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自学指导书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6818044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自学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学自学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学自学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学自学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学自学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自学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自学指导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学自学指导书一、课程编码及适用教材课程编码:133322211总学吋:184面授学时:60自学学时:124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专科)二、课程性质中国古代文学是语言学、文学、文秘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其它后续专业科的 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中国儿千年的文学的基本面貌、发展规律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 解。培养和提高对古代文学重耍作家、作品的评价、分析能力,吸收古代优秀的文学遗产, 繁荣今天的文化。三、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古代文学是研究文学、文学理论和语言学的理论基础课程。它荟萃了 儿千年來最优秀的文学作品,并将之梳理成文学史的线索,将历史与文化、作品与人很好地 结合起来,是

2、了解悠久文化的一个最重要的窗口,因此,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 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作为理论基础科,它既具有基础性,乂具有应用性。基础性是指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它是了解文学基本面貌、学习文学基本知识的主要途 径,同时也肩负着梳理文学创作发展规律的任务。应用性是指它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学索 养、培养文学创作能力,为将來从事文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四、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对文学的基本而貌、总体发展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掌握各时期文 学发展的不同特点,对著名作家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有深入的认识,并能进行简单的 比较,了解一些文学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了解作家群、文学流派的产生及特点,从文学创

3、 作透视文人的生存境遇、文化心态。为学好这门课,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儿点:(一)要抓住主要特点,有条件地掠去一些次耍因索,找出问题的本质。(二)要抓住重点,即基本的概念,重要的作家、作品、流派。(三)将文学史理论与对文学作品的感性认识相结合,重视作品的感受与理解。五、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为了学好本课程,首先要具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和态度,应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 学习。在学习中要刻苦钻研、踏踏实实、虚心求教、持之以恒。在学习时要抓住古代文 学的基本特点,将其放在整个文化的背景中去考察;要了解一种文学现象产生、发展、变化 的主要原因;要注意齐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前后是如何呼应的;要重在理解,在准确领会

4、的基础上再进行积极思考,提出问题;要把作家、作品放在整个文学史中认识,进而作出辨 证的评价。除了规定的教材,应人量阅读相关作品,了解当前学术研究动态,培养自己严谨的治学 作风。六、自学内容与指导第一章先秦文学(一)自学内容上古神话;诗经;春秋沢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先秦叙事散文;孟子、庄 子、苟子、韩非子等先秦说理散文;屈原及楚辞。(二)本章重点1. 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与代表作品。2. 诗经的编订;风、雅、颂的分类标准;各类内容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特色n3. 左传的叙事特色。4. 战国策的文学价值。5. 先秦说理散文发展成熟的过程。6. 屈原离骚的爱国思想、艺术特色。(三)本章难点1. 对诗经作品

5、的解读。2. 对楚辞作品的解读。(四)本章考点1. 诗经各类内容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特色。2. 离骚的爱国思想、艺术特色。(五)学习指导本时期文学处于我国文学史的开端,对于认识我国文学优良传统的形成,审美意识的历 史起源,以及我国文学民族形武和民族风格的发生和发展,都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本时期的文学样式主要是诗歌和散文。原始劳动歌谣,是最早出现的文学样式,它们是原始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集体的口头创 作。原始神话,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來的,是先人以幻想的形式來解释白然和表 达他们征服、支配自然的愿望。主要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 创造神话,比较著名的如女姻补天、精卫填海

6、、鳏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等。春秋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共收入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人约五白年间的三白零五篇诗歌作品。主要内容有: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农事、燕飨、怨 刺、战争徭役、婚姻,其中民歌所占篇幅最多。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如赋比 兴手法;以四言为主,重章叠句、双声叠韵等的运用。它的感情率真、充沛,语言优美、生 动,成为我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开端。从殷商到战国时期,我国散文由萌芽而至成熟。记载历史事件的叔事散文在散文史上首 先成立。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 也是我国记言文之祁;语言古奥典雅。春秋是第一部编

7、年体史书,有了明确的时间观念和 白觉的记事意识,以一字寓褒贬,在谨严的措辞中表现作者的爱憎。历史专著左传的岀 现,表现出明显的进步。尤其是其叙事,富有浓郁的文学色彩,善于描写战争和刻划人物, 确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国语和战国策是分国记载当时诸侯各国人事的史书。尤 其是战国策,及善记写行人(外交家)的辞令和策士的言谈,语言绚烂多彩,善于夸饰渲 染,富有浓烈的文学意味。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逐步形成,跟百家争鸣以及诸子散文的出现和发展相一致。论语 创立的语录体,在墨子中得到发展,进而形成了孟子的对话式论辩文。庄子丰富 的寓言和奇崛的想彖,成为先秦说理文的瑰宝。苟子、韩非子中的专题论文,标志着我

8、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完全成熟。战国时期出现的楚辞,在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它和诗经共同构成诗 歌史的源头。南方楚国文化特殊的美学特质,以及屈原不同寻常的政治经历和卓异的个性品 质,造就了光辉灿烂的楚辞文学,并使屈原成为文学史上第一个伟人的诗人。第二章秦汉文学(一)自学内容这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文体是汉人赋,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杨雄、班I古I、张衡。汉赋 的产生是时代的产物。这个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当数历史散文史记,它不仅是第一部纪传 体通史,也在文学史上具有崇髙的地位。汉代的诗歌创作兴起较晚,主要是以乐府民歌为主 的乐府诗,在诗歌发展史上,它是继诗经、“楚辞” Z后,第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它不仅 以

9、进步的思想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影响着厉代,而且酝酿了五言诗体的产生。东汉的文人 五言诗,是在东汉乐府民歌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今存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 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品。(二)本章重点1. 汉赋的特点及主要代表作家、作品。2. 史记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3. 汉书与史记相比较有何优劣。4. 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5.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三)本章难点1. 对汉赋的文本阅读及对其特点的把握。2. 史记与汉书的比较。1. 史记人物刻画与叙事艺术。2. 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3.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五)学习指导赋,是一种特殊的文体。从形式看,

10、它非诗非文,而乂具有诗、文的不少特点,是诗、 文的综合体。汉代的辞赋类作品,人体可分为两类。一种以抒情为主,体制基本与先秦的楚 辞相同,如贾谊吊屈原赋、鵝鸟赋,班固幽通赋,这类作品一般称之为“辞”或“骚”。 种以状物为主,铺排摹绘,夸饰文采,如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 杨雄的甘泉赋、羽猎赋,班I古I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等,这类作品是-般所 说的“人赋”或“汉赋”的典型。到东汉中后期,汉赋出现了一种句法类于大赋但篇幅比较 短小,铺叙墓绘的成分减少而抒情成分极人增加的赋作,如张衡的归出赋、赵壹的刺世 疾邪赋等,这类作品一般称为“抒情小赋”,是汉赋发展的新趋向。整个汉代辞赋创作,就

11、是沿着这两条线索发展:一是“辞”或“骚”体类作品时时出现,延续不断;二是赋体文学 的兴起、发达和演变。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第i部纪传体通史,也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 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从史学上看,它以纪传体的形式,比较完整地记载 了汉代当世和以前的许多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和种种活动,使厉代对这些人物有史可察, 有案可稽。从散文的发展史上看,史记无论是写人物、记场面都十分集中、完整;故事性 强,结构谨严,匠心独具。语言也平易简洁,生动传神。它不但对历史散文有影响,而且对 唐宋以后的古文发展也有重人影响。东汉班固的汉书,继承了史记的体制,后世常常 史汉并称,但汉书的

12、整体成就难以与史记比肩。与辞赋、散文相比,汉代诗坛相对冷落。及至汉乐府民歌的出现,才打破了沉寂的诗坛。 两汉乐府民歌现存的虽然不是太多,但它所反映的社会面十分广阔,内容十分丰富,是两汉 社会全而、真实的反映,它传达了人民自己的声音,是对诗经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继承 和进一步的发展。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是汉兀府民歌中有名的佳作,后者代表了汉兀 府民歌的最高成就。在艺术上,乐府民歌通过选择、捕捉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件、典型画面, 來再现生活;标志着我国叙事诗的一个新的更趋成熟的发展阶段;多杂言诗与五育诗,前者 在我国古诗中独具特点,到了唐代发展出自由奔放的歌行”体,后者的产生和兴起,由乐 府民歌开其先河

13、,扩人到整个文坛。在乐府民歌的影响下,文人创作的五言诗开始出现。最尽的文人五言诗是班固写的咏 史。此厉,张衡、秦嘉、蔡邕等也相继创作了一些五言新体诗。此外还有一些无名氏的作品, 如古诗十九首,以及曾经被课认为是苏(武)、李(陵)的一些作品。古诗十九首代表 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艺术成就。内容主要反映的是当时中卜层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感 情,人致可分为两人类:一是写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一是写求官不遂、仕途失意的苦 闷和悲哀。它的主要艺术特色是长于抒情;风格平易淡远,语言浅近白然,没有可以雕饰的 痕迹,却往往表达出复杂1W折的思想感情。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文学(一)自学内容建安风骨;正始之音;两晋

14、文坛;陶渊明;南北朝民歌;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魏晋南北朝 的小说。(二)本章重点1. “三曹”父子的作品。2. 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3. 谢灵运和山水诗4. 庾信前府期创作的不同之处。5. 南北朝民歌。(三)本章难点1. 四声八病和永明体2. 玄言诗文本的阅读(四)本章考点1 “三曹”父子诗歌创作的异同。2. 建安风骨的美学内涵。3. 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4. 谢灵运和山水诗5 庾信在南风北渐中的作用。(五)学习指导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两期:第一期是魏和西晋;第二期是东晋和南北朝。魏和西晋

15、乂可分为三段:建安文学、正始文学、太康文学。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196-220),但在文学史著作中习惯把建安文学当作魏晋南北朝 的开端。建安文学成就辉煌。在曹氏父子周围聚集了许多优秀诗人,他们一方面学习汉乐府, 描写补会动乱和民生疾苦;一方而歌唱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形成一种悲凉慷慨、刚健有 力的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或“建安风力”。这在曹操、曹植、王粲、刘祯等人的创 作中得到集中的体现。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240248)。在文学史上用正始文学泛指魏代末年的文学。 这是正是魏晋易代之际,司马氏掌握了大权,残暴地屠杀异己,形成恐怖的政治局面。嵇康、 阮籍在作品中抗议司马氏的残暴统治,揭露礼教的虚伪,与“建安风骨”是一脉相承的。晋武帝太康(280-289)前后,西晋文坛呈现繁荣的局面,主要作家有三张、二陆、两 潘、一左。但总的看來,太康诗风比较纤弱,以繁縛为特点,丧失了建安诗歌的那种风力, 但在语言的运用上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左思的咏史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