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期末考试 沪教版 试题

上传人:金** 文档编号:206738957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期末考试 沪教版 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期末考试 沪教版 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期末考试 沪教版 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期末考试 沪教版 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期末考试 沪教版 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5-2006年上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考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 Ca40试卷共五大题,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入下表)1生活中许多现象都包含了不同的变化,你认为下列生活现象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樟脑丸在衣柜中变小至消失 B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C铁制的门窗天长日久生锈 D寒冷的冬天里滴水成冰22004年4月19日,温家宝总理作出郑重批示:严查安徽“杀人奶粉”,经检测这些“杀人奶粉”中蛋白质、钙、磷、锌、铁等的含量严重不足,营养价值比米汤还差。这里的钙、磷、锌、铁是指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

2、质3通过化学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的是A开发新型能源B合成新的物质C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 D防治环境污染4北京时间2004年8月30日,2004年奥运会在希腊雅典顺利闭幕。历届奥运会开幕式都要举行颇为隆重的“火炬接力”,火炬的可燃物是“丁烷”(化学式C4H10),它燃烧时,火苗高且亮,在白天,二百米以外火焰也清晰可见。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 丁烷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构成; 丁烷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组成; 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A B C D5我国计

3、划在2007年发射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新能源氦3,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1 B2 C3 D66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汽车排放的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B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是粮食增产的主要方法C不随意抛弃旧塑料制品是减少“白色污染”的重要措施D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物质资源7许多城市的公交客车上写有“CNG”,这是压缩天然气的英文缩写。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CNG的主要成分是酒精 B用CNG作汽车燃料,能减少空气污染C天然气燃烧是氧化反应 D西气东输中气体的主要成分也是天然气8厦门大学郑兰荪院士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的获得C50颗粒。美国

4、科学家斯莫利发现了C60,获得了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5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C50和C60都是碳原子构成的,它们是同一种物质CC5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DC50的发现说明还有可能发现碳元素的其他未知单质9生活在密闭狭小的特殊环境(如潜艇、太空舱)里,氧气会越来越少,CO2越来越多,因此将CO2转化为氧气,不仅有科学意义也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据科学文献报道,NiFe2O4在一定条件下既能促进CO2的分解,又可重复使用。在此反应中它是A粘合剂 B致冷剂 C催化剂 D防腐剂10. 下列现象中,没有直接利用化学反应所产生能量的是A. 人用食物维持体能 B. 家庭用煤气做饭C. 办公

5、室用空调取暖 D. 工人用炸药拆除危旧建筑11课本上“烧不坏的手绢”实验中,当手绢上的火焰熄灭后,手绢完好无损。对于这一实验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这是魔术,你看到的是一种假相 B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C手绢上的水气化吸热,使手绢温度低于棉布着火点D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着火点升高12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A通电使水分解:2H2O2H2O2B过氧化氢催化分解:2H2O22H2OO2C高锰酸钾加热分解:2KMnO4K2MnO4MnO2O2D氧化汞受热分解:2HgO2HgO213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H2CuOCuH2OBC2CuO2CuCO2CCO

6、CuOCuCO2D2Al3CuO3CuAl2O314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其中只发生一个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3522415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64010试判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 D无法判断15鉴别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A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溶解能力 B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密度C用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D将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集气瓶中16. “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与回收,表明我国已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在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

7、装有液态肼(用X表示)和液态双氧水(H2O2),它们混合时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X=N2+4H2O,则肼(X)的化学式为AN2H6BN2H4 CNH2 DN2H4O217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右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D注射器内有液体18环境与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是三种重要化石燃料B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C太阳能、水能等是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D地下水资源的大量开采可以为人类解除水危机,人类不必为淡水缺

8、乏而苦恼NO2 H2ANO2 H2B19把分别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NO2)气体和氢气的集气瓶按下图A、B两种方式放置,然后把两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瓶口密合在一起(不用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气体不反应),而B中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由此现象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分子由原子构成B分子间有间隔C二氧化氮的密度比氢气大D分子是不断运动的20用足量含杂质的食盐(杂质不溶于水)配制mg溶质质量分数为a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操作有:称量过滤蒸发结晶计算溶解洗涤干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A B C D二、填空题(共27分)21. 按要求用正确的化学符号表示:(1)2个氮原子

9、(2)m个铵根离子 (3)正二价的汞元素 (4)1个硫酸分子 (5)氧化镁中镁元素为+2价 (6)3个亚铁离子 (7)构成氯化钠晶体的阴离子 (8)由硫离子与亚铁离子构成的物质 (9)地壳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二者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该气体占空气体积的 ,常温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 。22用“、=”符号填空: 50C时熟石灰的溶解度 20C时熟石灰的溶解度。 50g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 50g;溶质的质量分数 37%。 10%的蔗糖溶液100g,取出50g,剩下溶液

10、的质量分数 10%。 常温下10g水能溶解NaCl的质量 10g汽油能溶解NaCl的质量。 50ml的酒精和50ml的蒸馏水混合后形成的酒精溶液体积 100ml。 5.6g纯净的铁丝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称得的质量 5.6g。23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H3+ 离子和H3分子,一个H3+ 离子中含有 个质子、 个电子,H3属于 (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24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50克和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温度为20),选用“相等”或“不相等”填入下列各空。若各蒸发掉20克水,再冷却到20,两杯中析出晶体的质量 ,析晶后所得母液跟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若都冷

11、却到10,两杯中析出的晶体的质量 ,析晶后所得的母液跟原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若一杯溶液的温度降低5,另一杯的温度降低10,则两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基本类型(1)碳不完全燃烧生成有毒气体 , 反应。 (2)铜绿受热后分解 , 反应。(3)铁与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反应 , 反应。(4)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 反应。三、探究题26长途运输鱼苗时,人们常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CaO2)固体。甲、乙两位同学发现往水中投入过氧化钙时产生气泡。提出问题:当把过氧化钙投入足量水中时,最终会生成什么物质呢?进行猜想:甲同学认为:生成氧化钙和氧气;乙同学认为:生

12、成氢氧化钙和氧气。(1)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2)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另一个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并填入下表空格中。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预期的实验现象结论1取少量过氧化钙放入试管中,加足量水,并适当振荡。 过氧化钙能与水反应,并有氧气生成。2向所得溶液中用吸管吹气。原来无色透明溶液出现了白色的不溶物。 (3)运输鱼苗时,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的主要目的是 。无色透明的塑料袋黑色的塑料袋石灰水石灰水阳光AB27探究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植物不但进行光合作用,也同时进行呼吸作用。为了比较二者的不同,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一晴朗的早晨,选取大小相似的同种植物两盆,在花盆上各放入一杯澄清的石灰水,然后把其中一盆用无色透明的塑料袋罩住,放在阳光下;另一盆则用黑色塑料袋罩住,放在阴暗处(见下图)。傍晚,在塑料袋上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