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奥数教材9 教案教学设计

上传人:letao****18521 文档编号:205704425 上传时间:2021-10-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奥数教材9 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上奥数教材9 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上奥数教材9 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上奥数教材9 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上奥数教材9 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奥数教材9 教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奥数教材9 教案教学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上奥数教材9 教案教学设计 例4在图8中的A,B,C,D处填上适当的数,使其成为一个三阶幻方。分析与解从第一行和对角线可得,A7D=A1067D=16D=9这样幻和=9156=30从第一行中可求出54A=30-(79)=14;从第二行中可求出B=30-(1015)=5;从第三行中可求出C=30-(11+6)=13。例5在33的阵列中,第一行第三列的位置上填5,第二行第一列的位置上填6,如图9。请你在其他方格中填上适当的数,使方阵横、纵、斜三个方向的三个数之和均为36。分析与解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将其余格内的数用字母表示,如图10。因为幻和为36,所以可求出中心数为:363=12,即C=12

2、。从第二行中可求出D=36-(612)18;从对角线中可求出E36-(512)=19;从第一列中可求出A=36-(619)=11;从第一行中可求出B=36-(115)=20;从第二列中可求出F=36-(20+12)4;55从第三列中可求出G=36-(518)=13。得到的三阶幻方如图11。从上面的例题我们不难看出:要填出一个三阶幻方,中心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幻和=中心数3这个关系式,在已知幻和的情况下,可先求出中心数;在已知中心数的情况下,可求出幻和,以便其他数的求出。练习七1.用19这九个数字补全图12中的幻方,并求出幻和。2.用311这九个数补全图13中的幻方,并求出幻和。3.在图1

3、4的空格中填入不大于15且互不相同的自然数(其中已填好一个数),使每一横行、竖列和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30。56每一竖行、两条对角线中三个数的和都相等。的圆内,使每一横行、5.将九个连续自然数填入3行3列的九个空格中,使每一横行、每一竖列及每一条对角线上三个数的和都等于45。6.将从1开始的九个连续奇数填入3行3列的九个空格中,使每一横行、每一竖列及两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八、逻辑推理在有些问题中,条件和结论中不出现任何数和数字,也不出现任何图形,因而,它既不是一个算术问题,也不是一个几何问题。也有这样的题目,表面看来是一个算术或几何问题,但在解决它们的过程中却很少用到算术或几何

4、知识。57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深入地理解条件和结论,分析关键所在,找到突破口,由此入手,进行有根有据的推理,做出正确的判断,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这类问题我们称它为逻辑推理。例1在一桩谋杀案中,有两个嫌疑犯甲和乙。另有四个证人正在受到讯问。第一个证人说:“我只知道甲是无罪的。”第二个证人说:“我只知道乙是无罪的。”第三个证人说:“前面两个证词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第四个证人说:“我可以肯定第三个证人的证词是假的。”通过调查研究,已证实第四个证人说了实话,请你分析一下,凶手是谁?分析与解题目中条件较多,且四个人的证词有真有假,在这种情况下,要善于抓住关键,由此入手进行有根有据的逐步推理。本

5、题的关键是:第四个人说了实话。因为第四个人说了实话,所以第三个人的证词是伪证,也就是说“前两个证词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是句假话。由此可以断定,第一个和第二个证人都说了假话。从而判断出甲和乙都是凶手。注意:像上面的例题,从众多的条件中抽取关键的条件,往往是进行分析和推理的突破口。例2某车间新调来三名青年工人,车间赵主任问他们三人的年龄。58小刘说:“我22岁,比小陈小2岁,比小李大1岁。”小陈说:“我不是年龄最小的,小李和我差3岁,小李是25岁。”小李说:“我比小刘年岁小,小刘23岁,小陈比小刘大3岁。”这三位青年工人在他们每人说的三句话中,都有一句是错的。请你帮助赵主任分析出他们三人各是多少岁

6、?分析与解本题类似于例1,首先应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但本题又不完全同于例1,并不知道哪句话真,哪句话假。所以解决本题的首要目标是先确定一句话是真还是假。经过审题,仔细分析这九句话,不难发现有两句话是相互矛盾的。一句话是小刘说的第一句话:“我22岁”,另一句话是小李说的第二句话:“小刘23岁”。这两句话不能都真,必有一句是假的。为了确定这两句话的真假性。可以先假设某一句为真,如果推不出矛盾,本题就获得了解决;如果推出矛盾,就说明这句话是假的,从而也就找到了突破口。先假设小刘说的第一句话“我22岁”为真,那么小李说的第二句话“小刘23岁”就为假,因此小李的另外两句话就应该是真话,从“小陈比小刘大

7、3岁”就推出小陈是25岁;又从“我比小刘年岁小”推出小李小于22岁。可是这样一来,小陈说的三句话中,“小李和我差3岁”和“小李25岁”这两句话都不能成立,这与本题中的要求(“每人说的三句话中,都有一句是错的”,即三句话中有两句话是真的)相矛盾。因此,小刘说的“我22岁”这句话是假的。59由于小刘说的第一句话是假的,所以后两句话就是真的。因此,小李说的第三句话“小陈比小刘大3岁”就是假的,所以,小李说的第二句话“小刘23岁”就是真的。于是就可以推出:小李22岁,小陈25岁,小刘23岁。注意:这道题我们采用的解题方法是:先假设,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正确的推理。如果推出矛盾,则说明假设不合理,由此得到与假设相反的结果。如果由假设出发,没有推出矛盾的结果,则说明假设合理。这种方法就叫假设法,是我们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