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时代文学生长困境及前景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5044488 上传时间:2021-10-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媒介时代文学生长困境及前景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媒介时代文学生长困境及前景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媒介时代文学生长困境及前景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媒介时代文学生长困境及前景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媒介时代文学生长困境及前景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媒介时代文学生长困境及前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媒介时代文学生长困境及前景(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媒介时代文学生长困境及前景20世纪90年代中国在“传媒力量”迅速崛起并飞快发展 中所发生的全方位社会变化,已经形成了兼具“历史”与 “现实”双重性质的文化事实。在此过程中生成的“传媒文 化”,见证并以它特有的功能优势,日渐深入地参与到20 世纪中国社会新型景观的建构之中。它不仅宰制着人们感知 世界的方式、对象与内容,而且也在重新组织和改造着人们 的生活方式、审美风尚,甚至深入到人们的文化心理,影响 着人们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在传媒语境的巨型覆盖下,作 为普泛化文化形式存在的文学首当其冲地遭遇改造。如果说 20世纪90年代,现代传媒对中国当代文学转向所产生的影 响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话,那

2、么时至今日,无论是文 化嗅觉多么退钝的人们,都会强烈感受到现代传媒对文学所 产生的深刻解构力量。不仅文学正在经历一个告别“语言学 转向”,进入到一个“图像转向”,即视觉文化的新时期, 而且随着现代电子信息传播技术等新媒介的发展,尤其是互 联网的迅速普及和手机等数字通讯工具的广泛使用,文学发 生了令人瞠目的革命性变化。之所以说文学的变化是革命性的,这是因为不论是在作 者群落、读者群落以及文学一些重要的生命要素上,还是在 文学生产、文学消费和文学传播以及文学的表现形式和表意 的内容上,都涌现出了从没有过的生态景观。比如,文学作 者开始由诗人、小说家、文学编辑和文学评论家等垄断文学 的专业群体,转变

3、为网络时代数以亿计的“草根一族”,通 过网络或者手机短信,他们的网络文学或手机小说瞬间走进 千家万户;文学读者开始由具有一定知识储备、语言解码能 力和审美训练的文化群体,转变为几乎所有的人,网络文学 表意的通俗性撤离了文学阅读的高深门槛,全民都可以成为 网民,成为手机一族,随时随地进行自由的、无限制的即时 阅读;文学传播开始由单向传播转换为多向交互式传播,由 延迟性传播转换为迅捷性传播等,从物质、时间、空间三位 一体上突破了原有的藩篱,实现了文学的无障碍传播等等, 不一而足。表面上看,新媒介时代,文学走向了文化民主,走进了 空前繁荣的历史发展期。可是,把新媒介所衍生的新形态文 学同传统文学放在

4、同一维度之内进行观照,人们发现传统文 学与生俱来的那种审美魔力在新形态文学中难觅踪影。虽然 文学作者的群落空前广大,然而,他们的文学写作多是游戏 性写作、娱乐性写作和随意性写作。在每年产出的成千上万 的文学作品中,真正具有艺术感染力、审美穿透力和思想震 撼力的作品已成濒临灭绝的“稀有物种”,多数文学作品只 能称得上是具有“文学性”的文化产品。恰如米勒所言:“新形态的文学越来越成为混合体。这个混合体是由一系列 的媒介发挥作用的,我说的这些媒介除了语言之外,还包括 电视、电影、网络、电脑游戏诸如此类的东西,它可以 说是与语言不同的另一类媒介。”这种“新形态文学”虽 然具有“文学性”,但是,已经远远

5、不是传统文学维度里的 “文学”。传统文学的美学原则却在新形态文学这里被视如 破履,其“所追求的就只是欲望的生产、快乐原则和当下的 身体感,它们把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很轻易替换成美 是欲望的感性显现。”新媒介时代文学阅读的传统韵味也日渐稀薄,传统文学 的“细读”即“修辞性阅读”(米勒语)已成昨日黄花。当 下人们所进行的文学阅读多是“快餐性阅读”、“感官性阅 读”的“伪阅读”。那种企望通过解码文学语言难以言说的 美学魔力,抵达生命彼岸,寻求心灵慰籍,安置精神所在, 实现审美超越性的传统文学阅读,越来越成为日益沧桑的 “历史文物”,只有在遥远的历史景深里才闪烁着楚楚动人 的文化光泽。不仅如此,正如文

6、学走向“泛化” 一样,文学 阅读也走向“泛阅读”。比如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花越来越多 的时间看电视或者电影,再转向电脑、网络以及所有具有 “文学性”的电子文化产品。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学事实,世纪之交,美国解构主义文 学批评家希利斯-米勒向世人宣称了 “文学终结说这样 惊世骇俗的结论。其实,“文学终结论”只是一个比喻性的 说法,米勒本人也不会相信文学会终结。米勒旨在提醒人们, “新的电信时代正在通过改变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因素 而把它引向终结。从米勒所论来看,这里所谓“文学存在 的前提和共生因素”主要指“过去在印刷文化时代占统治 地位”的一些因素,如私人生活空间的隐秘性、自我意识或 精神生活的独立性(

7、甚至是孤独性)、内心与外部世界之间 的二分所造成的距离等等。以语言为媒介、以情感为动力的 文学,则可以说是人的精神生活最丰富的表现形式,它的神 奇之处是创造一个虚拟的现实,这个现实是与外部世界分离 和对应的,只有通过个体化的想象和自我体悟来把握和体 验,他一旦变成现实化、感官化或直观化,就无异于消解它 的存在。然而在当今的数码时代,“所有那些电视、电影和 因特网产生的大批的形象,以及机器变戏法一样产生出来的 那么多的幽灵,打破了虚幻与现实之间的区别,正如它破坏 了现在、过去与未来的分野”可见,米勒所谓“文学终 结”,不是指文学形式的终结,而是指文学精神的终结;他 所说的文学危机,不是指“文学性

8、”的危机,而是指文学精 神的危机。可是,在现代传媒(如互联网、电视、移动电话、 手提电脑、随身听等等)的强势覆盖下,不但空间的距离显 得微不足道,心理上与意识形态上的传统有关“距离”的内 容也将日渐被人遗忘。现代传媒消弭了文学发生的距离,文 学距离的消失导致文学的生存危机。然而笔者认为,表象上看来新媒介挤压了传统文学的生 存空间,导致文学生存的危机,其实,文学危机是心造的困 境。米勒所言的“新的电信时代正在通过改变文学存在的前 提和共生因素而把它引向终结,的确,新媒介取消了文学 审美发生的“距离”一一这个“文学存在的前提”。可是, 一个不容忽略的文化事实是,新媒介取消文学发生的“距 离”,只是

9、在新形态文学中才发生作用,而在以“审美”作 为文学本质诉求的传统文学写作里,作家们仍然顽强地坚守 着阵地,“文学距离”依然没有被取消,而且,只要仍有以 “审美”作为阅读期待的读者在,传统文学写作的阵地即使 坚守人的不是众多,也永远不会沦陷。我们乐观地看到,在 当下广大的文学读者群落中,虽然把新形态文学作为阅读对 象的读者蔚为大观,可是,仍然沉潜在传统文学阅读里,寻 求心灵慰籍和精神家园的读者依然没有灭绝。同时,新媒介语境下新形态文学的出现不仅没有必要忧心忡忡,相 反,却有理由去欣喜。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在每一 个时代,媒介是人的延伸,也是催动文学延伸的技术引擎。 媒介的变化必然牵引着文学

10、的变化。可见,新形态文学的出 现是人类文化历史螺旋式上升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文学与 时俱进蓬勃发展的强劲生命力的呈现。可以设想,如果人类 文化历史发展到了今天,现代传媒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进 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呈现者和组织者,而文学还停留 在印刷媒介时代的前历史状态里没有任何改变,那将是一幅 多么不可思议的文化景象!如果设想成为事实,那才是文学 的真正终结之时,消亡之日。正如传媒的发展,印刷传媒无法取代口头传媒、影视传 媒无法取代印刷传媒以及今天的数字传媒也无法取代影视 传媒而是各种传媒的多元共存一样,同理,新形态文学的产 生,并不会导致传统经典文学的消失(如同米勒所说的,是 旧的文学符

11、号和文学批评的消失,新的文学符号和文学批评 的诞生),而是新形态文学和传统经典文学的共存共生。也 即是在现代传媒语境覆盖下的文学生态里,新形态文学和传 统经典文学之间的关系,不是谁排斥谁、谁驱逐谁、谁吃掉 谁的关系,而是共同形成互为依存、互为发展的文学新生态、 新景观。不可否认,新形态文学以其人多势众的绝对优势抢占了当下文学生态的主体风景,它们过于迷信电子数码技术的魔 力,过于屈从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消费主义原则,从某 种意义上说也过于迁就了人性的弱点,不遗余力地在打造视 觉吸引力和感官冲击力方面下功夫,以虚拟的真实性替代了 思考的深刻性,以肤浅的趣味性消解了理性与意义的深度, 以直觉快感取

12、代了精神美感,散发着电子媒介的诡秘光泽和 炫惑的气息,惊艳迷人而又枯冷空洞,以致成为一片过度繁 荣的“无心的风景”。“文学不再成为我们对世界的整体性 经验的叙事,它不再传达我们对世界的整体感,不再像我们 呈现一个有意义的世界图像,相反,文学附着在电子媒介的 肌体上,以脚注或者模拟的方式再现当前世界的破碎而空洞 的电子图像。作为文学灵魂的诗意被堂皇地粉碎了。” 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传统经典文学重精 神、重教化、重灵魂,而新形态文学重感官、重趣味、重娱 乐。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文学功能中 精神性和教化性的一面被过度地强调,而文学功能中趣味性 和娱乐性的一面却被过度

13、地压抑,文学娱乐功能一旦得以释 放,便自然会有矫枉过正的生态呈现。同时,由于现代传媒 技术出人意料的快速发展,文学娱乐功能便驾驭着高、精、 端的电信技术一路疯狂高歌!然而,人毕竟是一个具有情感 的理性的动物,不可能一直沉湎在感官的狂欢里执迷不醒。 人类需要娱乐性的文学放松紧张的肉体,更需要审美超越性 的文学安顿寻找彼岸世界的灵魂。短时段看来,当下文学生 态中娱乐性的新形态文学受到了大众的普遍拥戴,而具有精 神性的传统经典文学则遭受极度的冷落,然而以长时段的视 角进行关照,正如布迪厄“文学场”的理论所分析的那样:“赢者输”“输者赢”,文学自身发展规律将会自我调解文 学生态的失衡。毕竟沉重的肉身在

14、疯狂的娱乐中累了,精神 就要醒了。苏醒的精神要超越世俗的世界,寻找自己的精神 家园,可是,通过什么来寻找呢?最终还要回归到具有精神 超越性的文学艺术。因为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它一方面运用抽象的语言 符码进行思维与表达,由此充分发展了它的想象性与超越 性,也不断实现它的理性化提升;另一方面,文学的思维与 表现内容又是充分感性化和形象性的,两者结合达到高度的 意象化,成为感性与理性统一,把握世界与表现自我的特殊 方式。文学既以形象化的一维连系着我们的感性经验世界, 同时也以理性化的一维导向对现实的分离与超越,导向美好 想象的世界,构筑人类精神家园。”米勒曾转述德里达的 看法时说:每一部文学作品都

15、会隐藏一些事实,隐藏起来一 些永远不被人知晓的秘密,这是“文学作品权威性”(即所 谓的文学性)及其魔力所在。正是文学的这种秘密与魔力, 它使人们在面对文学时,可以通过语言阅读与思维想象,在 一定程度上达到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使心灵获得慰藉,让 精神回归家园,使人性得以丰富。因此,完全可以这样说,在人类过度沉溺于感官狂欢的 今天,在人类纵情迷醉于现代传媒声电光影的当下,人类尤 其需要文学的审美超越性来救治自己生存的片面性和精神 匮乏性,这样才不至于在当下的消费主义的现实生存中失去 人生的意义,失去人性的丰富性,使人更多一些“诗意地栖 居”,或者更加“合乎人性地生活”。毕竟人类作为万物之 灵,不仅

16、是一个社会存在,还是一个心灵的存在、情感的存 在和精神的存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学不仅永远不会终 结,而且还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将会呈现出更加复杂多 变的文化转向和异彩纷呈的生命绽放!注释%1 米勒:“我对文学的未来是有安全感的”一一希利 斯-米勒访谈录,文艺报2004年6月24日。%1 赖大仁:文学“终结论”与“距离说”一一兼谈当 前文学的危机,学术月刊2005年第5期%1 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文 学评论2001年第1期。%1 肖鹰:媒介扩张与文学批评一一当代中国主流批评 症候,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1 赖大仁:图像扩张与“文学性坚守,文学评论 2005年第2期。%1 希利斯米勒:论文学的权威性,文艺报2001 年8月28日*本文系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0B109) 的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华侨大学文学院)责任编辑杨晓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