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 中职学校信息技术与专业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实践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5566114 上传时间:2021-10-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论文 中职学校信息技术与专业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育教学论文 中职学校信息技术与专业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育教学论文 中职学校信息技术与专业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育教学论文 中职学校信息技术与专业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育教学论文 中职学校信息技术与专业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论文 中职学校信息技术与专业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中职学校信息技术与专业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实践(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职学校信息技术与专业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实践摘 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现代信息技术教行普及过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专业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要从课程的整体观考虑信 息技术的功能与作用。鼓励各个专业学科课程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 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景,创设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 大的认知工具,从而培养学生探究、实践、思考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最终达到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专业学科课程、整合模式、问题提

2、出的背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概念,而是国内外计算机学科教学与应用长期探索、实践 与反思的结果。在近20多年中,信息技术本身突飞猛进,其应用更是迅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但是,尽管信 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儿乎已被全世界所公认,在学校里相对的投入也很大,但信息技术却始终是“游离于教学的 核心以外”。学校的学科课程教学,没有享受到多少因普及信息技术而带来的效益。但是目前,信息技术与各学 科课程整合的概念逐渐清晰起来,近几年来,更被看做是改革传统教学弊端的重要举措。我校是一所中等职业学校,主干专业有汽修、数控、计算机、幼师等众多专业。而各专业的学科课程非常需 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

3、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这靠教材中提供的几张插图或挂图是很难让学生有深刻 而真实的体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经验主要还是记忆教师和课本所给予的知识,做作业来练习所学的技能,他们 在其实的情景中应用知识和技能的机会是有限的,因此必须找到一些方法使学生成为积极的学习者,摆脱传统的 角色。在寻找新方法时,我校提倡尝试开展信息技术与专业学科课程的整合,通过儿年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 定的成效,如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能力增强了,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了等。但在实践中也还存在着困惑,我 们追求的目标是希望信息技术成为教师的助手,象铅笔一样,了无痕迹地结合在课程中。学生也不是为了学计算 机而学计算机,而是在

4、产生需要的时候学习所需知道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当然,有些教育工作者认为,整合只 是朝正确方向迈出了一步,但还远远不够。教学观:传统的教学观是教师教书本知识,学生学书木知识,教学功能只有i个,就是传授书本知识。而新 的教学观则认为教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多种能力如学习能力、信息处理技术、解决 问题能力,还要培养品德。两种教学观的根本分歧在于提高教学效果的着眼点在何处,在信息时代,一切取决于 效率,而教学的效率在于怎样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掌握知识,具备不断更新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把发展智力提高到应有的地位,不仅是由于现代生产技术发展提出的要求,也是全面把握教学任

5、务和教学质量标 准的要求。学生观:传统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而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新的学生观则认为,学生 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客体和主体的统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 的主人。在计算机应用于教育的这些新的趋势中所隐含的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都反映了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 学生被看作为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者要通过白己经验建构知识。这些新的应用重点强调学习过程, 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强调学习的许多bl标都要通过学生积极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在这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 式下,教师要扮演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的角色,这对教师是一个新的挑战。学校观

6、:传统的学校观认为只有全制、面授的,进行课堂教学的有围墙的学校才是正规的学校。而现代的 学校观则认为全日制、面授的、有围墙的学校是正规学校,半日制的、业余的,其他方式授课的远距离教学、无 墙的学校也是教育的场所,是正规的学校。只有建立起现代的教学观,学生观、学校观,才能实现全面的教育 改革。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知困惑广大教师对整合的内涵理解不深入。许多教师对整合的理论只有一些简单的认识,他们的观念停留在“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就是整合”这种肤浅 的层次上,主要表现在目标定位不准确,出现了整合目标是“为了整合而整合”,“为了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技术” 等错误的思想。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这

7、样的现象:教师为了完整地使用课件,在制图课的学习中取消了 教师亲自绘制三视图这一环节;在旅游课的学习中完全让课件完成风景点的介绍;在其它学科教学中教师将公式 或解题过程用计算机演示而不去用黑板板书,而且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完全不使用黑板。许多教师没有理解在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过程中,整合的立足点应当是课程,而不是信息技术。而且在整合的过程中教师没有清 楚的认识到,信息技术到底在哪些地方可以为我们的课程服务或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信息技术没有真正整合进课程中,信息技术的使用还停留在媒体观。在我校实践的初期我们发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只起到了“播放工具”和“辅助教师的作用”。有些教师利 用

8、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营造了很好的环境,但没有构建一个真正有效的学习环境,教学方式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仍然停留在用课件、文字来“播放”或“呈现内容”的层次上。很少有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依据学科特点为学生设计 诸如自主探索的空间或协作交流的空间,基于问题情景的或基于任务情景的,支架式或抛锚式等多种多样的学习 环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理解和运用困难。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还无法改变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还有一些教师由于对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 课件的理解肤浅,结果教学中完全被课件控制着,教师主导作用过于死板,完全用课件中的设计去控制教学过程, 没有意识到课堂是一个机动性很强“黑箱

9、”,在这里E能会出现很多没有预想到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要灵活处理 一些即时出现的问题。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1、基本理念信息技术的一般定义为: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获取、处理和应用的技术,它覆盖微电子技 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而成为一门综合技术。显而易见,对于职业教育而言,信息技术所应该突 出的是: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要在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的前提下,使学生进 行知识的重构和创造。其关键是把信息技术当作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 知工具。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就象使用黑

10、板、粉笔、纸和笔一样日然、流畅,这里是一个“糅合”的含 义,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这就是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核心所在。教师不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分开,能有助于信息技术了无痕迹地结合在 学科课程之中。这意味着,我们不会特别意识到信息技术的存在,就象不会特别意识到铅笔的存在一样,我们关 心的不是信息技术或铅笔,而是学科课程本身。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关系我国计算机应用于教学是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始发展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观念-与实践对教学起到了一定的 促进作用。但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推广中出现了一

11、些偏差和问题,例如所谓的“课件”很多还没有改变教学的方式, 还是以讲授型为主。演播式的多媒体CAI只是把不形象的形象化,让不生动的生动起来,只不过教学过程更加具 体化、细致化和人性化。这种方式并没有突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逆式教学,所以只会成为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 完善和发展。正是基于实践的反思,国内的教育专家引入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含这概念,并指出信息技术 与学科课程整合不等同于CAL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实际上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 是要从根木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理念上的差异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强调的是基于全局观和系统观的整合和融入。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12、考虑整个课 程的整体效果,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它考虑整节课甚至整个单元,强调采取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来进行课程 与教学设计。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则强调的是辅助,即考虑强化某一个知识点,它考虑的只是促进某个知识点的 教与学。目标上的差异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最高的目标乃是有效地改善学习。在信息技术没有与学科课程整合之前,学生的学 习仍然进行,并能够取得一定的学习效果。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后,将有效地改善学习,革新传统的学习观 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计算机辅助教学

13、CAI则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 结果是有限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范畴上的差异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含所包含的范畴很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实质上包含计算机辅助教学CAT。信 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基础上发展起来,但理念得到了提升,范畴获得了拓展。而计算 机辅助教学CAI的范畴则较小,主要是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也有较少的时候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 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CAT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相比较,从计算机技术扩展到信息技术,从教学扩展到课 程,从辅助扩展到整合。实施上的差异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施需要将既有的课程与教材进行重新设计。教师需要转变教与学的观

14、念,转变 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受到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教师信息化技能和教学设计能力、学生 信息化学习能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在实施上难度较大。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则一 般只需要教师使用固有的软件进行演示,对教师的课程与教学设计的能力要求不高,所以计算机辅助教学CAT实 施的难度较小。作用发挥上的差异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中的一个因素,成为教师教的工具、学生学的 工具以及环境构建的工具。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则只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的媒体和工具。三、信息技术与专业学科课程整合的模式发展与实践中职学校开设的许多专业学科课程都

15、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对基础知识本身不太扎实的中职学生而言理解起来 难度较大,绝大部分学生进校时对学习专业知识还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但不久部分学生就会因学不好专业知识逐 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失去了信心。这就要教师考虑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时将抽象化为具体、 将难点化为易点。在引入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这种新的概念后,它在教学的实际应用中也经历了尝试阶段、 磨合阶段、成熟阶段、发展阶段。在最初的应用实践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大多采用以知识为中心的整合 模式,随着应用的深入,逐渐会发展成以资源为中心的整合模式。并且通过观念的革新,最终会促使和推动教育 发生一次重大的变革。1、以专业学科课

16、程的知识为中心的整合模式实践目前大多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都属于这种模式。按照教材的安排和课时的要求来设计所有教学活 动,整个教学都在以“知识”为中心的指导下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组织都和传统课堂教学 没有什么区别,整个教学过程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这种整合模式的实践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主要有三神形式。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这是信息技术用于学科教学的最初表现形式,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最低层次。教师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 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其中合适的部分用在自己的讲解中;也可以利用Powerpoint或者一些多媒 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清楚的说明讲解的结构,形象的演示 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如汽车构造这样的专业课常常因缺少实物或模型而使教学显得枯燥乏味。但通过合理的设计与选择、运用信 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