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对应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管理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5182407 上传时间:2021-10-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对应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议对应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议对应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议对应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对应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对应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管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对应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管理陆学勤(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重庆,虎溪大学城,401 331 )内容摘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要求在高职教育中必须做好应届毕业生的 就业指导与管理。这一难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笔者对此也进行了思考。本文 参考部分就业指导文献资料,结合笔者在职教一线的工作经历,总结了毕业学年 中在就业指导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关键词:高职、应届毕业生、就业指导、管理前言2009年6月底,09届毕业生开始陆续办理离校手续,正式奔赴各自的工 作岗位。截止2009年6月30日,以我院工商管理系为例就业率超过89.3%, 这是对就业工作的充分的肯定

2、。笔者在0809学年结合在职教一线的工作经历, 参考部分就业指导和毕业生管理方面的文献资料,对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与管理 进行了初步思考。一、高职毕业学年就业指导与管理的现状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发展历程不足十年,但都普遍意识到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 性。现已纷纷对高职生进行了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以传统的理论指导、专题讲 座最为常见。在就业指导体系建设方面,许多学校,尤其是示范性高职院校不仅 成立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建立了相关工作制度,而且还编写完成包含本校就业、 创业实例的指导教材。师资队伍相对固定,专职与兼职就业指导教师的学历、专 业、经历不尽相同。信息技术在就业指导中的应用日益普及。根据网络调查,高职

3、院校目前基本 都已经建立了毕业生就业信息网。部分院校已充分认识到就业信息网的作用,利 用网络在学生、学院和用人单位之间架起信息化桥梁。高职教育非常重视实习、实践教学,在这方面很多高职院校采用了 2+1教育 模式,即前两年在校学习技能,开设实验课、实践课,毕业学年学生顶岗实习。顶岗 实习可以进一步巩固技能,累积实作经验,是高职教育的特色之一,也是同培养高 技能人才密不可分的。毕业学年除了顶岗实习外,高职学院同样重视规范毕业设 计、毕业报告等理论考核。无论是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或毕业报告,亦或是就业 指导与管理,都是提升高职教育水平、提高高职生就业质量的具体举措。二、毕业生就业指导与管理的问题概述高

4、职就业指导与管理现状,对于取得的成绩值得欣慰,但其中存在的问 题,甚至是错误更需要深思。笔者主要就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初步思考,简析如下。(一)高职就业指导认识出现偏差。高职院校虽然意识到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但对其认识尚未到位。例如: 毕业学年就业指导的目标、就业指导中的管理、就业指导和服务职能之间的关 系对这些问题认识不足,势必使就业指导工作事倍功半,影响就业指导的质量,制约就业工作的开展。部分高职院校一般以落实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为终极目标,缺少毕业生质量 的评价体系。这不利于发现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针对性地改进 工作方式,不利于丰富就业指导内容。普遍看重就业率,不重视就业指导的过

5、程,忽略就业指导的具体内涵。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势必影响了“结果”的质 量,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用人单位和学校的长期合作关系。(二)毕业学年中的就业指导,重指导,轻交流。很多学生回顾毕业学年的经历,都谈到:老师说的、书上讲的,这些道理他 们都明白,也不反对,只是希望学校、企业、社会能适当从他们的角度替他们想 想?这折射出学校现在采用的群体性就业指导涵盖面过宽,往往忽视毕业生的个 体差异。同时说明这种就业指导方式针对性不强,难以满足多元化学生的需要, 不能消除学生接受指导时的浮躁心理。对于希望毕业前落实就业岗位的应届毕业生来说都经历:未知(憧憬)一一 压力(恐慌)一一顺应(适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6、学校做了就业指导工作, 但实际发挥的作用却不尽人意,主要是缺乏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不能及时准确 掌握学生的动态。虽然高职学院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已经多年,但仍然偏重作未就 业学生思想动员工作,强调学生树立“先择业,后就业”的观念,忽视了学生未 就业背后的实情。学校对刚就业或正顶岗实习学生的关心更加不够,也没有进一 步搞好跟踪调查和专业指导。这些属于就业指导工作的重头戏,落实起来工作量 大、难度高、障碍重重。笔者认为:如果没有深入学生群体,了解企业基层现状, 结合当前就业形势,那么就业指导工作只能算是流于形式,徒有虚名。(三)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不成熟,缺乏必要的激励制度。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队伍一般由专

7、职和兼职两部分人员组成,从数量上看已 基本能满足要求,但其专业化水平却不够。没有接受系统、全面的训练,只是凭 借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或相近专业背景开展工作。同时,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在 整支队伍中所占比例很少,工作量巨大,无暇顾及专业知识的钻研;而兼职人员 则更愿意把精力集中到自己的主要工作上。建立稳定、专业、细化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需要指导教师安心就业现状研 究,热心接受毕业生就业咨询,细心协助好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教师们 承载着千钧重量不能单凭他们的事业心、上进心来维持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科 学合理的激励制度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缺失,是高职院校制度建设中需要尽快完 善的部分。(四)传统方式

8、获取用人信息难以适应市场人才需求变化近年毕业学年期末考试结束,校园内毕业生已人去楼空。企业到校招聘人才, 面试室里带上简历的学生寥寥无几。等到六月底领取毕业证书时,学校又爆发式 出现未就业学生的局面。用人信息传递途径不畅是原因之一。从对毕业生管理层 面上讲,另外一个原因是:应届毕业生流动性强,传统获取用人信息渠道难以适 应市场人才需求变化。(五)对于高职毕业生遭遇就业“时间差”,学院作为不够。为了确保高校毕业生最后一年的学习质量,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教育部规 定,每年11月20日之前用人单位不得到高校招聘毕业生。但由于企业要为来年 的项目发展及年终末位淘汰后的人员补充做准备,选人旺季大都在九、

9、十月份。 而高职毕业生要通过“双证书(毕业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中的职业技能鉴定 的理论和实践考试,完成毕业论文,往往要到12月底。因此在企业用人和毕业 生求职之间出现了一个“时间差”。部分毕业生还会因为不能按企业要求的时间 到岗而失去一次难得的就业机会。应届高职毕业生既要扮演学校里的好学生,给自己大学生活划上全满的句 号,企业又要求他们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调整校企之间的时间差,需 要由教育行政部门和高职院校共同关注,替企业着想,为毕业生就业服务,有所 作为、有所调整。(六)顶岗实习中的管理问题。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企 业的顶岗实习中提高技能,

10、并实现在实习企业直接就业。尽管定岗实习对促进就 业具有重要意义,但期间的教学和管理容易产生一系列困难,这需要学校、企业、 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前不久有一个报纸刊登了顶岗实习为什么半途而废的文 章,28个学生,顶岗实习了不到一半的时间,就走了。当然有很多原因,其中 管理上的问题我们一定要重视。特别是外部环境从教室、实训室到了企业、工厂, 走上具体的工作岗位后学生角色转变能否到位,身心是否能快速适应等是定岗实 习中比较常见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些不是什么难根治的顽症,相信只要管理到 位,再做适当的思想工作,难题就可以一一化解。三、对应届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与管理的建议(一)明确就业指导在就业工作的地位,

11、建设有特色的就业指导体系。职业教育渗透着实用精神,特别注重直接为社会服务,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我国的高职教育高速发展的十年也围绕着“就业”这个中心思想不断改革与创新。 高职院校重视就业率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不表示就重视就业工作,更不能说明 毕业生在社会中的价值。就业指导是高职教育体系必不可少又举足轻重的组成部 分。它的重要地位应由扎实、有效的实际指导行动与高质、丰硕的指导成果予以 巩固和发展。笔者认为:其核心是需要建设具有学院特色的就业指导体系。(二)长期性、持续性跟踪调查应届毕业生,及时做好信息反馈与沟通管理。对于高职毕业生而言,就业指导不仅包括面试技巧和心理辅导,还应该指导 学生强化专业

12、技能技法、处理职场人际关系、宣传劳动政策法规、培养终身学习 意识就业指导不会是一触而就的工作,不需要朝三暮四的心态,不鼓励立竿 见影的效果。它应该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好比长江推舟勇向前。这需要专人长 期坚持在就业指导第一线。一是跟踪调查在企业实习或已就业的学生,掌握毕业 生的实际情况;二是做好相关信息收集与整理,及时反馈学校;三是专人负责在 此期间的就业指导,与学生做好沟通交流。(至于如何落实跟踪调查,可作为高 职教育课题来研究,此处不便详述。)(三)倾力打造职业(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就业指导师资紧缺,队伍建设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学生职业发展整体水平 提高的“瓶颈”问题。建设一支符合市场需求的

13、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已 经迫在眉睫,且势在必行。笔者建议:首先明确就业指导工作内容,根据内容落 实人员配备。就业指导工作必须从就业指导向职业指导转型;应当从单一化向立 体化转型,这是递进关系,包括教育、活动、学科建设;注重本地化与国际化的 转化、学习、吸收、借鉴。无论是掌控就业工作全局的就业处,还是设有二级学院制度的系部,亦或是 因工学结合思想应运而生的校企合作处,都应该积极主动投身就业指导工作,加 强多方交流与协作。如何使我们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从非职业化向职业化再向专 业化方向发展,打造一流的职业(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先要有意识地挖掘和培 养现有师资。辅导员、专业教师、部门职员以及各级

14、领导都是就业指导队伍的潜 在资源。(%1) 营销理念下的就业指导与管理技巧高职院校如仍然抱着传统的就业理念联系用人单位、推荐学生就业,管理就 业流程,必然难以适应市场人才需求变化。面临紧张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要可 持续发展,必须对市场人才需求作出迅速反应,想出相应对策。人不等同于产品,但毕业生寻求用人单位的过程,其实质与产品的营销活动是 非常相似的。毕业生提供的“产品”是自己专业技术与能力,而顾客就是用人单位。 就业指导教师可以借鉴营销理念,以市场营销管理为土壤,从市场需求入手,深入 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市场营销环境、竞争对手、市场竞争条件。然后以实现目标 市场顾客群达到满意状态的条件,进行细分

15、市场、选择目标市场和做好市场定位。 不同专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供需关系分为“卖方市场”与“买方市场”。重点 指导处于”买方市场”的毕业生,要重视心理疏导与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帮 助他们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1) 重新认识就业指导与管理的对象。高职已经不再是差学生的集中营,里面有很多好的学生,有很多愿意学技能 的学生在往高职走。面临高等教育扩招、金融危机等新时期外部环境,厚德强能 高职生受到的欢迎程度要比本科生高。那么要把握契机,重新认识高职学生,抓 内涵建设,抓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就业指导与管理的目标才能明确,方式 才具针对性,效果才会显著。结束语以上对应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论述还不够准确与 全面,提出的建议还需要进一步思考与探讨,希望从事高职教育的专家与同仁批 评指正。参考义献:1杜月菊,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 (15).2方索琴,从市场营销角度看大学生就业J,当代经理人,2006.(21).3周强,Illi世卓,加强毕业实习过程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 究,200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