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媒体预测性报道失灵现象浅析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5527859 上传时间:2021-10-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经媒体预测性报道失灵现象浅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财经媒体预测性报道失灵现象浅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财经媒体预测性报道失灵现象浅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财经媒体预测性报道失灵现象浅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财经媒体预测性报道失灵现象浅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财经媒体预测性报道失灵现象浅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经媒体预测性报道失灵现象浅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经媒体预测性报道失灵现象浅析财经媒体预测性报道失灵现象浅析财经媒体每天都在向受众提供预测性报道,如“明日股市涨 跌”、“高房价还能挺多久”等。然而,许多报道经受不住时间和市 场的检验,所预测的事情并未发生或结果大相径庭,“失灵”成为一 种常态。这种“失灵”,轻则损害了媒体的声誉,重则误导受众造成 投资和经营损失,甚至引起市场的波动和混乱。如何提高预测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成为财经媒体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财经预测报道的特点和价值取向预测性报道是对虽未发生但可能发生的事件作出判断的报道形 式,它着重对事件的未来前景和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科学预测。除具 有普通新闻的特征外,还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一一前瞻性

2、:它是在新闻事实发生之前发出的预先报道,通过对新闻 “生长点”的分析、推理,以前瞻性思维预测事物发展的动向和前景, 比普通新闻的“时效”、“快捷更胜一筹。导向性:它预示了未来或隐或显的风险或机会,提醒人们早作准 备、趋利避害,能够引导受众情绪,指导受众行为。不确定性:“预测是指对不确定的或不知道的事件作出叙述。在 多数情况下,这些事件都是未来事件。由于存在着诸多变数,使 得预测性报道的“准事实不一定会变成事实,甚至变成“失实” O因此,对一个未来事件的预测性报道可能产生三种结果:一是预 测的信息非常准确;二是预测的信息大部分与事实相符;三是预测的 信息绝大部分与事实不符。在这三种结果中,第一种

3、结果是理想情况; 第二种结果较多出现,它们都能给受众创造不同程度的价值;第三种 结果则会给受众带来损失。所以,财经预测报道的价值取向是准确性、可靠性和及时性。“准 确使预测产生价值,“可靠”使预测可信并提高精度,“及时使预测发挥最大效用。导致财经预测报道失灵的原因出现在财经媒体上的预测,实质是人对经济现象、经济事件的一 种分析。这个“人,可能是记者或编辑,可能是官员或专家,也可 能是分析师或企业高管。他们对预测对象是否全面了解,掌握的资料 是否准确、完整,选用的预测方法是否得当,分析判断是否正确等, 都会影响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因为有人的意志参与,还受 事先难以了解的因素影响,经济现象

4、、经济事件未来的发展容易发生 变化,对其预测难以总是正确的,预测报道也容易发生失灵。这对媒 体的“把关能力”是个挑战。中国的财经媒体新闻实践不长,理论构建不足。笔者经过数年的 跟踪分析,发现预测性报道常因下列原因导致失灵一一“传播失灵”:由于财经媒体“把关人”与“经济人”角色之间 的冲突、称职财经记者的短缺、大批“采编人员+股民”的存在以及 相关法规、管理制度的缺失,导致了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扭曲、预测失 实、错误解读、捕风捉影、误导受众等诸多问题的发生。“市场失灵2010年以来,中国证券市场陷入“内忧外患 之中,受欧债危机恶化和扩散、新股扩容大跃进以及上市公司业绩增 长预期等因素影响,股指连续下

5、跌不I:, 一时丧失了投资、价值发现 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这期间,许多媒体根据以往经验,多次作出 “价值凸显”、“市场大底”等预测性报道。投资者据此进场,结果 是屡买屡套、屡战屡败,损失惨重。市场失灵导致预测性报道的失灵。“政策失灵”:政策失灵指的是“一项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或结 果偏离了政策制定者实际预想的目标,并给政策对象造成了始料不及 的负面影响” O政策失灵同样会造成预测性报道的失灵。例如2005 年以来,全国城市房价一直在涨,“一线城市甚至翻番有余。在这 期间,媒体预言房价即将下跌、崩溃的言论不绝于耳,然而却一次次 失灵,想买房而未买的人都后悔不迭。2010年4月和10月,政府两 度

6、出重拳,遏制需求,打击投机,提高购房门槛。于是,预言房价将 下跌30%甚至50%的报道再次见诸媒体,然而房价依然在涨,至今 并未真正掉头。对此现象,中央财经大学政府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 福重指出:改革土地出让制度、央企投资制度、完善信息、地方不再 以经济建设而以民生为中心、给富人开放更多投资渠道,才是房价回 归正常的正道;而这不是祈祷和“科学”预测能实现的。“机构失灵”:研究机构所出报告作为专业人士的分析判断,理 应公正、专业和可靠,普通投资者也将其作为投资的“风向标”。但 2011年券商研报可谓乱象丛生,从中国宝安“石墨矿”事件到宁波 联合“被镣矿”,从中信证券的“天价榨菜”事件到渤海证券“

7、专业 补脑残”的雷人研报,一个赛个不靠谱儿,有的明显是机构与机构 或上市公司相勾结,引诱中小投资者上当的圈套。财经预测出现在媒体上,不论是出自记者、编辑之手,还是专家、 分析师之口,受众通常把它视为媒体的报道。“失灵现象的多样性 和动因的复杂性提醒媒体人,不仅要时刻保持“把关人”的审慎,还 要提升防范“失灵”的“内功” o科学预测,努力减少“失灵预测性报道的准确性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我们不能因为部分 报道的预测结果不准确就否定这种报道的作用,也不要以“预测不可 能总是正确的”为由轻率地去做这种报道。负责任的财经媒体应该全 面分析其中的成败因素,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健全报道管理制度, 加强采

8、编人才队伍建设,从而向广大受众提供尽可能准确的预测性报 道。同时,预测性报道体现了财经媒体的见识水平和解释力,是媒体 争取受众、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利器。媒体从自身发展的需求出发,也 应倾力破解“失灵”难题,提高预测性报道的准确性。1 .要做“分析大师”,莫当“算命先生”分析师和算命先生都做预测:一个是科学预测,运用多种工具和 模型指点江山;一个是虚假预测,毫无理论依据的信I I胡诊。预测性 报道准确与否,人是关键因素。新闻实践也表明,大量不合格的记者 充斥在财经报道第一线,是造成报道失准的重要原因。财经记者应该成为一名“分析大师,至少是一名“分析师” O 财经报道专业性强,经济预测乂是一 项集多

9、门学科知识于一体的智力 活儿,对记者有着更高的专业要求。记者只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 深入思考和长期积累,掌握先进的推断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形成对 事件发展前景的推断力和观察力,才能对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以及作 用机制作出科学的分析,对经济过程及其各要素的变动趋势作出客观 的描述,从而对未来经济发展的轨迹作出科学的判断或预见。2. 多些规律意识,少些主观臆测经济规律规定着市场的功能发挥并决定其发展方向,是科学预测 的基础。采编人员增强规律意识,能够有效地防范预测性报道的失灵。 如运用“经济发展模式相似性”的规律,推测出股票的行情暴跌,可 能预示着经济危机将要发生;股票行情看好,价格上升,预示着经

10、济 可能进入复苏或高涨阶段,从而对经济发展的方向作出正确的预测。 资本市场波诡云诸,采编人员仅凭主观猜测,容易误入歧途。3. 把握四个要素,避免误测乱判预测性报道一般从概括过去和现实情况入手,进入对经济现象发 展变化的分析,再到对未来经济态势作出判断,最后提出实现未来目 标的条件或可行措施。整个过程包含了四个基本要素,即信息、方法、 分析和判断。采编人员把握好这些要素,才能避免误测乱判,做到预 之有理、测之有据。信息的采集要坚持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确保信源的可靠和 内容的可信。常被政府部门和企业“辟谣”的报道,其信息来源多为 道听途说、“坊间传闻”或“某官员的某句话”,造成市场和价格的 大

11、幅波动。目前的财经预测报道大多采用个人经验和专家权威意见这两种 模式,有快捷、直观等长处,乂往往因个体经验、知识、修养的局限 以及利益关系等,显得主观性过强而客观性、科学性不足,造成报道 的不准确。经济预测的方法有300多种,可为新闻报道直接采用的有 十多种,而选择恰当的预测方法,可获得受众更多的信任。财经预测的分析判断要有充足的依据、要有说服力的解释,以消 除受众因“信息的落差”而形成的不信任或误读。4. 力求独到见解,切忌“人云亦云”预测性报道工作有个“连锁失灵”的现象,即一家媒体的财经预 测不准确,其他媒体也跟着犯错。这与媒体相互“扒稿”有关,也与 采编人员“抄袭”他人的预测结论密不可分

12、,如房价一致看跌却在涨、 股市一致看涨却下跌等。市场往往在人们看法一致时发生逆转,各地、 各个阶段的经济情况也千差万别,各种经济现象都有易变性,采编人 员制作预测性报道时,不能“人云亦云”,而要深入思考、全面分析, 坚持独立判断。5. 有误差要坦诚,不纠正失人心财经预测仅是对未来经济状态所作的一种估计,不容易做到全部 准确。重要的是,当发现报道的预测有误时,媒体应该行动起来,及 时通过连续报道最大程度地予以纠正;对重大预测误差,媒体必须向 受众解释清楚所测之事为何没有发生、什么原因导致了预测失误。有 人认为,这样做媒体声誉会受损。其实不然。现在央视财经频道主持 证券节目的左安龙,此前曾在多家地

13、方电视台主持过这类节目。善于 分析判断的他,所作股市预测也有多次失误,但能“知错就改”、解 释道歉,坦诚成为其主持风格,深受观众青睐。媒体闻错不纠或文过 饰非,久而久之便会失去受众。财经媒体是经济社会的。望者,切实破解“失灵”的难题,向广 大受众及时提供尽可能准确的预测性报道,对更好地履行媒体的职责 和使命,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和深远的意义。注释:%1 【英】威廉格沙里文:预测未来,中国展望出版社,1984 年版,第1页%1 汤敏轩:公共政策失灵:政策分析的一个新领域,中国行政 管理,2004年12期%1 王福重:科学预测房价下跌,上海证券报,2010年12 月9 H(作者单位:华人时刊杂志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