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导游词100字范文

上传人:艳春1****84 文档编号:208028133 上传时间:2021-11-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趵突泉导游词100字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趵突泉导游词100字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趵突泉导游词100字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趵突泉导游词100字范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趵突泉导游词100字 篇一:趵突泉导游词 篇一: 趵突泉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朋友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的趵突泉公园。 趵突泉公园是一座以天然泉水为主要景观,融合江南园林特色,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自然山 水公园,是济南市着名的游览胜地之一。趵突泉公园建于1956年,因为园内有趵突泉而得名。 它位于济南市中心,总面积10.5公顷,与大名湖、千佛山并称为济南市三大名胜。趵突泉为 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与其附近的金线泉、漱玉泉、柳絮泉、马跑泉 等20多处泉组成趵突泉泉群。趵突泉水质洁净,清冽甘美,水温一年四季恒定在18摄氏度 左右。3座泉眼浪花飞溅,“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

2、一。在2022年以前的几年时间内,由 于持续干旱,加上工农业用水,地下水位下降,趵突泉的水位达不到喷涌的26.8米高度,看 不到当年趵突泉喷涌的壮观景象,只能从一些图片和我的介绍中领略一下趵突泉当年的风采。 但是,由于近年济南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节水保泉措施,如关闭市区所有自备井、人工回灌、 在南部修建水库等,加上近年天公作美,降雨量超过30%以上。从2022年9月6日开始,所 有泉水复涌,至今水势旺盛。今天大家都很幸运,我想应该能初步领会到很久以前的“家家 泉水、户户垂杨”美景的意境了吧! 东门:趵突泉公园有3个门。我们看到的这座白墙灰瓦、出檐卷山、卷棚式的民族风格建筑 的大门就是趵突泉的东门

3、。大门匾额上“趵突泉”3个贴金大字,是1959年郭沫若同志来济 南时题写的。 假山:进入大门,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这座假山。这座假山建于1964年,是选用济南南 部山区的山石筑成的。这些山石因为石质、色泽与江苏无锡太湖石有相似之处,所以被称为 北太湖石。大家知道为什么要迎门建假山吗?这是采用我国古典造园艺术中“障景”的手法, 把园中的美景挡在后面,让人留有悬念,激起继续参观的念头。中国有句古话,叫逢峰右转, 就是说遇到山峰往右转。现在就请大家随我右转,继续参观。 晴雨溪: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趵突泉的一大奇观,晴空万里,但我们在看看溪面上水雾蒙蒙, 雨点珠珠,如同晴天下雨,所以叫晴雨溪。 龟石:

4、我们说有名园必有名石。在我们前面就是这么一块名石龟石,是一块着名的太湖 石,由元代散曲家张养浩收藏的。张养浩是济南人,他酷爱自然山川,弃官归隐济南后以山 猿、野鹤、山石为友。据记载,他曾经收藏了4块名石,根据它们的形状分别命名为龙、凤、 龟、麟,总称为四大灵石。如今其他3块灵石都已不知所在,只留下了这一块龟石供人们凭 吊。漓江有个九马画山,漓江导游有段唱词“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有几双?看出七匹 中榜眼,看出九匹状元郎。”大家看这块龟石的样子,您是否也能看出九只神龟呢?这块龟石 姿态优美,纹理自然,高4米,重8吨,堪称济南第一名石,具有太湖石瘦、皱、透、漏、 秀的特点。游客大多在此与石合影,

5、取延年益寿之意。 漱玉泉:我们面前这一汪清泉也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名叫漱玉泉。大家看“漱玉泉”3 个字是已故的济南书画家关友声的手笔。关于漱玉泉的来历说法不一,其中一种是从“漱石 枕流”这个成语而来的。晋朝时,孙子荆要去隐居,就对好友王武子说欲“枕石漱流”因口 误说成“漱石枕流”王武子说“流可枕,石可漱乎?”孙子荆回答说:“所以漱石,以砺其齿; 所以枕流,以洗其耳。”隐寓洁身自爱、磨砺其志的意向。“漱玉”泉将玉代石,更加妥切地 表达了泉水清洁柔润的水质。也有人讲,古代把女子的牙齿称为“玉”,宋代着名的爱国女词 人李清照在这里居住时,经常在泉边梳洗打扮,因而得名。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李清照的

6、词集漱玉泉而得名,但这就无从考证是先有词集后有泉名,还是先有泉名后有词集了。 大家来看纪念堂正厅门前抱柱上的木刻楹联。上联是:“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下联是:“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上联是对李清照故居的考证,下联漱玉集 是李清照写词集,金石录为她的丈夫赵明诚所着的考古专着,赵明诚去世后由李清照代为 完成交于朝廷。“文采有后主遗风”是说李清照的词风具有南唐后主李煜的风格。(李煜,作 为帝王他是失败的,而作为文人,他则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词虞美人是这样写的:“春花 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 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

7、一江春水向东流。”我相信大家对这首词都非常熟悉。)我们 看到的纪念堂正厅中的塑像就是李清照,这是由着名雕塑家王昭善等创作的,用汉白玉雕塑, 塑像象征着李清照清清白白的一生。厅内陈列李清照生平事迹介绍,墙上是当代名家的题咏 字画,玻璃柜里陈列着李清照着作的各种版本和后人研究的各种专着期刊等。大家看墙上还 有一幅画像,是李清照31岁时的画像。李清照看上去是不是显得很老,不错。为什么会这样 呢?待会儿我给大家介绍她的生平的时候就知道了。 大家随我右转,到新开辟的李清照蜡像馆去了解一下这为着名女词人的一生。 蜡像馆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父母教诲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出身上层士大夫家庭,父

8、亲李格非 官居礼部员外郎,博学多才。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知书善文。李清照出生在这样一个 书香门第,自幼受到双亲熏陶,加上她资质聪慧,酷爱读书,故成为着名的文学艺术家,尤 以词作蜚声文坛。 第二部分是师坛绽秀 李清照才华横溢,博学多能,十多岁时就很有名气。她的词受到当朝文 人周邦彦、张耒、黄庭坚等人的赞誉。这一组蜡像展示的是李清照和当朝着名文人探讨诗词 的场景。 第三部分是志同道合 1101年,李清照18岁,与赵明诚结婚。赵明诚是丞相赵挺之的第三 子,宋代着名的金石学者。婚后夫妻恩爱,志同道合,除做诗填词外,还收集金石书画,并 着有金石录一书。在创作形式上,她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塑造鲜明生动的艺

9、术形象,语言 清丽动人、通俗流畅,世称“易安体”,对后世影响颇大。在词学评论上,她强调协律,崇尚 典雅、情致,要求严格划清诗和词的界限,反对以作诗的方法作词。在名家辈出的宋代词坛 上,李清照独树一帜,成为词人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后世有人称之为“词圣”。 李清照一生奋笔不辍,着述甚丰。原有易安居士文集7集、李易安集12卷,可次这些 作品多已失散,现仅存漱玉词一卷及其他零星着作。由于李清照前期与丈夫过着悠闲的 生活,而且赵明诚经常外出,因此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多是歌颂自然和描写男女之间的爱情, 如如梦令、怨王孙等。她有一首一剪梅是新婚不久思念远游的丈夫而作的。词中 写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

10、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从中 可见她相思之苦。在醉花阴一词中她写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 瘦。” 然而,女词人这种沉痛,并不是个人的无病呻吟。在祖国的大好河山被拱手让敌的情况下, 个人生活遭遇所引起的沉痛,也就是一个具有爱国心的人应有的那种蕴涵国家兴衰之感的沉 痛。她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流传至今的夏日绝句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生当作人杰,死 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慷慨激昂,正义凛然,以宁死不肯渡乌江的项羽来讽 刺当时仓皇南逃、不敢收复失地的南宋政府。孑然

11、一身的李清照,晚年的生活是凄凉的。有 关她的记载截止到73岁。但是,这为旷世女词人美轮美奂的词句和高风亮节的情操却将永世 流传。 趵突泉景区:各位 团友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趵突泉主景区,首先我来看一下泺源堂楹联。我们看泺源堂楹柱上 悬挂的木刻楹联,上面写的是元代赵孟頫的咏泉的佳句,上联是;“云雾润蒸华不注”,下联 是:“波涛声震大明湖”。字是魏体,是当代着名书法家金棼先生书写的。这两句楹联把趵突 泉的特点表达得淋漓尽致。华不注是一座小山,位于济南东北部,因非常陡峭,可以跟陕西 的华山媲美,故又称小华山。趵突泉水温常年恒温,保持在18摄氏度,而济南的天气非常寒 冷,最冷时可达零下十几摄氏度,温差很

12、大。这时在趵突泉的水面上形成一层水汽,水汽蒙 蒙上升,把远处的华不注山都给遮住了;趵突权泉喷涌的轰鸣声在大明湖畔都可以听到。泺 源堂跟娥英祠和三圣殿共同构成了三大殿景区。 过了泺源堂我们首先看到了这快着名的双御碑。请大家看一下它的前后两面,看看它有什么 特点?对,这块碑前后分别有康熙、乾隆两位皇帝的墨宝,双御碑因此而得名。康熙皇帝先 后六次来济南。每来必题必咏,并且题字多有三点水。这块碑的前面就是他于1684年第一次 来济南时所书的“激湍”两字,用二字来形容趵突泉,可见它当年喷涌的壮观景象。康熙皇 帝的孙子乾隆皇帝每来趵突泉,也都有诗篇。1784年他第二次来时适逢山东大旱,趵突泉停 喷,他没有

13、看到第一次来时那种趵突腾空的壮观景象,感到十分遗憾,便写下来再题趵突 泉作刻在石碑后面,诗的最后一句是“拟唤天龙醒痴眠,今宵一洒功德水”然后浴手焚香, 祭天乞雨,接着就下了三天三夜的大雨,趵突泉就复喷了。双御碑是十分罕见的,它显示着 趵突泉的名气和地位,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书法和观赏价值。 趵突泉:趵突泉历史悠久,古称泺。据记载,春秋时期,鲁桓公18年曾“会齐候于泺”。北 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北宋时,又称“槛泉”、“瀑流”,宋代 文学家曾巩始称“趵突泉”。 我们面前这一方水就是闻名天下的趵突泉了。趵突泉,三窟鼎 立,“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清朝人刘鹗在老残游记里写道:

14、“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 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据士人云:当年冒起有五六尺高,气势壮观,故称趵突腾空。 古人把它列为济南八景之首。趵突泉由于景观奇特,故被历代文人赞咏。我觉得对趵突泉描 写得最好的当属老舍先生的趵突泉的欣赏。我们右前方有几块石碑,大家看一下。首先, “趵突泉” 观澜亭:趵突泉西 边的亭子叫“观澜亭”,是观赏趵突泉的绝佳位置。亭名取自孟子。尽心中“观水有术, 必观其澜”之意命名。当年乾隆皇帝来济南时就在那里观赏趵突泉水。1953年毛泽东来济南 时也在那里观赏趵突泉。观澜亭上的楹联是张养浩的诗句:“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时常吼半空 雷”道出了趵突泉的气势。这是由我国着名的书法家武中奇题写的。 南大门景区:我们现在来到了趵突泉南大门。南大门建于2022年,是一座仿宋建筑,中国的 建筑以苏州最为着名。不过我相信,任何一位到过苏州的朋友在苏州都没有见过这么气派的 大门,它建筑面积1575平方千米,气势恢弘、壮观,被园林专家们称为“中国园林第一门”。 此门有三大门匾:康熙提“激湍”;王羲之提“泺源门”;乾隆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