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兴实验小学现场会经验介绍《积教师集体智慧科学打造好校园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5565009 上传时间:2021-10-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众兴实验小学现场会经验介绍《积教师集体智慧科学打造好校园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众兴实验小学现场会经验介绍《积教师集体智慧科学打造好校园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众兴实验小学现场会经验介绍《积教师集体智慧科学打造好校园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众兴实验小学现场会经验介绍《积教师集体智慧科学打造好校园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众兴实验小学现场会经验介绍《积教师集体智慧科学打造好校园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众兴实验小学现场会经验介绍《积教师集体智慧科学打造好校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众兴实验小学现场会经验介绍《积教师集体智慧科学打造好校园(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积教师集体智慧科学打造好校园“仁慧”文化泗阳县穿城镇中心小学尊敬的县局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上午好!首先感谢县局领导为我提供这样的一个机会和大家交流。我汇报的题目是 积教师集体智慧科学打造好校园“仁慧”文化。我们穿城镇中心小学始建于1939年,原名“树人学校”,已有70余年历 史。现占地面积32亩,有33个教学班,学生1677人,教职工89人。(视频:学 校大门)我们穿城,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孔子周 游列国时,曾到过穿城讲学,孔子儒家思想在穿城已影响很深且广为流传。 后人为了纪念孔子,特建“夫子庙”以纪念孔子。(视频:孔子像)随着社会经济 持续高速发展,社会分配不均等现

2、象导致的负面社会效应也渗透到教育领域,蓬 勃发展的网络文化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性,深刻影响社会心态。面对纷繁复 杂的社会现状,怎样引领教师淡泊名利、专心育人,怎样让学生茁壮成长是摆在 教育管理者目前的一大课题。经过全县的共同努力,我县创建教育现代化合格 县取得了显著成绩。2010年,我县经江苏省政府专家组评估,顺利通过教育 现代化合格县的验收,学校教育现代化硬件设备设施是过硬的、达标的,以 后我们学校如何提升内涵,使教育现代化硬件设备设施发挥更大的效益。这 些都是我们每一个学校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为此,我们学校拟“仁慧”现 代学校构建的策略行动研究作为课题研究,传承我国古代“仁”“慧”教育思

3、想,借鉴我国古代“仁”“慧”教育思想探讨现代学校构建策略,以期在现代学校建设上作出有益探索。丰富现代学校创建理论,及提供现代 学校创建范式。仁慧”现代学校构建的策略行动研究在2011年被批准为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构建校园“仁慧”文化是课题“仁慧 现代学校构建的策略行动研究中的一个子课题。一、科学引领,走好科研兴校之路2012年5月8 0,我们请来江苏省教科所副所长张扬生、江苏省教育厅教 研室副主任朱纷、宿迁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徐维军、泗阳县教科所主任王通、 江苏省特级教师泗阳双语实验学校副校长陈家梅五位专家对我们的江苏省教育 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仁慧”现代学校构建的策略行动

4、研究进行开题论 证。(视频:仁慧课题开题论证会等)我们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制定了校园“仁慧”文 化建设实施方案。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结合学校的历史沉淀和可持续发展,以建设“仁 慧”文化为核心,以打造快乐校园、书香校园、特色校园、和谐校园为目标, 从建立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管理文化入手,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推 进的工作思路,采取有效措施,重点打造好中心小学一校一品一一仁慧135课堂 教学文化。我们组织教师学习研讨孔子的论语,传承孔子儒家教育思想,确立我们 学校的“三风”。校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风:诲人不倦学风:学而不厌仁”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 畴

5、,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孟子曰:“仁者,人也”,学校拟定“仁”作为校训 的第一个字,(校训:仁慧健美)倡导师生、师师、生生间相互友爱,相互帮助, 所谓“仁者无敌”,和谐共生。这主要体现在礼仪文化、励志文化、廉洁文化等 方面。乡土文化长廊,精心选择内容,以历史名人和民间传说为切入点,打造永久 性的文化传承阵地;校园西墙面画体现“仁”的二十四孝图、体现“慧”的中国 古代神童故事选画、古诗画;在相宜地点布置以图文标牌形式展示交通安全教育 内容;主干道的设置人文标语、墙壁、走廊、过道、橱窗等地方用图文形式来布 置。主干道的两侧分别植重阳木、梧桐,重阳:敬老,梧桐:爱之所,重阳木 梧桐即取“仁” “爱”

6、之意;主干道的东首设置孔子塑像,塑像的两侧分别设置 孔子儒学思想、学校校史、一校一品等内容。塑胶跑道的东首设置奥运五环。静 思园亭上方设置荀子的劝学篇韩愈的师说。教学楼前植八棵香樟树,取 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之意。香樟树两层含义:其一香樟,书香之意;其二樟树具 有防虫拒虫和香气永存的高贵之处,取培养学生要像樟树那样拒腐蚀永不沾保持 高尚情操之意。八: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说,取张扬学生个性之意。教学楼 前两端分别植一棵雪松,雪松,这两个字就可以体验出它的一些特征和性质, 有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L喻学生人人刻苦勤奋学习。确立“仁慧教学楼”的各 楼层文化主题。一楼布置文化主题:“上学,我仁慧二楼布置文化主

7、题:“学习,我仁慧”、三楼布置文化主题:“成长,我仁慧”、四楼布置文化 主题:“毕业,我仁慧这些校园“仁”文化将会给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 的影响,导向引导、鼓舞学生、激励学生、规范学生,让学生成为温文儒雅 仁慧健美全面发展的国家合格人才。学校创办了校报树人报对学校进行宣传 教育报道。我们的办学理念:让师生拥有“仁慧”,为幸福人生铺路我们的口号:做仁慧人 行仁慧事(视频:校园文化相关照片、文字)二、精心打造“一校一品”的“仁慧135课堂教学文化”我们根据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论,结合学校的实际,经过几年的研究探索,我 们认为我们研制了仁慧“135”课堂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效果非常好,易操作 方法可行。为

8、此我们要积极使用好我们学校的“13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在 教艺上进一步研究探索,不断完善、提高。“135”教学模式在2013年3月8 日被宿迁市教育局评为“宿迁市课堂教学改革培育项目”。在2014年5月市教 育局组织专家组进行调研中被评为“宿迁市课堂教学改革优秀培育项目”,并 直接入围宿迁市课堂教学改革示范项目。(视频:135模式市两份文件图片)推进仁慧135课堂教学模式方面我们的做法是:稳,循序渐进,严把关,走 好每一步。(一)进行校本培训首先加强教师的培训,学校教科室除了进行分年级分学科指导外每学期至少 举行了一次讲座进行集体培训。校长、副校长每学期都为教师上示范课,为教师 放好样子。

9、课题组编印了 135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指导手册供教师使用。(视频:示范课、讲座、小册子)(二)点面推进运用135课堂教学模式上课,我们采取示范引领,由点到面,逐步展开,让 教师尝到甜头,自觉加入运用135课堂教学模式,不搞一刀切。由于教师逐渐认 识到135课堂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尝到了甜头,现在学校3 6年级教师基本 上都运用135课堂教学模式上课。(视频:教师上课)(三)评优激励每学期,学校都要举行135课堂教学模式专项课堂教学评优活动,学习活动 纸设计评优活动,以此激励教师参与实践研究135课堂教学模式。(视频:教师上课 评优)(四)管理到位在管理上我们做到421。4,即“4禁止”是:禁止无教

10、案进课堂,禁止迟到课堂、早退课堂、拖堂, 禁止在上课期间接打手机及做于教学无关的事,无论是什么课都禁止串课脱堂现 象。2,即“2制”是:坚持2分钟候课制,坚持领导巡课检查制及推门听课制。 1,即“1强化”强化集体备课。走好自己集体备课模式的路。学校特别重视集 体备课,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特别加强对“135”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学生学习 活动纸的修改加工提炼,在实效性上下工夫。要求集体备课定内容、定时(每周 三下午时间为语文集体备课时间、每周三下午时间为数学集体备课时间、每周二 下午时间为英语、常识科集体备课时间),定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必须在集 体备课之前先上公开课。每周的星期四为学校教研活动时

11、间。活动有计划,有落 实,活动正常开展。要求教师要做到管教管到,有布置有检查。年级组长、教研 组长协助教务主任经常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了解教师上课、作业批改、辅导情 况,做到周查月月结,并把上述五个方面纳入教师的业务考核方案中,与教师的 排序、奖励挂钩,并纳入绩效工资考核。(视频:教师集体备课、制度.)三、集思广益,发挥教师集体智慧III毛泽东主席说过:“革命的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 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学校的工作是教师的工作,也只有动员、 依靠教师才能搞好工作。在校园“仁慧”文化创建工作中,我们坚持走群众路线, 集思广益,充分发挥教师集体智慧。我们把校园“仁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发放到每一位教师手中,征求教师的意见,教师们认可的方案我们迅速落实到位, 一些读书警句等标语我们发动教师学生进行撰写,学校征集评选录用。如墙面粉 刷、门窗油漆等工作由校长和教师们一起动手干,节约开支,少花钱办好事。(视频:相关内容)以上是我们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这与局领导的要求还差一 定的距离,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积极充分地积教师集体智慧进行科学打造我们校 园“仁慧”文化,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我们的梦想一定会实现的!谢谢!2015. 1.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