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三第二单元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限时训练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中国、印度的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阿拉伯文化本身是在吸收了古代希腊和古代东方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阿拉伯帝国充当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使者促成阿拉伯帝国这一特殊身份的( )A.东西方交流的加深 B.阿拉伯人勤奋善学 C.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D.阿拉伯帝国的强大2.古代两河流域和埃及在统一之后都建立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统治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这两个地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是( )A.《吉尔伽美什》、《汉穆拉比法典》B.《汉穆拉比法典》、金字塔C.金字塔、泥板文书D.《汉穆拉比法典》、泥板文书3.史诗《吉尔伽美什》将城邦首领吉尔伽美什描绘成半人半神的英雄他进行残暴统治,致使民怨四起,人们便向神灵哭诉,于是神灵创造出巨人恩奇都去惩罚他,但两人在决斗中成为好朋友,此后吉尔伽美什弃恶从善,为民除害,立下许多功绩材料可以用来反映( )A.尼罗河流域文学发达 B.两河流域的文明程度C.亚述帝国的王权崇拜 D.伊斯兰教的重要影响4.在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初创之时仅是一种记账的工具,朴素而简陋。
其后,两河流域的居民用楔形文字来辅助记忆接着,楔形文字成为记录口头语言的体系最后,楔形文字则成为表达和沟通思想的工具这表明( )A.文字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B.文字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C.文字产生之后就具备完善功能 D.文字的书写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演变5.两河地区天然无屏障……许多古代民族在此演出一部战争史北部的大雨加上源头山脉的积雪常引起特大洪水,毁坏农田苏美尔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两河地区依靠对外移民生存 B.法典指《汉谟拉比法典》C.洪水导致苏美尔人对外掠夺 D.地理环境影响政治走向6.花剌子密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 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 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7.据考古发现,约公元前1700年左右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共109行)是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农人历书。
就其内容(从灌溉、耕耘到收获)而言,是一部小自耕农的农业手册汉谟拉比时代还开凿了运河并有管理严格的灌溉网这表明( )A.古代巴比伦比较重视农业发展 B.楔形文字的形成与农业发展有关C.古代苏美尔人是农业的创始人 D.古代巴比伦是农业最发达的国家8.互相学习、充实、传承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阿拉伯文化在整个中世纪是一个强势文化,对东西方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材料表明A.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传播使者B.阿拉伯文化对文艺复兴有推动作用C.文化传播实现于国家统治范围内D.欧洲文明源自阿拉伯及东方国家9.当中国的造纸术在公元8世纪时传至包括埃及在内的阿拉伯世界后,便逐渐取代了埃及传统的、原料单一的纸莎草造纸术这表明埃及纸莎草造纸术失传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A.埃及纸莎草短缺且依赖进口B.中国和埃及商贸联系进一步加强C.中国造纸术造纸成本降低D.埃及纸莎草造纸工序未见详细记载10.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商业繁荣,国家、神庙、私人都积极参与商业活动与商务有关的条文几乎占《汉谟拉比法典》总条数的一半由此得出( )A.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古巴比伦相关法律条文的制定B.《汉谟拉比法典》有效解决了古巴比伦的法律争端C.政府、神庙和私人都直接推动了商务法律条文的制定D.《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主要得益于汉谟拉比国王的命令11.古代西亚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位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
推动这一文明成果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农业发展 B.洪水泛滥 C.军事扩张 D.历法计时需要12.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那么下列关于埃及文明说法正确的是( )①古埃及科学和文化成就较高,突出成就之一是太阳历②金字塔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③古埃及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④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是因为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3.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见证了古埃及文明的灿烂与辉煌下列关于古埃及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古埃及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B.亚历山大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C.古埃及文明延续了近3000年D.月亮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二、材料分析题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埃及有句谚语:“世人怕时间,时间怕金字塔这是对埃及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而岿然不倒的旷世奇迹的生动写照金字塔是古埃及的国王--法老的陵墓,因其四边方锥的外形酷似汉字的“金”字,故汉译为“金字塔”作为古埃及文明的象征,现存于埃及的孟斐斯和从吉萨到代赫舒尔的墓地金字塔”,承载着古代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历史。
它不仅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古埃及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怎样的历史地位?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材料二 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内容涉及经济法、婚烟法、民法和刑法等多个领域,严格保护私有财产,竭力维护奴隶主等剥削阶级的利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它是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历史资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改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材料三 如图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埃及的一例文明成果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法典”的名称根据材料二,分析该法典是“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历史资料”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指出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四个等级名称4)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上述三个古代文明的共同点统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三第二单元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限时训练答案1.C阿拉伯帝国位于亚欧非三洲交汇地带,是古代东西方商道的必经之地,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其成为东西方文化使者提供了客观条件,故C正确;东西方交流的加深是结果,不是条件,排除A;阿拉伯人的勤奋善学是主观因素,不是客观条件,排除B;阿拉伯帝国的强大与其充当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使者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
故选C2.B根据所学可知,两河流域在古代巴比伦王国颁布的《汉穆拉比法典》和成为世界建筑奇迹埃及金字塔,都能体现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统治,B项正确;古代巴比伦王国时期的史诗《吉尔伽美什》和《汉穆拉比法典》,只能体现两河流域的情况,不包括埃及的信息,A项不符合题意;作为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及西亚地区的重要史料,笼统的泥板文书无法体现古代两河流域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统治,用之例证的CD两项错误3.B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史诗《吉尔伽美什》是两河流域的文学瑰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河流域的政治、经济状况,因此材料可以反映两河流域的文明程度,B项正确;史诗《吉尔伽美什》是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创作的文学作品,并不是尼罗河流域的文学作品,A项排除;史诗《吉尔伽美什》叙述了苏美尔地区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的活动,并非亚述帝国,C项排除;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故史诗《吉尔伽美什》的创作不可能受到伊斯兰教影响,D项排除4.B楔形文字由单纯的记账工具到辅助记忆,再到记录口语,最后成为表达和沟通思想的工具,可以得出文字的功能是不断完善的,B项正确;文字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说法绝对,A项错误;文字产生之后就具备完善功能不符合实际,C项错误;文字的书写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演变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
5.D由材料“两河地区天然无屏障……许多古代民族在此演出一部战争史”可知,地理环境影响政治走向,故选D;材料中两河地区的人民是通过战争或编制完备法典的方式解决矛盾,以求得生产空间,而非对外移民或掠夺,排除AC;《汉漠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人制定的,排除B6.B题干中“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信息,表明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故选B项;这套数码是印度人发明,排除A项;这套数码和伊斯兰教无关,排除C项;阿拉伯人是向欧洲传播了东方文化,而不是传播了西方文化,排除D项7.A古代苏美尔人编撰农书、开凿运河、管理灌溉等活动,说明古代巴比伦比较重视农业发展,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楔形文字形成方面的信息,B项错误;原始农业是古代各地先民共同创造的,不是苏美尔人始创,C项错误;材料没有比较古代各地的农业发展情况,无法得出古代巴比伦是农业最发达的国家的结论,排除D项8.B根据材料可知,重点强调阿拉伯文化“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意在说明阿拉伯文化对文艺复兴有推动作用,B正确;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传播使者在材料中有涉及,但是材料重点强调“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排除A;文化传播实现于国家统治范围内观点表述错误,排除C;欧洲文明不是源于阿拉伯及东方国家,排除D。
所以选B9.C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原料易得,成本低廉,为造纸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公元8世纪时传至包括埃及在内的阿拉伯世界后,导致了纸莎草造纸术的失传,C项正确;纸莎草是尼罗河特产,是埃及的主要出口物资,排除A项;中国造纸术传至包括埃及在内的阿拉伯世界并非通过中埃双方的商业贸易,排除B项; “埃及纸莎草造纸工序未见详细记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10.A材料明确表述了古巴比伦商业上的发展对法律制定的推动作用,这也正是法典中商务条文几乎占了法典全部内容的一半的原因,A项符合题意材料重点在于解释法典产生的原因,而非其作用,排除B;材料说的是“国家、神庙、私人都积极参与商业活动”,而不是参与商务法律条文的制定,故无法得出C项“直接推动”的结论,排除;材料并未显示汉谟拉比国王在法典制定中的作用,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11.A苏美尔人将其发明的六十进位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等,说明推动这一数学成果产生的主要因素是农业发展的需要,A项正确;洪水泛滥不是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因素,B项错误;军事扩张不是促使苏美尔人发明六十进位制的主要因素,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历法计时的需要”是苏美尔人发明六十进位制的主要原因,D项错误。
12.C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文明的成果,③错误,BD排除;①②④均属于对埃及文明的正确描述,C正确,A排除13.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文明持续了三千年之久,有着稳定的自然和社会秩序,故选C古埃及的文字为象形文字,A说法错误,排除;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过古埃及,从罗马帝国分裂出去的拜占庭帝国并未占领过古埃及,B项说法错误,排除;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是太阳历,而非月亮历,D项说法错误,排除14.地位: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文字的发源地之一;创造了古文明,金字塔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木乃伊是世界之谜,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解析】根据材料“它不仅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宝库中璀璨的明珠”结合所学可知,古埃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