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中历史一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6675693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中历史一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中历史一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中历史一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中历史一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一历史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通史概要:本专题主要叙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经验与教训。苏联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 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为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苏联 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人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列宁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内容、结果、意义;苏联成立;苏联第一部宪法生效;斯人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斯人林吋期):1925年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决定 把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1927年召开的联共(布)十五人通过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方 针。斯人林模式形成标志:1936

2、年苏维埃八大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特点: 政治方而:权力髙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经济方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否定价值规律和M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评价:与当时 苏联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在二三十年代使苏联经济建设取得重人成就。有严重缺点和 弊端,阻碍苏联国民经济发展和政体改革。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时期):赫鲁晓夫改革 时问、内容、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时问、概况;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方式,改革的后果; 苏联解体的经过:戈尔巴乔夫改革一“八一九”事件(背景、实质、结果)一独立国家联合 体成立阿拉木图宣言(标

3、志苏联完全解体)。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课标要求: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工义政策向新经济政 策转变的必要性。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意义。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 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说明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有益探索。(2)过程与方法:阅读列宁论粮食税、列宁全集等历史文献,学习用历史材料 说明历史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列宁为首苏维埃政权克服种种严峻困难巩固新政权的事 实,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通过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有益探索的事实, 坚持求真、务实和创新的

4、科学态度。教学课时:1课时重点难点:重公:r解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实施前的时代背景、实施政策的目的、内容 和意义。难点: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 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从这种转变中,能得到哪些经验?教学建议:在学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时,可以采用这种表格的对比方法,使你更容 易掌握知识。背景目的内容效果战时共 产上义 政策苏维 埃政权而 临国内外 敌人的进 攻,苏维埃 政权困难为了战 胜国内外敌 人,巩固苏 维埃政权, 实现到共产 主义的直接实行余粮收集 制;实行广泛的工业 国有化;取消了 H由 贸易,实行实物配给 制;实行

5、成年人劳动 义务制适应了战时需要, 集中了全国有限的人 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 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 了苏维埃政权重重过渡新经济政策战时 共产主义 政策已不 适应新情 况,而临严 重的经济 危机和政 治危机为迅速 恢复被战争 破坏的经 济,巩固苏 维埃政权以固定的粮食税 代替余粮收集制,采 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 形式,实行国家资本 主义;允许商品买卖, 实行自由贸易;废除 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 制,实行按劳取酬的 工资制调动了广人人民 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 经济很快走岀困境,得 以顺利恢复,从而为实 现工业化打下了一个 坚实的基础,工农联盟 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 苏维埃政权%1 培养探究学习能力的养

6、成,建议运用教材上的图表1913年1925年的苏俄的农 业生产情况和1913年1926年苏俄的工业生产情况,并从网络或有关书籍中补充一 些资料,说明苏俄在1913年1925年发生经济发生哪些变化和变化的原因。从个人的探 究中你能得出哪些经济发展中规律性的东西。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小习作。%1 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可以通过纽织辩论赛的形式来实现。辩论赛活动题目: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是否背离了社会主义性质?活动方式:小组分工的形式进行收集资料作品呈现方式:辩论赛:正方:背离了社会主义性质;反方:没有背离社会主义性质。%1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精髓在实践中的反映:它找到了一条落片国家趙 设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社会主义思想也必须与时俱进;社会主义必须解放生产力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