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有机整合及教学与反思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6771729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有机整合及教学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有机整合及教学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有机整合及教学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有机整合及教学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有机整合及教学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有机整合及教学与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有机整合及教学与反思甘肃陇南文县教师进修学校刘靖【摘要】信息化是二十i世纪的标志,是为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思维的创造性工具。 近年来,计算机辅助教学工作在全国教育战线上逐渐深入,但大多以“观摩课” 的形式开展,只是教育教学小的一个点缀而已,信息技术并没有真正与学科教学 “融合”在一起。信息技术作为一项教学工具(Ledtn from IT),能够把各种 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之中?本文就地理课堂如何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 合?在应用过程中我们走向了哪些误区?这是我要探讨的问题。【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地理学科整

2、合教学反思学习,对于热爱它并且善于学习的人们,是一种最大的快乐。在知识的汪 洋大海中遨游,尽情吸取前人所创造的文化科学成果,不断增进口己的聪明才智, 真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亨受。然而,对于一些不懂学习方法,没有掌握学习规律的 人而言,却是一件苦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 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 构方式而获得。其中学习者指的就是学生,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知识的建构,学 习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不断同外界交流、发展与改进的过程, 交流、反思、改进与协调,每个环节都要学习者有意识有F1的自觉地参与其中, 任何强加给学习

3、者的东西,都无法在大脑中完成知识的同化。所以,让学生成为 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呢?近几年多来,我参与 了新课程改革,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和帮助学生掌握学 习方法方而做了新的尝试,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一、借助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有机整合,善于创设学生学习 的情境因为学生一切的学习都是具有情境性的。要实现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必 须善于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将地理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教师根据教 学Fl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寻找补充资料,学牛根据课堂教学需要查找相关 资料,并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

4、己査找到的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 自主学习。而信息技术的声、画效果所产生的视觉、听觉的刺激,可加深学生对 地理学科的认识,从血掌握相关知识。这种声、画效果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 的,很多学牛对地理知识的热情也因此大大提高,并提出问题,引发师生共鸣、 思考,从而加强了地理课堂师生间的互动性,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正如在澳 大利亚中所表现出来的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可充 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也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设置教学情境,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有趣的能引发思考的情景。 或是制造悬念或是产生疑问,都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5、让 我们的课堂始终成为学生发挥和施展才华的平台。如:我在澳大利亚这节课 的设计吋,我利用了初一学生喜欢小动物的心理,用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设 置情境,导入新课,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强烈的期待,学习热情相当高涨, 积极参与的欲望较强烈,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定下基调。二、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有机整合,很好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一方面表现在教师话语权的开放。因为课堂为师生互动的场所。在平吋的教 学中,我深深体会到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要从“圣坛”上走下 来,开放课堂的话语权,彻底废除话语霸权,革除一切不平等的对待学生的现象, 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权利,是非常重要的。澳犬利亚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

6、帅主要通过教学网站向学生展示问题,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口学、小组合作探究 等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机会发言、有权利提不同的意见、不同的看法观点, 改变了学生以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我经常做法是在某知识的理解基 础上,借助网络教室、校园网等进行学生编题,互札I评议,共同学习,让学生真 正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也是开放的。在平吋的教学过程中, 我校充分借鉴洋思教学模式和杜郎口教学模式,利用导学案设计开放式的教学问 题,让学生借助网络和其他教学媒体去探究问题,寻求问题的答案,学生的整个 学习过程是开放的,不拘泥于同定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乐于探究的问题为中心展

7、开教学,而不拘泥于教学各个环节的完整性和过程的过分严谨性。借助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有机整合而开展的开放教学不仅有利于课堂教 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同吋也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课堂 上由不成熟走向成熟;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我在教学实践中努 力让学生做课堂教学的主角,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自觉性,发觉学生无 论在历史与社会课的喜好程度,还是学业成绩都有较大的突破。学生爱上这门功 课是因为在课堂上他们是学习的主人。三、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课程整合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地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 具,而是要实现地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

8、的“融合”。因血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 能力的培养与发挥。我在澳大利亚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自己运用信息 技术外,还指导和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分析和综 合,学习相应的知识,培养相应的能力。学生能力培养使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 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上。所以,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教师对地理学科与信 息技术整合的认识、实践程度,对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对 学牛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理学 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可以把人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出来;使地理教学资源的慕元

9、性、重组性、开放性得以体现出来,使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和谐统一。地理学 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缺陷,从而使地理课堂教学充满生 气。总之,地理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 手段的重要途径。要达到课程整合的Fl标,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手段, 更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要了解地理学科教学的根本H的,了解教学中的难点 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结合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能力更好地进行地 理教学活动,并利用地理课程整合的开放性、适用性、互动性,拉近地理知识与 学牛实际牛活的距离、激发学牛学习的兴趣,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 效果,使地理课堂充满活力,

10、促进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 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H标。四、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要避免走向几个误区(一)、信息技术是教学手段,而非教学目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本来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它使得课堂教学手段多 样化,借助于这些手段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知识,开阔视野,提升学习能力。但在 实际教学中,这种手段如果运用不为,就会变成H的。1. 教学设计应引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一位老师上课吋按照课件的设计一屏又一屏地进行教学活动,而本节课的学 习重点却未能有吋间充分进行。评课时,老师道出了实情:课件就设计了这些内 容。这种现象在日常教学中吋有发牛。有的老师备课吋不深入进行教学设计,而 却

11、把主要精力放在课件的制作上。由于搜集相关资料和制作课件占用了较大精 力,致使教学设计浮皮潦草。有的搜集的课件资料过多过滥,反而搅乱了应有的 教学思路。教师是教学过程的领导者、组织者和设计实施者。教师备课吋应在钻研教材 的基础上,先进行教学设计,后制作能为教学服务的课件。应该以教学设计引领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而不应被课件捆绑了教学思路。值得提醒的是:课件制作的 交互性要强。因为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随吋会有生成性问题出现,所以制作课 件吋应根据教学内容分类制作若干个按钮,以便教学进程中根据需要及吋出示相 应的课件。课件如果没有交互性,则会出现课件与教学进程不协调或是课件左右 了教学进程的情况。另外

12、,老师还应该精选-些图文或视频资料来拓宽学生的视 野和知识面。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老师可以向学生推荐相关网站,也可以把推荐 资料发往班级地理邮箱或学校的地理网站中。2. 教学过程应以多媒体课件为手段有位年轻老帅设计了一些幻灯片作为课件。上课吋,由于教室多媒体设备有 故障,图片昏喑一片,根本看不清楚。但这位老师还是按部就班地坚持把课件展 示完。然而,教材中需要学生读懂的图片却“没有吋间”看。这种情况中老师的问题出在将多媒体的运用作为评价一堂课好与坏的关键。 对此,我觉得未尝不可,但关键问题是多媒体的运用与课堂教学是否相得益彰, 是否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的乃至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很显然,上述那位老师的课

13、 件不仅没能服务于课堂教学,反而成为分散学生学习注意力、耽误阅读教材中必 读地图的绊脚石。这种课件在课堂中的运用可谓无效无用、舍本求末。听课中我们有吋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电脑突然死机或是临吋停电,讲课 的老师通常处于一种比较慌乱的状态,甚至有的还会出现冷场。导致这种情况发 生的原因是老师把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半做教学H的来完成。我们知道:多媒体是 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而非教学ri的。教学手段是灵活多样的,当这种 手段行不通时,我们应及吋更换另一种。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遇到上述多媒体出现 意外的情况,我们不妨抛开课件,直接运用教材或地图册中的图文再加以教师的 板书和板画,也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14、如果多媒体使用顺畅,那么需要学生了解 和读懂的图文一定要停留适当的吋间让学生看明白,一闪而过的内容应该是无足 轻重的,那就不要作为课件内容出现。为然,这些都需要老师以精心备课做基础, 同吋还要做好预设:如果多媒体不能如期播放将采用怎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二)、信息技术应该融合传统教学媒体,而不是摒弃。传统教学媒体一般指黑板、粉笔、模型、教具等。教师通过板书板演、绘制 地图、展示模型及通过师生互动等手段,可以灵活掌握教学策略,因势利导,会 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即使在现代教学媒体环境下,传统教学媒体仍不失其魅力。 遗憾的是随着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大规模入侵”,传统媒体正面临着被挤出 “教学舞台”

15、的趋势。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和地理学科的整合,有力地推动了地理教育教学质量的 提升,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地理素养的提高。对于信 息技术的使用,更要注重因势利导,注重与学科的知识契合,考虑学生的学习实 际,做好资源整合,把信息技术与地理知识、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有机地结合, 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优化课堂结构,卓有成效地开展现代化的地理教学,提 高教育教学效率。作为地理教师,也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更新观念, 探索符合学生认知和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迎接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挑战。而这些, 也正是广大地理教师永恒探讨的课题。参考文献1 李家清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7.2 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073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科书(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