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科小学英语活动化教学的研究

上传人:u**** 文档编号:204716060 上传时间:2021-10-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学科小学英语活动化教学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英语学科小学英语活动化教学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英语学科小学英语活动化教学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英语学科小学英语活动化教学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英语学科小学英语活动化教学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语学科小学英语活动化教学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学科小学英语活动化教学的研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英语论文之小学英语活动化教学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尤其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随着中国参加WTO以及我国申报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英语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根本要求。随着素养教育的推进,新一轮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施行,英语根底教育在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功能和教学方式上都发生了严重变化。树立新的英语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坚持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小学英语课程教学根本要

2、求也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决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根底;使他们构成初步用英语进展简单日常交流的才能,为进一步学习打下根底。”纲要中还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要创立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用语言进展交流的才能。”为全面推进素养教育,2001年全国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英语作为根底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目前存在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非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将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则是知识的搬运工。就英语教学而言,传授语言知识、讲解语法、训练语言根本

3、技能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教,学生听”,已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固定方式。如此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开展,也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而,我们应充分认识英语教学以学生为本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上真正确立起“教育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开展”的教学理念,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可持续开展的语言才能为主要教学目的之一,以“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下大力气将课堂教学从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英语课堂教学要完全改变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将实践活动作为学生学习和获得语言知识与技能的主要渠道,让学生在活动中获

4、得情感体验,使活动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运用的过程;改变过去的接受式学习,将英语教学从单调的知识讲解、死记硬背单词和机械训练技能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倡导学生在愉悦和自信的情绪中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并通过生动爽朗的课堂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语言信息的才能、获取新知识的才能、运用英语的才能以及交流与合作的才能。为了促进我校课堂改革,提高学生英语交际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决定借鉴外地的先进经历,在学习中求开展,依照实际情况构建以活动为主要方式的民主、开放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考虑,我们提出了“小学英语活动化教学的研究”这一课题。二、概念的界定1、定义:所谓小学英

5、语活动化教学,确实是通过创设和营建真实有意义的英语文化环境和语言环境,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纳听、做、说、唱、玩、演的方式,以活动为核心组织教学,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时机,鼓舞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英语,并用英语进展交流。“活动化教学”是以完成一定的交际、模仿交际、练习任务为中心,围绕某一语言方式而设计的交际性的教学任务或活动,是一种以任务为主要特色的教学方法。2、活动化教学的指导思想活动化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老师应充分考虑和尊重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特点、智力特点和思维特点,以真实有意义的活动参与代替表演性的角色扮演和游戏,以活动中的使用习得代替机械的练习

6、和经历,把教学要求变成学生内心真正的需要,充分挖掘小学生的语言潜能,促进小学生英语思维才能的构成和充分开展。3、 活动化教学特点: 活动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在活动课教学中,活动既是手段,也是目的。这与传统观念中对活动的认识有本质上的不同。在传统教学中尽管也引入活动,但活动只是作为一种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手段或中介而存在的,而无视活动本身对学生学习的意义,对学生开展的意义。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历改造”。语言学习确实是为了交流。因而,小学英语确实是要通过教学中的活动,培养和开展小学生的英语交际才能,同时使小学生能通过使用英语,进展和参与有意义的活动。(2) 活动是真实和有意义

7、的真实和有意义是特别针对以往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虚伪喧闹的游戏和单调乏味的练习而言的。真实和有意义的含义是指活动的情境是正在发生或能够发生的,活动的内容有明确的主题和指向,活动的方式符合英语文化的角色期待。杜威强调,学习者要有一种“经历的真实情境”,而且在这种情境里面,要有促使学生去考虑的“真实的咨询题”。“教学应从学生的经历和活动出发,使学生在游戏和工作中,采纳与儿童和青年在校外从事活动类似的活动方式”。可见真实和有意义应该是英语教学活动课最明显的特征。三、研究条件分析1、Task-based/proccess based approach20世纪70年代中期N. S. Prabhu 在印度进展

8、强交际观点的教学实验,开头的教学内容确实是完成详细的交际任务。1979年他提出了邦加罗尔实验,结果有成功之处。1983年,他提出了task-based/proccess based approach。task为作业、任务,指交际定向的行为,是掌握语言功能的落脚点,其方式和渠道确实是教学活动。2、Activities based approach1988年,activities based approach在澳大利亚正式提了出来。它认为activities是联合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明确提出了加强语言方式的教学。3、PPP方式活动教学法的产出型的PPP方式(呈现、练习、运用/产出)来自阅读经历教

9、学的经历。施教者将教学内容分为themestopicssubtopicsunitieslessons多层落实于activities,提出活动教学的详细方式,以及相应的活动方式。活动教学法的新意在于把教学过程的研究转移到教学活动之上。四、研究的目的、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策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他们在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自主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树立决心、开展才能。同时培养学生灵敏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才能,终身学习的才能,制造力及生存与开展的才能。、促进老师不断提高业务、理论水平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才能,促进老师更新教学观念,全面理解、掌握并运

10、用好“活动化教学方法”,使之成为小学英语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措施依照我校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课题组按照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根本要求,在参与课题研究中,通过老师巧妙地设计、精心肠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的主体认识、学习潜能得到明显地加强和更好地发挥,同时也使老师的制造精神和教学艺术能得到充分地展示和升华。此课题研究我们计划从如下几个步骤开展:1、活动化教学的框架设计活动化教学方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依照活动化教学目的和任务,对教学过程的构造,程序和教学活动的方法手段等各种要素进展优化组织,最正确设计所构成的“教”和学生“学”的一个有机结合体,其框架如下

11、:老师 学生创设气氛,目的定向 热身运动,集中留意新知展示,情境感染 认同感知,主动参与引导实践,鼓舞竞取 兴趣操练,按部就班评价分析,开展指向 反应调整,实现目的课外指导 课外活动2、方式的应用(1)创设气氛,认同目的(老师的开启与学生的萌动)引人入胜的开头能唤起儿童学习的兴趣,儿童会情不自禁地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脑子去想。如此,带着“我要学”的需要去探求新知,学生的思维将特别爽朗,在探求知识的道路上即便困难重重,有这个强大动力,学生仍会不懈追求。那么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便可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与此同时,老师提出明确的学习目的,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外语的最正确状态,防止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带来学

12、生学习的随意性,以有意留意代替无意留意。教学程序一般是:“sing a song”或 “free talk”或“game”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开头,让学生自由会话,同时又为新课铺垫。(2)情境渲染,主动感知(老师的组织与学生的参与)学生具备了学习的首要咨询题“目的认同”之后,不管从兴趣、欲望,依然自信都表现了一种心向的开展,表达出自主选择的特点。但他们意志力薄弱,不可能像成人那样刻苦研究,细心揣摩。儿童在接受新语言过程中,老师只一味地加以灌输,简单的认读说教,其结果是前面用心良苦创设的气氛,及学生引发的兴趣终将因无法持续而消失怠尽。因而,老师更应该组织教学活动,将英语情境渲染,英语气氛扩大化,

13、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感知,使每个学生感遭到学习英语的无穷魅力!身体姿态渲染情境外语交际过程中常伴随着身体姿态、面部表情、眼神、手势、身体姿态等。它们都使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英语老师在课堂上要学会运用各种生动传神的表情、形象语言和演示动作来描绘事物,并力求做到惟妙惟肖。利用实物巧设情景实物能引起学生的留意,学生看过或亲身接触过的某些与词义有关的实物,便能较快地理解和记住单词、句型和对话。日常用品、文具书刊、食物、玩具、球类等都可呈现物体的不同颜色形状等特征。老师也可把实物带进教室,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如此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起来倍感真切,兴趣盎然。运用生活活化情境语言来源于生活,老师努力创设

14、接近生活的真实情景,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用所学语言进展对话表演,把课堂教学融于真实的生活中,使之贴近于生活,从而培养运用英语交际的才能。如此的情景创设富有真实感,还有极大的兴趣性,大大地激发学习兴趣,也真正表达了活动化的教学特性!(3)鼓舞竞取,按部就班(老师的引导与学生的探究)学生整体接收了课文的内容信息,接受了语言新知,有了一定的语言知识根本材料。但外语教学的目的是掌握为交际初步运用外语的才能。掌握语言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运用语言才能效劳的。它要靠反复进展语言根本功操练,更要反复进展综合运用语言的交际活动才能掌握。因而,老师应尽量使语言训练活动化,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地设计和组织丰富有趣的

15、活动。这些活动中,充分发挥出大量实践活动优势,促使学生完成从认识到实践活动的飞跃。比方,依照儿童好胜的特点组织各种竞赛和富有挑战性的诸如“relay race”、“ask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quickly”的活动。让学生在交互活动中得到乐趣,获得启迪,并一直对英语学习有浓重兴趣和强烈动机。在这些交际活动中,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语言构造用于表达的交际价值和语言交际功能的实际意义。老师协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为表达意义效劳,做到语言方式和语言意义的结合。只有在这种效劳和结合中,才能使“learning”和“doing”互相促进和交融,才能使学生在长期的课堂实践中,逐步学会做一个积极的制造性语言的使用者。学生在语言输出的同时强化了所学内容,稳固了认知成果,开展了认知水平。活动中,老师以鼓舞的方式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给学生以成功感与自决心!而对那些容易“被遗忘”的学生,老师更应鼓舞他们积极进取,开启学生探究新知的心灵钥匙。(4)开展指向,构成才能(老师的点拨与学生的调整)学生已经掌握并能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构成一定的才能。这时需要一个自控反思过程。老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本人在学习活动中的长处与缺乏,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