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6771803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片面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对知识进行强化巩固,忽 视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及以知识为载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不利于学 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新语文课程标准在确认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同时,首 次强调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 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 点。”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 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站在高处,以人生目的、人生理想、 人生意义为核心,延伸到知识、道德、审美各个方面。因此,语文教学中学生阅

2、 读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充分地了解孩子们的认知情况,教孩子们需要的知识过去的语文教学,只是把教材当作学习语文知识的教科书。一套教材就是 一棵知识树,一篇课文里有若干个知识点,语文课文是因知识点的分布而存在, 语文学习的最终指向是语文知识。现代语文教学在传统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 发展思维,明确了获得审美体验的要求。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现代语文的教学 观有很大的改观。但我认为我们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还必须要充分地了解 学生。今年区里组织我们全区老师参加了一个远程培训,在学习中我听到-位教授 的观点是要教给孩子们想要学的知识。听完后我反思了很久,觉得很有建树性, 也很适合现代当前

3、的语文教学。现在的孩子学习的视野十分开阔,他们懂的东西, 我们老师不见得就知道。如果教学中我们还是按老传统来的话,上课时讲-些他 们早就明白的内容,你想他们会认真听讲吗?我想这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因此, 我们在教学前要对自己班上的孩子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再结合我们的教学内容 作一些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举例来说明一下吧。十五年前如果我们跟孩子们讲一些浅显易懂的电脑知 识,我想他们肯定是兴趣盎然。现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讲一些简单的网络知识他们 会说你老土这是时间造成的学习需求差异。农村学校的课堂你给孩子们讲一些农 作物的生长,那说难听一点是班门弄斧。而在城市里讲这个的话

4、,他们就觉得奇 妙无比。我看到在科学课上我们的孩子对他们精心培养的绿豆苗是呵护有加。这 是地域造成的学习需求差异。上家长开放课时,我上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这一课。上完后我发现平时课堂上差异不是很大的两个班在这次教学中的表现截 然不同:一班的孩子上课时主动积极,学得灵活,家长的反馈也很好;二班的孩 子课上不怎么表现,与教师的互动较被动。这说明不同的班级对于学习的需求也 是有差异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 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二、一定要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是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的话那么

5、我们的教学效果肯定是不错的。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我在每一学期的开 学初都会有针对性的对孩子们提出一些学习要求,特别是针对每一篇课文的预习 更是十分具体。教学中每一篇课文在老师上课前同学们必须做好下面这几个预习内容:1、 自学生字词2、熟读课文3、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4、针对文本提出自己有创造 性的问题两个以上5、画出文中你认为值得思考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批注6、摘 抄文中的好词佳句7、查阅与课文有关的一些相关资料(如写作背景、作者简介、 作品品相关的知识等)其中特别要强调的是查资料,这一块要进行一定的指导, 否则孩子们查找的内容偿公对上课不利,反而会影响教学。我发现只要是班上的 同学真正的做到了预习

6、,那么这节课上下来就会很轻松,教学效果也很会更佳。前段时间有幸去参加了今年在深圳举行的现代与经典的语文教学活动。活动中有的大师们在上课时说道不应该提前把教材发给学生,这样影响了上课的 效果。我觉得这是完全不合我们的教育规律的违背了我们课标中规定的以老师为 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三、要学会“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一般都是把一些知识点提炼出来告诉学生,并 让他们记住来应付我们的各种考试。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授之以鱼”的做法。我 认为这是要淘汰的一种教学方法,现代教学中我们不妨尝试一下“授之以渔”的 做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

7、真人”。 这句话也告知我们语文教学不应该只是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语文知识,更要让孩 子们学会一定的欣赏语言文字、感知语言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掌握一定 的学语文的方法。我觉得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认知规律传授给他们一些学习的 方法,让他们能够借助这些方法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能在不要 老师、家长的监督和辅导下都能自主地学习语文,这是我们现代语文教学中的一 个关键。因此,无论接哪一个班,我首先会培养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主要从这儿个方 面来入手:1、自学预习的能力2、阅读方法的掌握3、积累相关的语文知识4、 作文修改的能力(IH评和他评)5、读书兴趣的培养(读课外书和写好读书笔

8、记) 等。一般这样下来一年的时间,我班上的孩子的语文学习的能力都会有一定的提 高,也会让我的教学会进行得更加顺利一些。四、要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因此学习资源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我们应该构 建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拓宽学习渠道,开发和利用生活中 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让学生充分地受到文化的熏陶与启迪。语文学习资源包括 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课堂学习资源主要有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 多媒体教学手段等;课外学习资源则非常广泛,包括报刊、电影、电视、广播、 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 展览馆、布告栏、各利标

9、牌广告以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 地方的事件、日常生活话题等。素质教育要求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挥人 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使之达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能力培养是 素质教育的重点。心理学上称之为人的“一般能力”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注意 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实际上是一种运用信息和知识采取理智行动的能 力,而促进学生观察、捕捉信息,分析、理解信息,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加工 处理能力与创造思维能力的重担极大部分发落在了语文教学的身上。这一工作尤 其需要从小学抓起。如果我们三、提高教师语文素养教师是课程的重要因素,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素养对于 学生的

10、影响是巨大的,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全面提高教师的人文 素养。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课的价值在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 高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师如何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取向,将直接关 系到教学过程中能否正确引导,关系到学生在学习中汲取什么样的精神食粮。由 于知识基础、生活经验的限制,学生对文章人文内涵的理解,难免会产生偏差, 这就要求教师这位课程的构建者、组织者适时的点拨和引导。把学生作为学习语 文的主体,自己则作为指挥的启迪者,情感的传递者,知识的指导者;也不再是 讲解员,而是以情激情,以情启智的教练员、陪练员,是学生最好的学习伙伴。 学语言,即构建人的精神世界,学

11、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断成长。让他们的身心 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学生语文学习成功与否的 标志,不应该只是考分的高低,而是能否把汲取的知识内化为自己一生成长的甘 泉,使自己成为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因此,教师只有具备强烈的人文意识和 丰富的人文底蕴,不断提高专业素质,积淀语文素养,才能唤醒学生潜在的爱憎、 美感和情趣。素质教育要求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挥人的天赋条件,提高 人的各种素质水平,使之达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总之,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 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 文知识的系统

12、和完整。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 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和体会 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引导学生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在习作中运 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 学生的语文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们的社会进入了信息的社会, 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需要我们去接收去处理。所以小学生也有必要扩大自己的视 野、活跃自己的思想。所以,在课堂教学的同时,有必要进行扩展阅读,增大 己的阅读量,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尽可能多地撷取信息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师则要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并提示阅读方法,要充分开辟多种信息 源,组织学生进行信息交流,让学生从中能接触新观念,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学 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