了民族意识的全面高涨。综上所述,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以武力方式翻开了中国大门,对中华民族发动了野蛮的侵略,给中华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深重的民族危机深刻地刺激了中国人民,促使他们反思祖国和民族

7、地前途命运,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随着列强侵略的逐步深入,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斗争的日益高涨,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全面高涨。民族意识的不断高涨,成了近代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精神动力。中国现代:新中国成立后,为团结中国各民族,中国共产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民族共同繁荣等三大根本原那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繁荣。3、经济全球化下的现代民族国家进入到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经济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开展的时代潮流,区域集团化是其现实表现。区域间国家合作的推进,要求主权国家让渡局部国家主权,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

8、民族国家的国家主权。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开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往来日益密切,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明共通、共享,世界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开展趋势,这对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民族性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在全球化迅速开展的今天,各国、各个民族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共享人类文明开展成果的同时,要注意加强保护国家主权和民族文化。【限时检测】建议用时:30分钟12021高三期末1983年家山汉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包括?二年律令?,称:“有任人以为吏,其所任不廉、不胜任以免,亦免任者。这一规定A旨在增强中央权威维护统一 B促进了国家政务的有序运行C有利于强化各级官员责任意识 D目的是厉行法治突显皇权至上【答案

9、】C【解析】据材料信息“有任人以为吏,其所任不廉,不胜任以免,亦免任者可知,推举的官员如果出观贪污腐败或不能胜任的情况,不仅处理该官员,还要追究推荐者的责任,这有利于强化各级官员的责任意识,应选C项;材料并未表达中央与地方关系及维护国家统一,排除A项;材料表达的是官员举荐须承当连带责任,不能表达促进国家政务有序进展,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表达突显皇权至上,排除D项。2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在莎士比亚盼历史剧中,分裂叛逆者总要落得失败的下场。莫里哀1622-1673等作家在作品中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因为古典主义是在绝对王权的提倡与监护下开展起来的,因此强调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要求稳固和加强统

10、一的民族国家。两人的文学作品都A打着复兴古典旗号 B反映资产阶级时代要求C属于浪漫主义流派 D倡导、法治和自由【答案】B【解析】材料中“分裂叛逆者总要落得失败的下场“古典主义是在绝对王权的提倡与监护下开展起来的“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要求稳固和加强统一的民族国家说明莎士比亚、莫里哀都维护国家王权和统一。根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的实质是宣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扩展时期的代表人物,莫里哀是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综上所述,莎士比亚和莫里哀的文学反映的都是资产阶级的思想和要求。故答案为B项。A项,莫里哀是法国17世

11、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其作品不是打着复古的旗号,排除;C项,浪漫主义流派的表述与材料中“作品中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不符,排除;D项,材料没有倡导、法治和自由的信息,相反强调的是遵从王权、国家利益,排除。32021高三期末对科举心灰意冷,受战败耻辱刺激,转而关注国家和民族命运,希望借用西方世界的特点尤其从英国这个在“经济活力和自由思想都位居头等的国家中,寻找近代化的理论依据,这位近代学者是A梁启超B謇C康有为D严复【答案】D【解析】材料“受战败耻辱刺激,转而关注国家和民族命运,可见与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深重相关。由材料“借用西方世界的特点尤其从英国这个在经济活力和自由思想都位居头等,说明受英国影

12、响大。结合所学,严复留学英国,受英国国家富强和自由主义经济影响大,所以面对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深重的现实,主维新变法,学习英国政治制度,故D符合题意;梁启超和康有为没有留学英国,对英国社会现实体验不深,故AC不符合题意;謇是晚清状元,属于民族资本家,对英国政治制度影响不深,故B不符合题意。应选D。42021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高三期末19世纪末20世纪初,针对“改进文字,使文字悉统于声音的主,许多知识分子提出了汉字拼音化的方案,发起了切音字运动,强调“字话一律、文话相通,以到达“中国虽大,犹如一家的目的。这反映了当时A向西方学习进人了伦理层面B取消方言成为社会各界共识C文化传承的难题得到了解决

13、D近代民族国家意识有所增强【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切音字运动强调实现“中国虽大,犹如一家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开展民族文化的近代民族国家意识有所增强,D项正确;切音字运动主的是汉字拼音化,无关伦理层面,A项错误;知识分子的汉字拼音化方案不能说明取消方言成为社会各界“共识,B项错误;只通过“改进文字,使文字悉统于声音和“汉字拼音化不能解决文化传承的难题,C项不符合题意。52021高三期末17世纪下半叶开场,英格兰出现了“乡绅修地方志的热潮。作者在介绍本地景观时,总是与撒克逊史学界把在不列颠定居的日耳曼人,称为撒克逊人传统联系起来,讲述撒克逊时期的历

14、史。这一变化反映了A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B旧贵族向新贵族转变C地方独立思潮的兴起D修史传统的影响【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乡绅修地方志的热潮“总是与撒克逊传统联系起来,讲述撒克逊时期的历史等信息可知,这时期修地方志强调了共同祖先和共同文化的作用,反映了这时期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旧贵族向新贵族的转变主要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材料容没有涉及生产方式的转变,没有表达旧贵族向新贵族转变,故B选项错误;材料容主要表达了这时期英格兰修志强调共同的祖先和文化,反映了民族国家意识的逐渐形成,没有强调地方独立思潮,故C选项错误;材料容表达的是英格兰修志热潮反映了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没有强调修史传统的影响,故D选项错误。62021全国高考模拟下表为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夷族的记载,这反映出司马迁记述出处“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史记匈奴列传?“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闽越王无诸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史记东越列传?“之先,帝颛顼之苗裔。“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昌意之子也。?史记本纪?史记楚世家?“灭诸侯,唯楚苗裔尚有滇王。?史记西南夷列传?A认识到大一统国家的特性 B强调华夷有别的天下秩序C主对边地民族加强管控 D构建华夷同源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